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马列学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1-08-15李祥兴程晓敏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马列主义中国化延安

●李祥兴 程晓敏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芜湖 241000)

延安马列学院成立于1938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120周年。考察其设立的背景就不难发现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不解之缘。首先,客观历史使命不仅需要提高全党理论水平,而且需要提高全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时期处在全面抗战的头十个月,一方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另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开辟了大片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同时又处在国共两党合作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比与十年内战时期更加复杂的局面。当时的复杂局面向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在马克思的本本上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这一工具来分析、解决中国特殊、复杂且尖锐的问题。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为此,“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1](p533)其次,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认识相对比较深入的时期,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认识更加深入更加统一理解”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方面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总结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二十年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日益相结合的二十年”,“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2](p795-796)。但就全党总体思想状况而言,则是“马列主义的修养较过去有进步,但是很不普遍很不深入”[1](p533)。因此,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这种学习使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老干部从理论上得到武装和提高,使年轻的知识青年转变其非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三,解决思想路线分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上达成一致。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军事、政治路线,但没有解决思想路线,特别是抗战爆发后王明以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主席团成员的身分,反对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主张放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而他的一些观点在当时还有很大市场。正如后来延安整风时毛泽东说的:“1937年12月政治局会议由于王明回国,进攻中央路线。十二月会议我是孤立的,我只对持久战、游击战为主,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是坚持到底的。”[3](p481)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与党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即党内有相当多的同志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世界观上,在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上还存在着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思想路线不改变,要改变这种状况是几乎不可能的,全党的思想也不可能真正统一起来,出现“左”和右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因此,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1](p534),也就是历史的必然,而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是当时最急需的第一位的工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延安马列学院诞生了,其宗旨就是研读马列主义,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果说延安马列学院创办的宗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不解之缘的话,那么其建院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风则直接体现了这一主旨。

延安马列学院的建院方针是 “求得理论与实际的一致”。延安马列学院把这一方针确立为马列学院教习的中心目标,也是一以贯之的原则。与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 “把马列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的环境”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尤其是还依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认识到学院在贯彻这一原则应与实际工作有所不同,“在学校中为求得理论与实际的一致,应该使学生切实了解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应该经常研究与讨论中央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各种文件和指示,应该经常多请当地的和外来的负责同志报告各种时事问题及各种实际工作的情况和经验”。[4](p41)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学员一方面认真研读马列著作,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另一方面不是死记教条,死背马列主义的个别词句,而是运用这些观点、方法来分析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与用的一致。

马列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既安排理论课程,又安排策略教育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一方面了解马列主义精神和方法,另一方面使这种精神和方法与实际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列学院的课程设置有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西洋革命史、哲学、党的建设等六门。课程教授中,马列学院始终如一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为帮助学员切实弄懂所学课程的原理,同时也是为检查学员学习的效果,学院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相当一部分是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因而成为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的方式。

为贯彻学院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学院还开设一门“策略教育”课,主要内容是讨论党中央和各级机关的文件与指示,请党主要负责同志报告各种时事问题和各种经验。学员不但做到对中央各种重要决议、指示、宣言进行认真研究与讨论,而且每期中央出版的《共产党人》都保证阅读并讨论或举行座谈会一次以上。另外,还要请中央主要领导干部作有关工作报告,前后总计50余次。毛泽东的《战略和战争问题》,周恩来的《国内外形势与大后方统一战线》,朱德的《华北战场》,邓小平的《华北抗战形势与敌后根据地建设》,彭真的《关于晋察冀形势》,董必武的《关于大后方形势》等等,这些讨论和报告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对促进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了很大作用。

延安马列学院的教学方法是提倡自学为主和循序渐进,即教员指导下的个人自习为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中国到外国、由具体到抽象。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教习方法是依据当时具体情况而采取的一项灵活措施。正如院长张闻天指出的“马列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发展的科学”,“一个干部要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首先应该知道,学习马列主义,必须下一番功夫,应该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步跨进马列主义的大门”。[4](p294)这条教习方法实际上是建立在对马列主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从而使得马列学院的学员不仅学习了一些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取马列真经的方法。

