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2011-08-15张蔚
张 蔚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命题。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4]“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5]因此,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对于学习贯彻这一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6]这一科学论断,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具有根本意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的发展具有根本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贯穿于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的各个阶段,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这一主题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基本线索贯穿其中。邓小平曾多次强调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7]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并以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不断探索中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以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提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并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深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以上三个重大问题是在实践中依次指出的。总起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和展开,体现为社会主义、党和发展三大问题的辩证统一,也可以把它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理论问题,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和贯穿这条主线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8]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整个社会消除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的前提下,在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与人的彻底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借鉴国外发展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就是说,发展不只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发展的实质。“以人为本”是核心思想,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所创立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问题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活水与源头的关系,没有源头就不会有活水。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据此,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此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中愈发深刻地认识到,立足基本国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基础,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和使命的认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9]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实践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需要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性劳动,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从群众的经验中吸取智慧,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事业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从静态看,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辐射力,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理论空间十分广阔;从动态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最终目的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加深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新的科学论断,其时间至少一百年。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各方面不发达,主要任务是发展商品经济和实现现代化。这是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准确的估计。这就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置于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避免了右的和重蹈过去超越阶段“左”的错误。这个理论,同样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顺应世界的改革潮流,我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我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就我国改革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10]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解决了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新时期以来,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怎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1]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8.和平发展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13]。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9.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坚持把我军建设成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我们党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利的总要求,大力加强军队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努力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加快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
10.“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渝奋斗的目标。这一科学构想,已在香港、澳门顺利实现。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1.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12.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4]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两个先锋队”理论,领导核心理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论,制度建设理论,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先进性建设理论,从严治党理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论等诸多方面。
总之,以上四个层面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这一理论体系的所有内容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构成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统一整体,它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创新的总结和升华,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5][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3][4][1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7]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8]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9]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10][11][1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第37页,第65页,第64-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