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在善洲手下工作的二三事

2011-08-15熊学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保山板桥书记

熊学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忆在善洲手下工作的二三事

熊学忠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他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关键在于他的坚持、坚守,始终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熊学忠同志在保山地委、行署办公室工作多年,用生动的事例阐释了杨善洲同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杨善洲;事例;品格和精神;学习和怀念

我在保山地委和行署机关工作了28年,其中20年是在杨善洲同志领导下干过来的。1971年保山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后,善洲同志担任了中共保山地委副书记,1977年又担任地委书记直至退休。我一直在地委办公室、行署办公室工作,其间直接的、间接经历的许多事、有些事至今历历在目,现略忆一二,以作对善洲品格和精神的一种学习和怀念。

一、“谁晓得他就是杨书记”

善洲同志穿的永远是一套蓝色中山装,戴的是一顶蓝布遮阳帽,下乡穿一双草鞋式的塑料凉鞋,背一双军用解放鞋;下车步行穿凉鞋,晚上洗脚换胶鞋。1973年的一天,办公室得知他要到某县检查农业生产,一早就给时任县委书记的军代表打了告知电话,并回报善洲同志吃住已安排在县委机关院内的小招待所。县委书记安排好接待工作后就开会去了。下午,估计杨书记应该来到了,即去县委小招待所看望和陪同。但一问,服务员说,没见杨书记来住宿啊!县委书记发朦了,从保山到这里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就算杨书记喜欢沿途下田查看生产情况,再耽误也该来到了呀!于是又追问服务员,下午有其他人来过没有?服务员才说,哦,四点钟前后来过一个人,捲着裤脚,穿着草鞋,提着胶鞋……我告诉他这里是县委招待所,你要住宿请到广场那边的政府招待所去。他什么也没说,转身就出去了。县委书记一听,双手一拍大腿显得有些无奈地说,哎呀,那就是杨书记呀,你可把上级领导给得罪了!服务员委屈地说,谁晓得他是杨书记呢!书记赶上去的时候,没想到善洲同志已经在招待所饭堂的窗口排队买了饭,端着一个大钵碗蹲在走栏的台阶上正吃得香……县委书记着了慌,赶忙说明情况,即请杨书记下去小招待所住宿用餐。善洲说,在哪里吃住都一样,已经在这里住下了,就不用搬了。你回去吧,工作上的事晚上再商量。县委书记只好为难地离开了。原来,善洲从保山出发后,一路停车下田了几次,到县委会停下车,驾驶员还没来得及去安排登记,他一个人就背上挎包,提上鞋子往小招待所去了。谁知服务员没见过杨书记,怎么能随便接待呢!像这样的误会,善洲不知遇到过多少回,每当提起这些事,他总是说,这样的误会不必去说明,更不能去争辩。

二、“杨书记来吃饭,随便些得了”

一大早,善洲同志就来到了板桥公社,我当时在那里当工作队长。和公社干部谈了一阵子工作以后,一起在公社伙食团吃中午饭。饭菜上桌了,和平时吃的差不多,好像油水还少了一些。我暗暗地想,善洲同志来了,可能后面还会有几个菜吧,等了一会没有见下文,我便跑出去弄了几样咸菜回来放到桌上。他便问,怎么又上街给我加菜了?我说不是的,是社员送给我们自家腌制的咸菜。他说,和大家吃成一样,不用搞特殊化。善洲同志走后,我问负责做饭的一位大嫂,我们公社的伙食办得不错,时不时还加菜,打牙祭,改善生活,怎么今天也不表示一下?大嫂把真情告诉我说,杨书记经常下来板桥公社,和干部社员一起干活流汗,有几次吃饭我们加了几个菜,被他批评了。后来,也不要公社领导安排,我做饭的就知道了,只要是杨书记来公社吃饭,随便些就得了!

三、“怎么忍心吃人家的”

1974年,我在中共保山地委办公室任副主任,一位秘书跟随善洲同志下乡回来,给我通报乡下的情况,说到一件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善洲同志带了几个人下农村去调查指导工作,此行从保山到昌宁,从昌宁转施甸,最后从施甸返回保山。长途跋涉,碰着车子搭上一段路,不通车的村寨走着去,遇到需要重点帮助的社队,就留下一位同志守在那里抓落实。下乡的第一站是保山县丙麻公社,驾驶员开车把他们送达后,就被善洲同志打发返回了。以后的行程主要靠自己的“11号车”(两条腿走路),最后一站到施甸保场公社,天色已晚,当晚就住在公社。反正第二天的工作还没有安排,保场公社离保山也就几十公里路程,也好让大家休整一下。吃罢晚饭,和公社干部讨论了一阵当前农村情况就睡下了。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被一阵猪的嚎叫声吵醒了。原来是公社干部连夜策划,快过年了,公社喂养的一头肥猪还忙不过来宰杀,恰好就这个机会,把它杀了,约善洲几个吃一回年猪饭。善洲同志很辛苦,平时来公社检查指导工作,也没条件招待他,这一回算表个心意吧!

