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与政治视角探索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成果
2011-08-15章越松
章越松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当前,对和谐社会的倡导,其意义在于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理念进行重建,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怎样一种社会,表达基于事实判断层面对人类社会理想的价值诉求。在诸多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中,以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为视角的研究者偏多,而以历史学与政治学相结合为视角分析的则相对偏少,这虽然与和谐社会命题本身所涉及的问题阈相关,但是,却并不意味着历史学视角的不重要。任何社会都需要和谐,和谐因素以其独特性内在地勾连于历史发展的向度之中,这对于为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所尊崇的“治世”、“盛世”而言亦无例外。那么,“治世”、“盛世”究竟是怎样一种社会模式?其兴衰变迁的社会成因是什么?当前,它对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又有哪些重要启示?可以说,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裘斌老师撰写的《“治世”·“盛世”·和谐社会——中国古代历史对当今社会建设的启示》(以下简称《启示》)一书,从历史与政治的视角出发,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剖解。
提及和谐社会的渊源人们就会联想起大同社会,而提及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就会想到共产主义。那么,“治世”、“盛世”与和谐社会、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相互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对此,《启示》一书作了清晰的区分。从纵向分层看,和谐社会包括传统和谐社会、现实和谐社会、未来和谐社会三种类型。传统和谐社会是历史上的“治世”、“盛世”,现实和谐社会是今天所倡导和构建的和谐社会,未来和谐社会则是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而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是农业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它不同于“治世”、“盛世”。前者只是一种设想与勾画,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后者则是治理国家的水平和达到理想的治理结果,是一种现实层面的努力和对治理过程的一种总结与反思。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和行动,虽然可以进行系统的记载,但是,却不可能再现。所以,人们对历史的把握与理解都是基于对现实的认知需求和发展需求。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表明任何当代史都是人们的自我认识在历史中的镜像,而要把这种镜像还原于历史本身,却需要通过对历史本身的探寻与追问作出新的诠释,以此观照当代史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做历史研究以及为什么要不断地总结历史兴衰变迁的原因所在。可以说,这也是《启示》一书的价值旨归。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从纵横交错的视角出发,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历代“治世”、“盛世”的图景以及兴衰变迁的轨迹。从纵向上看,对“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洪武祖制”、“永宣之治”和“康乾盛世”等历史公认的“治世”、“盛世”进行了筚路蓝缕的梳理,以较多的篇幅、浓重的笔墨剖析了其形成的社会根源与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治世”、“盛世”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评价。从横向上看,以归纳演绎的方法对“治世”、“盛世”的社会成因以及兴衰变迁的轨迹进行了探寻。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把其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把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社会的因素都纳入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之中,并从总体上确定了这些因素在整个系统中的方位。由此推论,影响“治世”、“盛世”的社会成因亦应是一个系统。在此,《启示》一书从思想、政治和经济三个维度进行了详实论证,而且每一维度的分析都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论古喻今的。
二是把“治世”、“盛世”的经验与当今社会建设的举措进行对比分析。虽然我们已处于现代社会,但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以某种形式不断地重复,某些问题尽管发生的原因不同,但是,就社会建设而言,问题本身却并没有变化。在此,《启示》一书从“治世”、“盛世”的历史经验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生产发展”、“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构建乡村基层和谐政治关系的信任基础”、“坚持和完善党内外民主集中制度”、“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等五个事关当今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一作了分析,试图从历史事件中汲取养分,把人们从对历史的总结拉回到对现实的关注。
《启示》一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 2006年度规划课题“治世·盛世·和谐社会——中国古代历史对当今社会建设的启示”的结题成果,《启示》一书于 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写得非常扎实,其中多篇论文的发表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其所列的参考文献可见,涉猎甚广,特别是诸多古籍文献的检阅尤显功力。在这个浮躁功利的年代,相比一年出一本或者几本著作之人,作为数年磨一剑的成果,《启示》一书彰显了作者做学问的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