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回家看看”是义务也是责任

2011-08-15赤心木

中国民政 2011年2期
关键词:空巢老龄义务

赤心木

“常回家看看”是义务也是责任

赤心木

新《老年法》草案“出炉”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强调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笔者认为,“常回家看看”是子女的义务也是责任,将其列入法律很有必要。

据调查,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的流动和迁移的加速,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年轻人外出工作、经商、打工,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不少“空巢家庭”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巨大的伤害。由于身边无亲少友,这些老人往往会有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危机。近年来,有关媒体报道“空巢老人”孤独抑郁自杀的事件也明显增多。不能在老人身边陪伴老人,尽可能地给予老人更多的物质补偿,这可能是现在我们许多子女孝敬父母的主要方式。他们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赡养。据调查,绝大部分的老人表示自己对物质的要求并不高,最希望的就是儿女能常来看看,聊聊天。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了解老人真的需要什么,难得回家看看,陪老人拉拉家常,说说自己的事,听听老人想说的话,而让老人独守空宅,忍受孤寂的煎熬。1998年春节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至今还被人们传唱,挖掘其根源,其折射出的是社会需求。在这个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社会里,“常回家看看”正是老人们发出的最强烈的呼唤。

同时,研究发现,得到社会及家庭安

慰、体贴的老人,要比那些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得不到关心爱护的老人寿命长10-15年。心理专家说,老人由于心情舒畅,体内生化代谢和神经内分泌调节处于良好水平,因此能够延年益寿。反之,极易产生消极情绪,使机体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对很多疾病发生、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浓浓的亲情是老人晚年生活最好的“快乐良方”。乌鸦尚知返哺,我们这些曾经承惠父母养育之恩的儿女们,怎能忍心让老人因为孤独更显衰老?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6亿。如何让老龄时代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也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件迫切任务。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可促使老人的子女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多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更多的精神赡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人才交流中心)

猜你喜欢

空巢老龄义务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跟踪导练(一)(4)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