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委书记要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

2011-08-15杨赛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县委书记民主

杨赛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县委书记要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

杨赛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及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原则,县委书记是县委班子的班长,所以,其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关系到党的领导在县域是否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县委书记要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就必须不断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注意贯彻中出现的偏差,坚持群众路线,敢于决断。

民主集中制;县委书记;表率;偏差;目标;艺术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县委书记承担着承上启下,统帅一方的重任,贯彻民主集中制既是县委书记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又是县委书记必须掌握的工作本领。因此,县委书记必须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认真分析贯彻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挥好表率作用。

一、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

(一)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商业文明是民主集中方式形成的经济摇篮,民主政体是民主集中方式形成的政治基础。民主集中制是民主政治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和束缚,而是宪政精神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选择民主集中制也是由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功能决定的,民主集中具有组织凝聚功能、矛盾协调功能、决策科学功能和权力制约功能,只有通过民主集中制,才能正确协调和处理好党内的各种利益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已经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在他们起草的章程中已经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列宁第一个明确提出“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并在俄共(布)“四大”通过的党章中第一次载明:“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民主集中制推广为各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组织原则。斯大林的高度集权和戈尔巴乔夫的极端民主化,给苏联的危害和灾难,也警示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民主集中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毛泽东提出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邓小平增加了对民主集中制的表述:“民主集中制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江泽民提出:“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胡锦涛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并强调加强对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从1927年6月1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的八大对民主集中制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四个服从”;党的十四大对民主集中制的提法更加科学准确,并规定了“六条基本原则”;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也就是说,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地丰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从而使我们的党不断地发展壮大,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贯彻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1、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新兴大国“大发展”,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取得重要进展;多边机制“大变革”,提升全球化治理的程度;大国战略“大调整”,加剧了新一轮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已经站到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外互动更趋复杂敏感。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使信息的流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相互交织,一条信息瞬间就可传遍全球。各种思想的交融与撞击更加突出,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民主权利意识。中国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冲击,满足人民对民主的诉求,都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中国的发展变化让世人瞩目,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出来。中国的经济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巨大。经济发展了,但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物资丰富了,但不知道吃什么放心,用什么安全可靠;经济总量不错,但人均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但基尼系数却已超过警界线。利益的多元化,导致“利益走到哪里,民主就跟到哪里”,由于民主的渠道不畅,制度不健全,导致突发事件频发。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调整利益分配更加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建党90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的党,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党。即使出现失误,也能自我改进,即使遭受挫折,也能走出困境,最终走向胜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党内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干部产生了享乐思想,甚至走向腐败的深渊;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甚至软弱涣散;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权力配置还不尽合理,权力架构还不科学,党内民主要求无法完整体现,同样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边疆民族地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特殊性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边疆与民族问题,一直是影响到国家安全与边疆稳定的大事。边疆民族地区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

1、云南边疆的特点。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全省16个州市中有8个州市的25个县、市与缅甸、越南、老挝山水相连。过去,由于生活所困,边民“往外跑”,现在,日子好起来了,没人再“往外跑”了。由于扩大了对外开放,边境贸易日趋活跃,边民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但由于境外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矛盾较为突出,边境贸易很难做强做大,反而要承担禁毒防艾的重任。云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云南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物流成本高,特别是人的素质较低,致使边疆山区几乎与贫困落后连在一起。云南的一些地方是“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部分群众的民主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对什么是民主,实现什么水平的民主不甚了解;不熟悉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怕得罪人、怕说错话、不敢大胆发表意见。有的地方宗族势力抬头,私人感情和利益影响了公权力。针对云南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加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显得更为重要。

2、云南民族众多的特点。云南居住着26个民族(5000人以上),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份。各民族的分布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这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提供了客观条件。由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全力做好民族工作,从而使云南呈现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由于长期的交流,特别是近代以来追求民族自由的奋斗,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能兼容并蓄,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汇聚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同时,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丰富多彩的差异。但是冷战后,许多国际热点问题都与民族宗教问题分不开,民族宗教问题往往跨越了国界,又与人权问题、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以及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联系在一起。如何防止宗教渗透,如何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如何发挥文化的多样性优势,使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在民族众多的云南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县委书记应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

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县从来都是最重要的行政单位之一。县一级政权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机构设置中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而县委书记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习近平在县委书记培训班上对县委书记提出“要善于当好班长、带好队伍,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李源潮说:县委书记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中央对县委书记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县委书记的作用发挥好了,我们党执政治国也就有了基础。县委书记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才能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才能使群众的意愿充分表达出来;才能在班子中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纪律又有自由,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避免失误,少走弯路;才能促进各个班子和各级各部门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才能增强凝聚力,同心同德谋发展,真抓实干创佳绩。

二、贯彻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一)认识分歧,导致目标不一

由于领导干部所处的位置不同,以及角色意识的差异,人们对为什么要“当官”,如何“做官”,认识上是有差异的。为民与为己、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现实等方面的矛盾难以避免。如果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势必产生冲突。即使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人的认识能力也是有差异的,而且,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影响形成共同的组织目标。目标分散或目标过高过低,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二)离开民主,片面强调集中

有的领导忽视了群众路线,淡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有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权思想、等级观念较为突出,习惯按行政权力的大小进行决策和处理党内关系。究其原因,许多方面要求“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无形中树立了“一把手”的绝对权威。事实上,离开民主片面强调集中,势必产生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在领导体制上表现为专权独裁,在工作中必然出现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把群众的意见当耳边风,不仅会导致工作失误,还将失去民心、失去民意。

