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重要意义
2011-08-15王珊
王 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协调各阶层、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分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胡锦涛同志把阶层关系作为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五大关系之一郑重地提出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们已经不可能按照传统的阶级分析理论来剖析中国的社会结构,而按照阶层结构来分析,我们就应该对当前中国的阶层分布、阶层关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探求阶层关系和谐,就是从应对阶层分化、化解阶层矛盾、协调阶层关系、促进阶层和谐的角度来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因此,科学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问题,建立和谐融洽的阶级阶层关系,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一、政策创新意义: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更加和谐”观点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延续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且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概括了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其中,把“社会更加和谐”概括为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互相联系的理论体系,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开始从阶层关系、阶层和谐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2004年 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时,从维护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并强调指出:“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大团结。”[1]从“各阶层大团结”的视角来认识社会和谐问题,这是我们党的一次认识升华、理论升华。
2006年 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提出了“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观点。在新的历史阶段,关于如何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阶层关系,如何代表各阶层的利益,如何建立各阶层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2]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列入大会的主题,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
“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政治概念的正式提出,是政治发展和思想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政策的创新和发展。当前,科学地认识、分析和处理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促进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既是保证科学发展的重要社会前提,又是推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于构建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阶层结构形态,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创新意义:包含着对马克思现代社会结构理论和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结构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广泛影响。这一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的“两极对立”的论断。根据马克思当初的判断,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变化的规律是趋向“两极化”。这是因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与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必然会使所有的“中间阶级”包括大量小工业家、小商人、小私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遭到破产,必然造成财富在一极集中、贫困在另一极集中,从而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极对立”的社会结构。这种畸形的社会结构将导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而摧毁资本主义。二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作出的“单一结构”的预见。马克思认为,因为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消灭了“中间阶级”的分散状态,所以,无产阶级在未来的社会革命中,只需要运用政权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任务,就可以把全部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实行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制,一切阶级都归于消灭,社会将形成“自由人联合体”支配社会生活的“单一结构”。在我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结构的理论成为制定建党方针、革命策略、治国方略的指导思想。
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明显脱离了 19世纪一度出现的“两极化”趋势,我们党在处理阶级关系时一错再错,直至导致了“文化大革命”。从社会演进的结果来看,马克思的理论重心在于说明社会结构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冲突和无序、对抗和矛盾,较少从理论上体现社会结构诸要素的和谐有序发展。社会结构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和谐有序的一面。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他既看到了资本主义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又看到了资本主义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而引发的社会对抗。因此,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重点揭示了社会结构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结构的矛盾和冲突。在当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对社会结构和谐有序发展的关注就显得更为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不但抛弃了“单一结构”的空想,而且突破了“两种公有制、两个劳动阶级”并存的模式。经过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的社会结构终于从“两个劳动阶级”并存的简单结构逐渐发展成为“两个阶级、多个阶层”并存的复杂结构,形成了现代社会的雏形。一是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动和组合。工人阶级队伍明显壮大,特别是产业工人的规模快速扩大,农民工群体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阶级队伍逐渐分化。二是农民阶级出现了重大的裂变及分化。农业劳动者中出现了大量“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人和“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他们不断涌向城市和乡镇,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三是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孕育和催化下,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
这种社会阶层分化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挑战。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要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形成各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不仅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他们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而且包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也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理论,改变了过去那种一谈到阶级关系就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阶级冲突观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从“阶级对立”思维转变为“和谐共存”思维,具有了超越前人、与时俱进、把握世界大势进程的广阔视野。作为执政党,一方面,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自己鲜明的阶级性,继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只有在坚持工人阶级政党鲜明阶级性的同时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化解消极因素,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稳定、长治久安,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实践创新意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演进、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必然选择,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正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000美元向 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是和谐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新局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的特点,形成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元、利益实现途径多样以及人们的思想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
目前,我国存在着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明显增多,包括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4]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这三大差距的存在,使得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使得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中间阶层无法得到扩大,从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阶层关系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
和谐在不同的时代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时代要求。随着社会阶层的演进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利益群体,不论是何种经济成分,不论是哪个行业,也不论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相互之间有差别也有矛盾,但是,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在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和相互合作的条件下,他们的根本利益又是一致的。因此,运用阶层分析的方法将劳动者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当前的形势,甚至对阶层矛盾、阶层隔阂有一些未雨绸缪的认识,辨明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有效解决社会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分歧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即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智力支持。因为有差异就会有矛盾,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一种常态,社会需要在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上达至新的和谐。我们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要实现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没有阶层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就会失衡,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实践创新价值。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
[2][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06-10-18.
[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8.
[4]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