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2011-08-15白津夫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消费经济发展

□ 白津夫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则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战略高度提出,要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这对于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避免经济大的起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

首先,从国际环境来看: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对业已形成的生产-消费格局产生深刻影响。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大幅减少、资产严重缩水,对现实消费带来较大影响。西方国家被迫改变负债消费模式,居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开始缩减消费、增加储蓄。据统计,美国用于信用卡消费的周转性信贷连续26个月下降。2010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开支增长 2.4%,低于预估的2.8%。消费者开支约占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第三季度政府开支增长8.8%,明显快于消费支出增长。同时,居民储蓄由负转正并较快增加,截止2010年10月,美国居民储蓄率已达5.7%。发达国家居民消费萎缩导致生活消费品进口减少,加剧贸易衰退。2009年世界贸易降幅在22.6%,其中一季度纺织品贸易额下降19%。这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影响至深,这些企业靠大规模生产、大批量廉价出口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由于订单减少,加上成本上升,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最近,占世界袜业产值一半以上的浙江诸暨大唐镇,在内外压力下,有3成的袜业企业停产,20人以下的小企业全部停产。

二是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格局调整。发达国家寻求外向发展,新兴经济体转向扩大内需,资源输出国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欧美国家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在保持虚拟经济优势的同时,开始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推出《振兴美国制造业框架》,拟投入170亿美元支持制造业,并对制造业减免税收,幅度由10%提高到30%,明确要以制造业促进就业,以出口拉动增长。这将进一步加剧产业竞争,弱化我国制造业出口优势,并进一步改变世界产业分工格局。

三是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形成,国际经贸关系也发生微妙变化。过去正常的经贸往来由于我国经济体量增大而变得不正常了。限制性条件增多,针对我国出口优势的贸易摩擦增多,并且从产品转向产业,从贸易政策转向经济政策。2008年以来,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我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比达到35%和71%。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四是国际经济动荡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逐步显现,全球货币体系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特别是美元风险扩大和新一轮欧债危机,更增加了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变数。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既是主权货币又是国际储备货币),使美国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来稀释债务。近来的量化宽松,实质就是加速印钞、购买国债,即债务货币化。到今年2月,全球政府负债突破36万亿美元,占G DP六成左右,预计2011年将超过40万亿。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占 G DP比重远远高出60%的国际警戒线。财政赤字占 G DP的比重也倍数超出3%的国际警戒线。主要国家的债务危机将严重拖累世界经济增长。

其次,从国内发展看:一是我国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可以为中长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劳动力众多,仍处在人口红利期;居民储蓄率高,社会资金充裕;地域辽阔,具有明显的生产要素组合优势和比较优势,能够基本满足调动内需潜力的客观需要。

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有利于带动消费增长和内需市场的扩大。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率在45%至55%之间是城市化发展最快时期。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6.6%,“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将突破50%,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加快发展时期。据估算,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增加1300多万城市人口,就会转化为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三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转型期。改革30多年来,我们通过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国外要素资源,主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向未来发展,这些特殊机会和我国的比较优势都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在对外开放上,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在对内发展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四是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将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的取向,就是提高居民所得份额,实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将极大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着力破解我国需求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需求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与消费增长失衡。1990-2008年,我国投资年均增速22.1%,比居民消费年均增速高出13.8个百分点。2000-2009年,我国投资率持续上升,由35.3%升至47.7%,其中2003-2009年连续7年均在40%以上;而消费率持续下降,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6.4%下降至35.1%。

二是投资带动性不强。由于投资向少数行业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仅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就占了全部投资的52.2%。这其中政府和国有企业占比过高,形成了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国有投资同比增长35.2%,高于非国有投资7.15个百分点。而按国际经验,1元政府投资应带动5元民间投资,这种投资效果没有很好地形成。

三是居民消费比重低。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导致消费占比偏低。2000-2007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51.4%下降到39.7%,下降11.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由65.5%下降到57.5%,下降8个百分点,对居民消费产生现实影响。据统计局核算,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而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不足9%。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中,政府和企业的贡献达66%,而城乡居民消费只占34%。1978-2008年的30年间,我国全体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增长9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则高达14倍。

四是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自改革以来,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从37.9%上升至70%以上,农村居民消费从62.1%下降至30%以下。2009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农村消费一度超过城市,但2010年农村消费再度趋缓。1-10月农村消费增长15.9%,城市消费增长18.7%,城乡消费仍有拉大趋势。

五是内外需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过高,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60%以上,远超出世界41%的平均水平。同时,内外需相互拉动比较差,特别是近年来出现外资“独资化”倾向,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只是利用国内的生产场地,两头在外、封闭运行,拉动本土企业和关联就业能力下降,形成外需对内需的替代。

