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陶瓷发展的历史脉络

2011-08-15叶宏明

中国陶瓷工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秘色哥窑越窑

叶宏明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06)

0 引言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白瓷“洁白光润、轻薄透明”;青瓷“晶莹润沏,如玉似冰”。十七世纪,有本叫做《葡萄牙王国记述》的书里如此赞美浙江青瓷花瓶:这种花瓶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为可爱。而公元1717年4月19日,世界外交史上出现了一件奇闻。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是个中国瓷器迷,专门建造宫殿收藏中国瓷器。他用600名强壮的土兵换回普鲁士国王的127件浙江青瓷花瓶等中国瓷器。

唐代诗人陆龟蒙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青瓷的巧夺天工。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但我们有一个更重要、使用更广泛的发明,反而没有被列入四大发明,这就是瓷器。英文的“中国”都叫China,意为瓷器。

陶瓷,是一种日用品,也是艺术品。作为一种日用与艺术结合的产品,陶瓷的应用和收藏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欣赏陶瓷,就要了解陶瓷的历史和文化。

中华陶瓷洋洋大观。在此,我只能说个大概,重点是结合我探寻瓷器的起源和恢复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名瓷的复活与新生、陶瓷的美丽与魅力!

1 陶瓷的起源

陶器发明与人类对火的应用分不开。陶器,是人类一个伟大的发明,但这个发明最早就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比如,用火的时候,火旁边的黏土成为板结状,变得非常硬,这个特征被古人发现了,所以他就有意识地把这个黏土提炼出来,把它做成一个造型,搁在火里烧,越烧温度越高,越烧东西就越完美。这就是陶器的发明,距今约有一万年。

陶器是人类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利用火的威力第一次使泥土改变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成为了一个人类的用具,这个伟大的发明载入了文明的史册。

正是这个发明,开创了中国陶瓷史。因为有了陶器的发明,才有了后面瓷器的发明。我们常说陶瓷,从科学意义上讲,是两种东西,一种是陶,一种是瓷。

陶器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随心所欲。我想捏个碗就捏个碗,我想捏个罐就捏个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陶器的缺点,第一就是它易碎,稍一不小心就打碎了。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水。古人在长时间摸索陶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改变它的吸水率,不能让它太吸水。比如,早期的黑陶,就采用打磨抛光的工艺,抛得很光。

烧陶的温度要有控制。历史上的烧陶,一般情况下都会低于1000℃,瓷器一般要烧到1200℃以上。所以说,一开始温度也限制了瓷器的产生。陶和瓷在科学上是两个概念。陶器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比我们更早的时候,西方已经有陶器出现了。可是,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

2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发明了陶器。最早发现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陶质区分,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从工艺上区分,有手制、模制、慢轮、快轮;从纹饰上区分,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附加堆纹、镂孔;从陶窑结构区分,有横穴窑与竖穴窑。

正是这些风格迥异,不同的类别,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陶器文化。

2.1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2000~9000年)发现的陶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工艺原始,器类简单,无刻意的装饰。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9000~7000年)陶器工艺有很大改进,普遍采用泥片贴塑法、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以红色、褐色陶为主,烧成温度提高,但器表存在色泽不一的现象,装饰普遍比较简单,在黄河流域彩陶开始萌芽。

2.2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距今7000~4500年)制陶技术快速发展,陶器颜色仍以红色为主,但色泽纯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灰陶比例逐渐增多,装饰手法多样,黄河流域彩陶流行。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距今4500~4000年)制陶技术突飞猛进,黑色、黑灰色磨光陶流行,风格素雅凝重,在黄河流域随着袋足炊器的普遍出现,范模制陶工艺发展很快。

2.3 秦汉陶器

秦代陶器的品种繁多,大多仿自铜器的造型。最惹人注目的是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奇观。

秦兵马俑的烧成,是陶瓷工艺史上的空前壮举,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而且为研究秦代烧陶技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秦始皇陵中的大量兵马俑是怎么来的?考古界至今也没有发现过烧兵马俑的古窑。我曾在西双版纳那里作过试验。兵马俑应该是这么烧出来的:那就是做好兵马俑陶型之后,就用木屑之类的东西把这个俑陶埋起来,再在之外用泥土封塑。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窑。封塑上挖几个孔,引燃其中的木屑之类的易燃物。开始是火烧也就是慢慢地烧的,烧到后来外面的封塑泥土相继剥落,火越烧越旺,温度也越来越高,兵马俑就是这样烧成的。根据我们的实验,烧成温度在800℃左右。

