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2011-08-15居伟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公有制生产力

居伟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

社会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按照“自由”、“博爱”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竞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空想社会主义最早对资本主义的残酷进行了批判,但只能求助于理性来构想新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找到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此后,社会主义又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在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批判和对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追求。梳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脉络,考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进行的实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来源于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分析。他们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来认识共同富裕的。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人类社会将发展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成果,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片面、畸形,多次阐明这样一个重要思想:在未来社会,它将“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3]在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里,生产将不再是为了剥削,而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就不会实现共同富裕。恩格斯指出,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的划分就会必然存在。“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4]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剥削阶级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剥削阶级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进行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只能是一种空想。

第三,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最终达到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使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让位于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也就让位于新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5]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把集体创造的生产资料归于社会所有。“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6]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能够避免少数人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对绝大多数人进行的剥削。

二、计划经济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并不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实现的。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既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

早期的社会主义实践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大部分人贫穷是少数人富有的原因,是由于存在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商品经济。为了避免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利用追求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来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把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作为消灭剥削的手段。列宁在1906年指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留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7]因此,他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推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运行方式上推行计划经济,以此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两种类型的国家自成系统,各自为政。

计划经济的有效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实行社会化大生产。第二,要有全面、准确、快速和及时的信息收集、加工和传达系统。第三,劳动者要有劳动的积极性,管理者要能代表民众的利益。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短时期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这种体制下,民众的富裕程度相差不大。然而,随着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的长期推行,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经济发展缺乏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支撑,实现共同富裕的后劲不足。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先天不足: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化程度也不高。在实践中,又过分强调这种生产关系中的平等,忽略了对生产力的追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结果使富裕的后劲不足,民众普遍都比较贫穷。

其次,社会主义劳动还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封建文化基础上建立的,与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很大的差距,而这又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列宁指出,“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够有真正的资产阶级文化也就够了,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够抛掉资产阶级制度以前的糟糕之极的文化,即官僚或农奴制等等的文化也就不错了。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8]由于思念观念的不高,劳动的积极性很低,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思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社会很平均,但是不富裕,是普遍贫穷,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再次,社会管理者以权谋私,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管理者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权力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权力的异化是对计划经济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又一个致命打击。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在自上而下高度集权的体制下,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阶层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1989年前后,苏联国内曾经作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的调查报告。结果令人十分吃惊,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工人的只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计划经济中的权力异化,不但不能达到共同富裕,反而容易形成权力集团与民众的对立。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后来在实践中又出现种种失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实行共同富裕的实践中,要么是普遍地贫穷,要么是形成官僚资本集团,都没有很好地完成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相反,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经济危机时,积极吸收社会主义因素,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并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而有所缓和,并没有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预言的那样,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了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第一,指出了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9]“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10]提倡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也富起来,并且使先富起来的帮助落后的更好地发展。

第二,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因素,认为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在1990年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明确把是否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11]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是走了邪路了。”[12]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追求共同富裕的新的实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的活力迸发出来。农村中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力获得了大大提升。城市中下放了企业的权力,并逐步建立起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城市经济也越来越繁荣。同时,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也蓬勃发展起来。各阶层民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人先富起来,这些人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资本的扩张本性、劳动力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因素使原来人民群众的普遍受惠转变为相对受惠。多数人民群众与已经积累起一定财富的少数人相比,其富裕程度远远落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垄断等又进一步加深了群众的不公平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并且远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四、对当前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缩小贫富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通过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结合当前的世情和国情,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外部条件。首先,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当前发展的客观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相互影响。一国经济出现波动,就会引起其他数国甚至是全球性的经济问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到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其次,在经济全球化中要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和前提的。市场经济突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市场经济为全球范围的生产要素朝着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分配,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具有了市场的开放性、资源的流动性、经济的关联性、供需信号的敏感性和经济波动的传导性等特征。世界各国的经济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经济。再次,在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这个大背景下来考量。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这就要求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在制定政策、树立导向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否则,不仅不会吸引世界上的稀缺性资源流向我国,反而会引起我国的资源流向国外,共同富裕就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据《南方周末》报道,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已成为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军,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移民输出国。加拿大移民局数据显示:2009年,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中国大陆的名额占了1000名左右。以投资起步价40万加元(约235万人民币)计算,仅2009年,即使只按“门槛标准”计算,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财富至少23.5亿元人民币。[13]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该重视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这种人才流失、财富流失的困境。这种人力财力的流失不能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方向。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首要的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方向。脱离生产力标准,而只把生产关系当作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很容易产生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情况。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更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4]只有做大蛋糕,才能合理地切分蛋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共同富裕才具有可能性。因此,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财富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财富,通过对高收入者实行税收调节,对低收入者实行相关补贴,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主义的一切罪恶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5]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共产主义的目标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没有达到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条件,实践证明,实行纯而又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现阶段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现阶段,我们所实行的生产资料制度只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保持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两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性质,由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来决定。而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它回答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体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公有制是否占主体地位,是判断我国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标志。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生产出来的财富主要部分属于全体劳动人民,不是少数人占有,生产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避免出现一些人非常富有而另一些人特别贫穷的两极分化,避免出现一些人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其他人劳动成果的普遍情况,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为全民所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并不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性。要使其成为现实,还必须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为全民所用。在世界上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国有资产只有保值增值,才能为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保障。否则,就会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遭到弱化。当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不是说依靠其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来实现,这实际上是对全民的一种剥削,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有实际效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要确保国有资产为全民所用。国有资产虽然归全民或集体所有,但实践中并非由他们直接管理,而是由代理人管理,而代理人作为所有人的极少部分在所有人中处于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管理者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资产所有者的利益,是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最重要的是要坚决制止国有资产名为全民所有实为管理人所用的情况。国有资产之所以称为国有资产,就应该为全民所用。国有资产如果不能真正为全民所用,就不能称之为国有资产。对此,可以采取征收企业红利的方法,通过征收国有资产的红利,发展民生事业,让国有资产的红利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民所用,实现共同富裕。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74.

[2][3][6][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287,287,286.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6,744—745.

[7]列宁全集(第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4.

[8]列宁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4.

[9][11][12][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374,111,63.

[10]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3]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N].南方周末,2010—06—03(1).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公有制生产力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