六是消费与储蓄关系失调。2000年至2007年,我国消费率从60%多降至40%以下,其中居民消费率2009年下降到35.1%。相反,我国总储蓄率(国内总储蓄占增加值总额的比重)由35.1%上升到51.8%,上升了16.7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由来已久,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究其原因,既有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性,也有政策选择的片面性,其中对供需结构失衡影响较大的是政策选择的速度导向、出口导向和规模导向。

一是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的主要根源是速度导向。为追求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只有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甚至以牺牲消费来保证投资。由于投资倾斜式增长,严重抑制了消费增长。加上投资带动消费不足,投资与消费的关联性比较差,进一步扩大了投资与消费的差距。

二是内外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导向。出口导向对于推动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长期以出口为导向的结果,使经济对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低端制造”比较突出,严重抑制了国内需求优势的有效发挥。

三是投资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导向。为追求扩大经济规模,实现生产能力和产出最大化,致使投资过于集中部分热门行业,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突出,产业同质化、结构趋同化明显。同时,由于规模导向,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国有大企业拥有优势的创新资源,但创新能力不足,新产业开发能力比较差。企业追求做大的同时,也挤占了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三、加快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按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需求结构,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推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1.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调节,发挥第三次分配体系对调节收入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收入透明化。二要健全促进就业和创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制度条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机会公平和充分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市场分割,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让劳动者在平等竞争中获得合理报酬。三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按照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大幅度地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行业间的分配差距,改善居民对未来消费支出的预期,从而直接和间接地扩大消费需求。

3.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一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现代消费品营销体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性。二要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全消费。三要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消费热点。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扩大保健、养生、养老消费;适应提高生活质量要求,扩大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消费。

4.以城镇化带动消费增长。一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扩大城市消费。目前,已经进城务工的上亿农民工大部分把家留在农村,既不利于扩大城市消费,也没有增加农村消费。要以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医保问题、孩子上学问题为重点,使他们加快融入城市,加入到城市生活和消费中来。二是大力扶持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连锁经营,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广大农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便利、实惠的商品和服务。继续鼓励城市工商业下乡、公共服务下乡,进一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二)协调投资与消费关系,增强投资带动消费能力

一是围绕消费结构升级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要把投资重点转向消费领域,不断增加对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投资比重,使投资在扩大就业、拉动产业、带动消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选择生产与消费关联性强的产业为投资重点,以生产带消费,以消费促生产,促进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等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不仅产业关联性比较强,而且本身就具有综合消费性质,具有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突出特点。三是通过投资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和物联网建设,以进一步增加消费亮点,培育消费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四是促进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长期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格局面临从投资贡献为主向消费贡献为主转变。为此,要以优化经济增长格局为重点,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为此,要促进财政政策逐步从“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从刺激投资为主转向刺激消费为主。

(三)促进内需与外需协调发展。坚持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积极拓展外需增长空间。要利用优势互补原则和多种合作方式,“有序向境外转移成熟技术装备和产能”。

一是要努力拓展国际营销渠道,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自由贸易协定、对外投资等多种渠道,带动营销渠道建设,开辟新兴贸易市场。二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的比较优势,支持扩大多种形式对外投资和融资,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三是要发挥企业在拓展市场、创造需求中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出口市场。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贸易企业、生产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结成协同关系,共同开辟国际市场。

(四)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促进经济加快转型

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从全局的角度来把握,从系统的维度来推进。

一是更新发展观念,从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维向以人为本谋发展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出“为发展而发展”的误区,发展始终应当是以解决民生为根本,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体物质文化需求。

二是创新发展模式,由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这是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是以城乡分离为前提的,并形成了相应的运作体系,由此导致由城到乡发展的梯度差,产业和技术由城到乡的梯度转移,形成对粗放增长方式的包容机制,这也是发展方式长期不能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原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着眼于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因此,“必须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要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城镇化作为战略重点,统筹考虑人口集聚、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经济的持久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三是优化主体结构,由国有主体为主导向多元主体共同发展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发展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有主体占绝对比重的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多元主体共同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为此,必须同时发挥国有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是明确发展导向,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由过去单纯追求产出能力和总量规模进一步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创新发展理念,促进科学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长期以来,在发展导向上,以规模和速度为主,以数量增长型为主要特征,缺乏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考量。一些地方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经济总量增加较明显,但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存在着经济“大而不强”和“快而不富”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的是要进一步端正发展导向,由规模优势转向质量效益优势。

五是优化增长格局,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投资贡献为主向消费贡献为主转变。为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转变发展方式要坚定不移地走内需发展道路,立足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形成经济内生增长。

六是优化产业结构,由二产领先向三产优先转变。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上,把稳一产、强二产、扩三产有机结合起来,把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大力发展服务业为重点,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

七是优化动力结构,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由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不足是发展的核心约束,要在新一轮竞争中持续较快发展,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强创新能力、强化创新优势。

八是完善体系结构,由生产能力扩张向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按专业化要求,以产业链为方向,加强产业联系,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和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九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我国基本完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正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为此,要增进生态文明意识,减少发展的生态成本,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开创高效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消费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消费流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