善洲同志起床走出寝室,看到躺在桌上的肥猪已经收拾妥当,大伙正在灶房里帮厨料理年猪饭,很快就可以摆桌子上菜用餐了。看到这个情况,善洲同志突然给秘书和驾驶员交代,你们收拾一下东西,我们马上出发,地委开会的时间快到了。公社干部听到后,七嘴八舌,再三挽留,邀请善洲同志和公社干部吃一顿年猪饭,善洲一口不松地说,这顿饭以后再吃吧,今天家里等着开会呢,边说边向停车的地方走去,同行的同志都不说话,只好跟着上车开路了。

上路以后,一位秘书诙谐地说:杨老当啊(意即他是最早“三结合”进革委会的老干部。这是保山地区人所共知对善洲同志的习惯称呼),这一趟跟你跑了几十天,肠子都快熬生锈了,看到杀倒的年猪,我们馋得几乎流口水了,想着可以在保场公社润润肠子,可惜你一个主意又把这台好事搞脱了。善洲同志边笑边说,公社干部很清苦,喂出个肥猪不容易,哪忍心吃人家的,想吃回家吃吧!当干部不能哪里有洒肉就往哪里跑。听他这么一说,车上同行的人鸦雀无声,大家明白了善洲同志的心思……。

四、“我当然要参加你们照相”

1984年,机关机构改革,地委决定撤销“地委农村政策调研室”,把职能划归农村工作部。当时我在调研室做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接到通知,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准备用节余的稿费在一起聚个餐,照张相,留个纪念。我们觉得这是自己部门内部的小事情,也没向领导报告。一天下午,我们准备在办公室门口照相,不知是那个同志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了地委领导,先是地委副书记黄炳生同志来了,听说善洲书记也要来,他们都表示,撤销调研室是机构改革的正常事,大家做了许多调查研究,为地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你们要照相,我们知道了,当然要来参加你们合影。这下可把事情弄大了,同志们忙着从办公室里搬出几个凳子,我则赶忙往家里跑,把身上穿着的西装换成中山装,等我换衣服回来,大家已经站好位等着我了。善洲同志就问,要照相了你又跑去哪里?我不好意思地说,原来只想着我们调研室几个同志在一起乐一乐,照张相留个纪念,所以穿着西装也不讲究了。得知地委领导要来和我们合影,穿戴就要严肃点,披披拉拉的也不像话。善洲同志听了笑笑说,我不穿西装,不是反对你们穿西装,等我什么时候能出国了,我再穿西装。善洲同志工作了一辈子没有出过国门,所以一辈子就穿着那套蓝色中山装。地委领导和我们合影,是对我们的关心和鼓励。快三十年了,这张照片,一直珍藏在我的相册里。

五、“回去看看你们办公室的张义昌”

大约是1978年前后,善洲同志到板桥公社检查指导工作,临走的时候把我叫过去说,你抽空回去看看你们办公室那个张义昌,他的病有点恼火,可能是癌症,要做大手术。我一听吓了一跳,工作队下乡管理的很严格,没有星期天,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是不允许离开岗位的。善洲亲自安排叫我回去,可能张义昌已命在旦夕,我得赶快回去见他一面,以念同志之情。

张义昌同志是我们地委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毕业,是全区档案系统的业务骨干。第二天,我就急奔地区人民医院去看望他。病情诊断为肝癌,已做了手术,精神状态还可以。他激动地告诉我,善洲同志那么忙还来看他,医生给他开了刀,有病的肝叶已经切除了,等伤口长好就可以出院回家休养。我了解的实情是,手术医生打开腹腔后,发现整个肝脏变黑、脓肿,不是哪一叶肝脏的问题,手术已经无法解决了,遂关腹缝合,善意地宽慰病人和家属,等伤口痊愈后就可以出院,回家用中草药继续治疗。张义昌被接回到保山瓦窑家中,到处寻医问药,吃了几年中草药,竞神话般地活过来了。我下乡回来,见他又回到档案馆上班了。逢人都说,感谢领导,感谢组织救了他。他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六、“再拼我干几年”

我爱人家在昆明,岳母1982年病逝,岳父年近七旬,精神大受打击,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日常生活需要我们回去照料。几经思虑后,我联系了省里的一个厅局,党组讨论欢迎我去,还安排了岗位和住房。于是,我正式向地委上交了请调报告,静候批复。

