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管理及使用

2011-08-15于永东辽宁省鞍山市消防支队

中国军转民 2011年1期
关键词:槽车石油气钢瓶

■文/于永东(辽宁省鞍山市消防支队)

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管理所发生爆炸,由此引发的火灾造成44伤亡,烧毁了两个400立方米的球型储罐,同时使4个100立方米的卧式储罐严重受损,另有储罐附近的8部槽车被烧毁,该厂对面约150米的棉花库烧毁。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谓惨重!

近几年来,工业和民用液化石油气泄露和爆炸的事故更是频繁发生。由此我们想到了在石油工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和工业燃料(原料)应用日益广泛,大大小小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站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农村,许多站单罐运行,设备极其简陋,储罐和民用小钢瓶“超期服役”现象严重。这些状况所引发的火灾危险性逐渐增大,所以加强对液化石油气供应和使用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按其功能分为储存站、储备站和灌瓶站,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和储存液化石油气、接收空瓶和发送空瓶、回收处理残液、维修钢瓶及本身的设备。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液化石油气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使用。

一、液化石油气储备站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极易挥发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及其混合物,由于温升快、压力增长快、体积膨胀系数较大,爆炸极限低、比重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液化石油气储备站属甲类火灾危险性企业,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应设置在本市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或上侧风侧,且应远离居住区、村镇、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区域。但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等原因,有些初建时已符合防火设计要求的液化气储配站,现在已被居民区或工厂等包围,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有的液化气站由没有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造成了设备、材料质量差,设计安装不符合要求;还有些液化气站注重效益、忽视安全,职工上岗之前未经任何方面培训,不配发防静电工作服,制度要求不严,致使职工违章操作;液化石油气储罐属压力容器范畴,按劳动部要求,应有当地劳动局锅检所定期检验,但有的站只顾生产,不认真遵守校验制度。

二、液化石油气管道供应(小共集中供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住宅楼已向小区化发展,液化石油气管道供应逐渐走进人们生活。在一个生活小区内,设置一个瓶组间,通过管道向用户供应液化石油气,这样大大方便了用户和储配站。管道集中供应可采取瓶组自然气化、瓶组强制气化、气化站、混气站等方式。小型的居民区一般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一加压入户、单户调压、供气管道采用“上环下行”的供应方式,管道供应的气有管材、阀门、仪表等供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和规范。瓶组供应系统的气瓶采用50Kg、必须设置两组,一备一用,且使用瓶组与备用瓶组数量相等。瓶组间的设置执行《城镇燃气设置规范》和《建筑设置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三、液化石油气钢瓶及其他

我们日常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一般为YSP——15型民用小钢瓶,充装量限度为15Kg。钢瓶在使用过程中,由保养不当(如长期置于潮温环境中和用火烤热水烫)造成外部锈蚀严重;或者由于液化石油气中的硫成分没有完全被脱除干净,致使钢瓶内部被腐蚀;还有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出厂时就根本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合格的原材料及焊接技术形成了钢瓶先天的隐患。建设部和劳动部于1996年公布的八个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厂家均不同程度地在钢瓶壁厚、耐压强度及耐压时间、气密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以上都有可能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钢瓶爆裂甚至液化石油气爆燃。因此GB8334——87《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中规定钢瓶应定期检验(使用二十年以内的每五年检验一次,使用二十年以上的每两年检验一次),不合格的应进行报废处建立有领导负责制逐级责任制和生产岗位防火责任制,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学习消防知识和灭火技术,加强设备管道的检查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严禁在生产区随意放气或倒残液。

四、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由于防火设计需要,液化石油气储备站大都位于距城市居民区较远的地方,为方便用户,一些站便在市区设置了瓶装供应站,用来向用户收取空瓶、发放实瓶。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规定,并应分设实瓶区和空瓶区。对于瓶装供应站的防火安全,应首先建立安全防火责任制,确定供应站站长为本站安全防火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站的安全消防工作,职工严格执行供应站防火安全制度,交接班时同时交接防火情况。同时,职工应认真检查出入站的钢瓶,做好出站瓶检查、试漏工作,不合格瓶不准出站,漏气瓶应及时交会储备站,在供应站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积极向用户宣传液化石油气使用常识:会上调压器、会点火、会调风、会通堵、会试漏、会处理一般事故;严禁摔滚、砸及拖拉钢瓶,供应站内禁止吸烟,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站内职工应积极参加消防安全演练,保养维护消防器材,发生火灾积极进行补救。在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小型液化气储罐站在居民区设置收瓶点,这些收瓶点将实瓶和空瓶都露天放置,即无防范设施,又无灭火器材,从业人员也未经过培训,根本不懂得有关液化石油气方面的知识,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会严重危及附近居民和建筑的安全,应坚决预以取缔。

五、液化石油气槽车运输和装卸

采用汽车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常见于各储配站,槽车的安全状况是否良好,司机和押运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常识,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运输、装卸液化石油气而不发生事故,因为当车槽罐装的过满,特别是炎热夏季,罐内液化石油气随温度升高而使液体体积迅速膨胀,罐体发生破裂或冲开阀门,就会使液化石油气大量外泄;当槽车卸车时,液化石油气在动力作用下经管道输入储罐,一旦接头不紧或胶管脱落失控,或卸车时汽车罐体无制动装置或制动装置失灵,发生滑坡,都可以将金属接头拉断,使液化石油气大量喷出;由槽车直接向钢瓶充装也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如果在运输或装卸过程,将残液倒空并经过蒸气吹扫的钢瓶经外观检测、壁厚实验、水压实验和气密性实验等程序后,合格的被检翻新,不合格的是报废。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的发生率。

另外,在这里还有必要谈一下关于液化石油气泄漏的补救措施.最关键的一点要根据泄漏量的多少、气体扩散的范围,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熄灭一切明火,杜绝电火花和静电火花,与此同时应在泄漏区或用喷雾开花水枪稀释气体浓度;当发现管道或设备泄漏时,应立即查出泄露源,关闭来气方向的阀门;若是储罐的设备、阀门泄漏时,应采用压力水或利用烃泵将泄漏的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置换到其他储罐内。

液化石油气使用不当所引起的火灾,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防火救灾是每个公民义务和责任,而“防患与未然”的安全意识则时刻应扎根在每个公民的思想里。

猜你喜欢

槽车石油气钢瓶
滴油归舱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性质分析
液氨槽车事故应急处置探析
气体钢瓶的安全操作与存储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液化石油气气瓶先燃后爆的模拟分析
影响LNG槽车运输储罐压力的因素分析
钢瓶为什么涂成不同颜色
浅谈液化石油气的储运安全
我国首制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