汉代是陶器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艺术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超过了以往。汉代开始了陶向瓷的过渡演变。

现在我们都讲的“秦砖汉瓦”。秦代的砖,现在长城还很牢固,汉代的瓦烧造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3陶与瓷的界限

(1)烧造原料不同。陶用易熔黏土或难熔黏土烧成,俗称陶土,黏土随处可取,往深一点儿的地方挖一挖,可能就有黏土,只要有黏度的土,都可以烧成陶器。瓷器不行,瓷器一定是用耐火粘土俗称瓷土烧成。

(2)烧结温度不同。一般陶器都是在1000℃以下,除了唐三彩,唐三彩在1100℃左右。瓷器要在1200℃以上。

(3)吸水率和透光率不同。我们都知道陶器吸水,瓷器几乎不吸水。瓷器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透光;陶器无论什么条件下,它都不会透过光线。

(4)瓷器表面必须有釉,这是科学的界限。

瓷器,瓷土是内因,温度是外因。有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用瓷土烧到一定温度就烧出了瓷器。

4 原始青瓷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含铁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由绿逐渐到黑;反之,含铁量减低,减得越干净,颜色就越白。

汉代以后,瓷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刚才说了,东汉就有真正意义的瓷器出现了。陶器的一部分历史舞台被瓷器取代,瓷器迅速崛起。

5 浙江是中国瓷器发源地

我国瓷器到底发明于何时?起源于何地?这是中外陶瓷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断定是起源于北方,有人则认为起源于南方,在南方起源地问题上又有两说:一说是江西景德镇,另一说是在绍兴或温州。悠悠历史,千古之谜。

1978年,我在参与编写《中国陶瓷史》时,决心要把这个学术问题搞个水落石出:再也不能为后人留下悬案。我根据多年来对我国历史名瓷研究的经验,先后考察了北京、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四川、广东、福建、江苏以及浙江省等博物馆的陶瓷实物,并且调查了各地一些典型的古窑址和窑型,收集了大量的古瓷残片,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陶瓷残片和实物的吸水率、机械强度、胎釉结合情况、烧成温度、釉面色泽等理化指标,进行测试和研究,但是仍然没有得出结论。

正在这时,上虞卫生陶瓷厂在建厂时发掘出两条6m长的商代龙窑,这一发现使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6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陶器的烧成温度约为600至1200℃,瓷器则在1250℃以上;

(2)陶器的吸水率为2%以上,而瓷器则在0.5%以下;

(3)陶器一般无釉,即使有釉也是釉面粗糙,而瓷器必须有釉且釉面分布均匀;

(4)陶器的胎与釉结合不牢固,而瓷器则不然。

我根据这些标准分析上虞卫生陶瓷厂地下发掘出的两条商代龙窑,认为这种龙窑长度只有6m,火焰不能很好停留,因此达不到形成瓷器所需要的1250℃以上的温度,这只是原始的龙窑。以后,考古工作者又在上虞帐子山发掘出两条东汉龙窑,长度在10m以上。我将这些古窑的瓷片进行化验,发现这些瓷片与从全国各地采集的古瓷片不同,其吸水率仅在0.5%以下。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还不能得出结论。接着,我在深山中继续进行“探宝”。在上虞市陆续发现汉代古窑址20多处,而且大多数出土的东汉瓷片釉表面玻化良好,釉和胎结合牢固,釉胎的中间层处有放射状和条束状晶体,釉面无裂纹,烧成温度均在1250℃以上,吸水率则0.5%以下。这些因素都是真正瓷器产生所具备的条件。此外,由于上虞所产瓷土多为原生高岭土或瓷石,这类矿物的含铁量较高,很适合用还原焰烧成。根据四大因素:原料、成形工艺、施釉技术、烧成工艺,我们以大量的事实、分析数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国的汉代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渡,真正的瓷器发源时间是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东汉;发源地是现在上虞市的小仙坛和帐子山一带。

三国两晋,浙江青瓷制瓷技术更趋成熟,金华、温州两地区相继出现窑场。逐步形成不同风格的越窑、婺州窑、瓯窑三大系统。在德清县和余杭县又出现独树一帜的同窑合烧青釉、黑釉瓷器的“德清窑”。

越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东汉到五代,越窑一直是我国的制瓷中心,在国内外影响是很大的。越窑到北宋开始衰退,由龙泉窑取而代之。

瓯窑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制瓷产地,也是“瓷”字的起源。晋人潘岳笙赋“倾缥瓷以酌(酃)”,即是用绿色的瓯窑的酒具饮用湖北名酒;晋人杜毓《荈赋》赋“器择陶练,出自东瓯”,明确指出瓷器产地在今日的温州地区,东瓯缥瓷也是名盛一时。