善洲同志有个习惯,少在机关多在外,有空就往乡下跑。难得回机关几天,开会处理急办的事,闲暇时间,喜欢独个人这个办公室走走,那个部门看看。一天下午,他走进我们办公室,见我一个人在写材料,便在我办公桌对面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没头没尾地说,看来省委还要我干几年,你们都知道我文化低,小学也没毕业,这几年的工作,是拼着几个伙伴干过来的,你是我拼的其中一个,你不要走了,再拼我干几年!听了这番话,我抬起头呆呆地看着他,心里有想法也说不出来了。没听我说什么,他慢慢地站起来走出门去了。

过了不久,接到岳父从昆明打来电话,告诉我一位保山的领导,不知怎么会找到家里来看望他,告诉他组织需要你女婿继续在保山工作,不让他来昆明了,希望老人家搬到保山去和姑爷、姑娘住在一起,生活上好招呼,免得他们两头牵挂。我问岳父,那你怎么回答呢?他说,那么个大官来到家里,我还能说什么呢?听党的话吧!事后得知,那是地委组织部长蒋明凤同志,到昆明开会的时候,抽空亲自到家里去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就这样,我又在保山继续工作下来了。

七、“你去补上农村这一课吧”

1977年初的一天晚饭后,就在地委院内水井旁边的石凳子上,善洲同志找我谈话,他直截了当地说,你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学校门,出了学校门就进机关门,没有经受过农村锻炼。板桥公社是地委农村工作点,“四人帮”粉碎了,要派工作队下去,你就下去当个工作队长。农村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做农村工作可以得到全面锻炼,你去补上这一课吧!

板桥公社位于保山坝的北部,面积215平方公里,6万多人口,山区半山区面积占60%。善洲交代说,你下去以后,山区、坝区要一处在在,除了工作,要好好参加劳动,要把一年四季农村做些什么搞清楚,把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农民在想些什么搞清楚。遵照善洲同志的安排,我4月份就和工作队的同志一起到板桥公社蹲点去了,先在公社住了几个月,了解了一些板桥公社的全面情况,然后就住到大队。板桥街子是个历史悠久的农村小集镇,我们在那里住了快一年,赵官屯的生产情况差一些,我们又住了一年多,官坡大队地处牛角关丫口的高寒山区,我们也住了一年多,住的时间最长的是汉庄大队,过去就是地委蹲点工作队的长驻地。工作队坚持参加劳动,一个月最少不下10天,而且还有一个记工本,劳动结束由生产队长签字盖章证明。我到板桥下乡锻炼,一去蹲了六年,直到1982年底才通知回机关。

善洲同志把我们派下乡后,隔三差五地来跟踪调查,指导工作。经常背顶竹叶帽,遮风挡雨,有时候又当坐垫,在田边地头坐下来,和干部社员开会,拉家常。春节一过就下来抓蚕桑生产,和社员一起搞“须根嫁接”桑苗。栽种季节,总是带一卷尼龙线,一把木卡尺,捲起裤脚就下田,利用边行的通风、光照优势,亲自量好行距尺寸,拉好线,做出样子,指导社员群众搞“拉线条栽”。有时候还带一把短把小条锄,到山区和社队干部一起规划、测量坡地改梯地,一梯隔一梯,亲自用条锄挖上记号,叫工作队约着社员照着干。亲自示范推广“三尺两面沟”的包谷种植法,墒面种包谷,沟里间种红薯,叫作“三尺两面沟,两季大丰收”。还试验推广“87863”的小麦种植法,即八尺开墒、7尺墒面、每墒8行,6×3的行株距,有的地方又因地制宜改为“76844”。提倡科学种田,并在农村培养了一支科技队伍,他经常表扬板桥公社党委书记杜恩元,地区农科所农艺师毕金亮,叫农村干部向他们学习科学种田。在科技的推动下,保山坝子的粮食连年高产,被誉为“滇西粮仓”。

1980年,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视察工作,善洲推荐并陪同胡耀邦同志来到板桥,让我们直接聆听耀邦同志指示,接受教育。1981年,善洲同志还陪同省委书记安平生同志到板桥公社检查指导,让我参加工作汇报会,直接向省委领导汇报工作队的工作和自身锻炼情况(当时叫“自身革命化”),受到了安平生同志的鼓励和表扬。

D648.4

A

1671-2994(2011)04-0111-03

2011-06-27

熊学忠(1938- ),男,云南保山人,原中共保山地委委员、秘书长,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巡视员。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保山板桥书记
板桥情(外一首)
云南保山百花岭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读书记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集书记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漫画1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