APP下载

南海北极 博弈升级

2011-08-15张建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缔约国可燃冰极地

□ 文/本刊记者 张建

南海、北极,人类自古多敬畏。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科技文明的创新推进,对南海、北极更加深度地探秘、开发已成必然;随着能源革命、能源危机声音的不断响起,人类进军南海、北极的脚步势必加快。

布局南海开发—维稳兼维权

南海之争,剑指资源。

南海石油地质条件优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据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藏量约为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周边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每年从南海开采5000万吨以上的石油,超过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南海局势复杂,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不可估计。随着南海争端形势由地区热点向全球热点的转变,争端早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五国六方,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域外势力逐步强势渗透。现已有150个国家因为油气进入了中国南海海域。各国对南海油气的开发呈四周包围中央之势,已经出油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越南东侧、马来西亚东侧、印尼和文莱北侧、菲律宾西侧,以及中国的南海北部,即靠近中国南部海岸线的北部湾海域和珠江口海域。

南海是中国主要的深海油气产区。目前中国的海洋油气产量每年有5000万吨,其中渤海占3000万吨,南海近2000万吨。

南海不仅蕴藏有丰富的常规油气资源,而且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也同样令人瞩目,南海的可燃冰资源储量十分庞大。据预测,中国南海西沙群岛附近估计藏有45.5亿吨油当量的可燃冰。目前我国针对可燃冰的找矿专项行动主要在南海北部展开调查。截至目前,仅在南海北部圈出的7个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25个成矿区块内,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就达到上百亿吨油当量。

南海是中国的生命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油气开发应该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要将宏观的国家政策、多元的外交策略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备“海洋石油981”的钻探技术,充分发挥海上执法部门和人民海军的保驾护航作用,全面、全力进军南海。

展望北极发展—竞争并合作

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日趋紧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日渐明显,长年被冰层覆盖的北极地区因蕴藏着潜在的能源资源和国际能源航道,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日益成为国际能源政治版图的战略要地。作为全球能源政治的黄金支撑点,北极受到各主要大国的竞相角逐。

北极地区拥有全世界潜力最大的能源资源,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此前完成的相关估计,北极地区未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900亿桶,天然气47万亿立方米,可燃冰440亿桶。北极地区的煤炭资源约1万亿吨,超过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资源的总量,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仓库。

1925年生效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目前共有41个缔约国,中国也是缔约国之一。该条约明确规定北极地区不得用于战争目的,缔约国国民有权自由进入,并在遵守当地法律的条件下平等从事海洋、工业、矿业和商业等活动。作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缔约国,中国有权进出地处北极的群岛地区从事科研活动,有权分享北极的“区域”资源,有权进入北极公海地区行使海洋科学研究。

但是,中国的北极参与度目前还很低,这既不利于我们了解北极国家的政策趋势,也无法向国际社会传达我们的声音。未来,应该组建研究团队,积极加强与极地国家政府以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展开不同方式、多种层次的合作;同时加强与重要的非极地国家的协调,寻找共同的利益点,推动极地问题的国际化;重要的是制定中国的极地战略,并将其纳入到全球战略中。

开发南海,分享北极,要完善相关法规,平衡各方利益;更要主动开发、搁置争议、保持存在、促成合作!

开发南海,分享北极,实现油气自给、保障能源安全、助力崛起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展望南海,博弈北极,共赢之势可期!

猜你喜欢

缔约国可燃冰极地
极地恐龙生存赛
可怕的极地雪融
CITES缔约国大会历届提案的简要数据分析
感受可燃冰的“温度”
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签订的有关财税方面重要的多边或双边法律文件
可燃冰是什么?
未来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吗?
极地之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对所得消除双重征税和防止逃避税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