延安马列学院还提倡民主学风,目的是为培养“敢做敢为,具有独立思想的干部”,这样的干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学习中学院要求学员要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善于进行辩论。对于错误的、不正确的思想,用说服解释与共同讨论的方法来纠正。因而无论是理论课程的学习,还是党的文件的研读,或是各种辅导报告的消化,学员们都展开集体讨论。为让学员们能有比较和鉴别,学员还可以看资料室中保存的国统区的书刊、杂志,参阅不同流派的主张和学说,甚至可以将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实践证明这种民主讨论和比较鉴别的方法使得学员们掌握马列主义的观点更加牢固。其结果是“研究三民主义以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加强了”。[4](p19)

通过这些教学方针、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延安马列学院的教育达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具体说:

首先,使学员掌握了系统、扎实而重要的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增强了对马列主义的整体认识。当时许多同志虽然参加了革命、入了党,尤其是从沦陷区来的知识青年,对为什么要进行革命缺乏理性认识,对什么是马列主义则知之甚少,更谈不上马列主义中国化了。马列学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学习机会,尽管由于条件的限制,读马列主义的书不是很多,但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李先念同志在马列学院建院50周年集会的信上说的“它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攻读马列理论比较正规的学校,对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培养了一批具有马列基础知识的干部,并帮助许多经过长征和国统区长期斗争的干部总结经验,学习理论。”[4](p84)学员李源认为“马列学院时期所获得的精神财富成为以后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固定资本”。[4](p97)

其次,增强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通过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党在抗战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学习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和《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认识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必须联系中国实际,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学员郑星燕认为,在马列学院的收获是懂得了 “要走长期据守农村,壮大和积蓄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联系实际对比后,我懂得了不能教条式照搬外国的经验,实行从城市暴动、夺取大城市开始,幻想一两年甚至几个月便取得全国的胜利。由此我逐步懂得了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的路线的错误和危害。”“这些都是经过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之后取得的”。[4](p109)由此认识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而毛泽东是实现这种结合的优秀代表。

第三,增强了运用马列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在学习中,学员们认识到过去工作有很多的盲目性,关键是自己的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教条式地理解马列主义。吴介民曾说过,在进马列学院学习前,抱负是打日本救中国,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革命任务也就完成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上是模糊的。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以后了解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实质,认识到其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可以说他的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后思想的转变具有典型性。学员藏剑秋回忆说:“通过学习,我们概括地知道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历史,同时对马列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作用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这对后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这一指导我们的理论基础,是个重要的启蒙”[4](p117),并“为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工作打下基础”。[4](p221)

延安马列学院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基本原理而不拘泥于具体的结论。当前有些人对认真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根本不阅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理由是读经典著作或引用经典著作就是“教条”主义,会导致思想僵化、保守等。其实不然,不读经典著作就不能领会马列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根本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谈不上使之中国化。只有认真研读原著,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毛泽东在1970年号召“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这里的书主要是指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因此,既要钻研原著的每一句话,又要厘清哪些是基本原理,哪些是具体的个别的结论。做到坚持基本原理,抛弃不合时宜的具体论断。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研究中国的具体实际。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尖锐地批评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运用的主观主义态度,提出了以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方法。延安马列学院自觉遵行了这一原则,当时的学习研究,力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因此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一边查阅历史资料,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就是要做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着眼于”,即“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第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优良学风。学风的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延安马列学院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人们去研究它。”[5](p636)这就是说我们要形成对经典著作字斟句酌的态度,形成务求弄清经典作家重要论述的准确含义的风气。当前在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上有三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否定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产物,离我们很久远,已经过时;二是轻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满足于自己的局部经验;三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它当作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6](p8)这三种态度是极其有害的。正确的态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论断,同时依据实践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与中国当代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注 释: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王伟光.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创新——在 “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09”上的演讲[J].理论视野,2009,(12).

猜你喜欢

马列主义中国化延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走进延安
马列主义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讨
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