(三)离开集中,片面强调民主

忽视集中统一的作用也是有害的。只有将力量集中起来,才能产生高效率,实现高效益。社会分工是人类组织行为的集中体现,社会分工越精细,人类的组织行为越具体,越需要集中统一的意志。脱离中国的国情,急于推进民主的进程;盲目崇拜西方所谓“民主化”思潮,把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混同起来,从而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化;在领导体制上表现为自由放任甚至不作为,在工作中以“群众意见太大,民意不敢违”为借口,议而不决,坐失良机等都是应该注意或反对的。

(四)缺乏沟通,利益关系失衡

竞争才富有生命力。但如果协调不好,竞争的程度控制不当,必将产生不良影响。缺乏竞争,组织中会出现冷漠,缺乏新观念,对变化的反应慢;过度竞争,会使组织中表现出混乱无秩序,拆台不合作。资源配置不好,各个方面缺乏沟通,不能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出现利益关系失衡和相互不理解,必然产生矛盾影响工作。

(五)有潜规则,缺乏良好氛围

贯彻民主集中制应遵从毛泽东提出的:“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集体领导本应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很多地方在公开的操作规则后面存在着少数人决定问题的规则。表现为:“一把手”的潜规则,“让我负责,就要由我说了算”。用人上的潜规则,表面上依法按规操作,实际体现的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意愿。集体领导中“明哲保身”和“互相交换”的潜规则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政策制度的空子形成的潜规则,严重妨碍和影响了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

(六)制度缺漏,缺乏有效监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美国经济学家康芒斯将制度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制度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工作规范有序。民主集中制既是组织原则,也是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也在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客观地讲,制度不健全、制度设计缺漏、监督不力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有的领导干部工作随意性大,搞临时动议,会出现“有利的事个人负责,不利的事集体领导”。约束惩处不力,出现失误就当“交点学费”,导致腐败案件频发。

三、县委书记如何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

(一)统一意志,形成共同目标

要通过自身加强学习,带动班子成员的学习,只有注重学习、善于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情为民所系”的地位观、“利为民所谋”的利益观,学习他一辈子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学习他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要深刻领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并得到班子成员、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意志,形成共同的目标追求。

(二)牢记宗旨,坚持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一定要深入基层,与群众建立起鱼水关系,了解民情要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再到“解剖麻雀”;一定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民主、倾听民意,要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各种渠道,提供给群众发表意见的平台;一定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让老百姓幸福——“好在”。云南省孟连县7·19事件前后两任县委书记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前任书记思想上出了问题,背离了群众,屁股坐在了老板一边,工作上不是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而是进行压制杀鸡给猴看,势必被群众抛弃。而后任县委书记,从维护胶农的利益入手,用真心迎回群众,用行动感化群众,“真情就是一座桥梁,行动就是一副良药”。孟连的干群、警民关系,从冰点甚至水火不容到破冰、熔冰、除冰,再到亲如一家,这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三)敢于决断,做到当机立断

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诸多处理方案或方法的提出与选择。决策是有成本的,决策面临取舍,决策是有风险的,县委书记必须有决断的勇气和承担风险的精神。决策应作好充分的准备,除紧急状态外不能搞临时动议;决策的目标要集中,“追二兔者,不得一兔”;目标的选择要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方案的制定要符合上级精神,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的意愿;分析论证、拟定方案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囊”的作用,但对其意见要进行综合分析;会议研究要让班子成员先发言,充分发表意见,而且书记要善于归纳意见,并能够预见未来;决策时要吃透上情,熟悉下情,关注民情;决策要遵循相对满意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决策应当机立断,“难得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施踵者,机也”,但会议决定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

(四)建章立制,加大监督力度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六项原则”,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实体性制度规范,但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应根据工作实际不断加以完善,要通过坚决执行刚性的制度,清除事实上存在的潜规则。应建立健全《县委的议事制度》,明确县委的领导内容、工作职责和决策程序,使之成为县委实行科学领导的总依据。要重点完善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重大事项的决策制度、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谈话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要建立执行结果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决策失误的纠错机制和责任制度。改革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要把着力点放在权力制约上,使制度架构真正形成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才能有效遏制腐败。

(五)讲究艺术,善于协调沟通

要认识和掌握领导活动的规律,使层次优势与人格优势双势共构,要运用好职位权力,更要加大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实现从压服到信服的转变,领导方法要“刚柔相兼、宽猛相济”。“没有硬管理的管理不能管理,没有软管理的管理不是管理”。在工作中智商重要,但情商更重要。要充分体现魅力型领导的人格特征,以理想抱负、文化教养、情感个性等体现领导的气质。当然,最激动人心的是真情,人世间最美的莫过于真情实意、有情有义;人世间最丑的也莫过于虚情假义、无情无义。各种关系的平衡很重要,但意见不可能随时统一,各种关系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平衡状态,要实现意志统一、关系平衡,必须加强协调沟通。县委书记要抓好工作协调,并建立职责清晰、权责对称的领导体制,还要处理好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县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班子的关系,县委班子内部的关系,特别要防止和化解正副职的矛盾。

(六)务求实效,业绩取信于民

检验民主集中制是否执行得好,关键看行动,检验决策是否满意,不仅是选择优化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付诸实践。县委书记案头上的事很多,不能事必恭亲,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运用好“二八律”,把主要精力用在重要工作上,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要用好人、协调好关系,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只有牵住“牛鼻子”,解决“卡脖子”,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抓落实,才能实现目标,兑现承诺,也才能取信于民,谋求更好的发展。

总之,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同时也是实现科学领导、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和化解各种矛盾的方法。如果得不到贯彻执行,就是对民主的践踏和背离,集中也只能是空的、假的和错误的。因此,县委书记一定要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发挥好民主集中制的功能作用,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D262.3

A

1671-2994(2011)04-0068-04

2011-05-18

杨赛光(1964- ),男,云南梁河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陈文兴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县委书记民主
县委书记的榜样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委书记要敢于担当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