南京赵士冈出土的上刻“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铭文的青瓷虎子,江苏金坛县白塔公社出土的“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也”铭文的青瓷扁壶,是十分难得的具有当时制瓷名匠袁宜和范休可姓名的珍贵作品。

7瓷器的发展

7.1南青北白

中国瓷器分为两大系统:青瓷系和白瓷系。到了唐代,中国瓷器形成双峰对峙,这就是“南青北白”。青瓷以南方浙江为代表,白瓷以北方邢窑为代表。

白瓷“洁白光润、轻薄透明”,青瓷“晶莹润沏、如玉似冰”。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茶瓯》这么写: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唐代瓷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唐代经济高速发展,政府缺铜。经济一发展,金融首先就要跟上,货币就要跟上。中国的钱是计重制,按重量算,铜都要用来铸钱。从铸造“开元通宝”开始,政府多次下令禁铜,不允许用铜制造别的东西,国家要用铜做钱,使国家的经济能够高速运转。政府的禁铜令逼迫瓷器迅速发展,原来是用铜来做碗,不让用铜了,只好用瓷器,这样瓷器就发展起来了。

景德镇瓷器在发展中形成了青花、粉彩、薄胎、颜色釉等品种特色。清康熙时,青花一笔有七彩。乾隆时的釉上彩、釉下彩、珐琅彩都很精美。

唐代制瓷工艺也有重大改进,那就是采用了匣钵,把瓷放在匣钵内烧,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使瓷器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大大提高了质量,越窑青瓷的质量又一次飞跃,蜚声中外,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唐代的“茶圣”陆羽,他的《茶经》,开头一句“南方有嘉木”,“嘉木”指的就是茶树。陆羽对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有一个评判,“南青”就是越窑,“北白”就是邢窑,南越北邢嘛。他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认为由于这三条原因,邢窑都不如越窑。

7.2南青-越窑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瓷器就叫越窑。

唐人陆龟蒙有关于越窑的诗歌,他说:“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颜色的青翠漂亮。他的概括也很科学,因为秋天窑干、胚干、风干物燥,是制瓷的好时节。

最早期的越窑青瓷有点儿偏黄。因为原料中含钛。

唐代由于受工艺限制,壶嘴都特别短,所以叫“短流”。到了五代以后,壶嘴就加长了,叫“长流”。这条规律不可逾越。唐代一把长流的壶都没有,都是短流,因为受工艺限制,烧不成。我估计他们也试着烧过长流的壶,可能一经高温,那壶嘴就弯了,就变形下来了,所以唐壶都是短流的。“流”是什么呢?就是指瓷器中的壶嘴部分,专业术语叫“流”,流水嘛。

7.3法门寺秘色瓷

唐代晚期出现了一种瓷器,对中国瓷器影响非常大,叫秘色瓷。秘色,意为秘密之色,充满神秘感。实际上,秘色瓷算是越窑的改进版。今天很多商品都是一代代地改进,历史上的越窑也是这样不停地改进。我们讲过,最早的越窑颜色叫糖黄色,有点儿像红糖的黄色。黄色肯定不如绿色好看,于是它就向绿色慢慢过渡,要追求这个绿色。秘色瓷的颜色就非常青绿了。

目前为止,明确发现秘色瓷的就是陕西法门寺。法门寺的物品入库有单,上面写着“秘色瓷”多少件。因为有了法门寺这批东西的出土,才把我们传了一千多年的秘色瓷的谜底揭开。原来谁也不知道“秘色”到底是什么色,它是一个秘密的颜色,是一个你甭想看到的颜色。

法门寺在陕西扶风法门镇,系唐高祖李渊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宝,由七个函套装着,一个套一个,最里面的函装着舍利。因为法门寺的塔突然塌陷,国家在抢救性挖掘时,发现塔下有个地宫。这个地宫从埋好到发现,中间没有任何人骚扰过,埋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所有的物品都是当时埋下,文字写得清清楚楚,一共出土了2499件文物。其中,对中国陶瓷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明确了秘色瓷是什么样子。因为法门寺秘色瓷的出现,民间很多过去不能解释的事全都迎刃而解了。唐代的法门寺在做佛事的时候非常隆重,所有人都顶礼膜拜,皇上亲自主持仪式,所以法门寺里埋的一定都是最高等级的东西,比如大量的金银器。那么,秘色瓷一共埋进多少呢?14件。门口搁着1件八棱瓶,剩下13件都搁在一个大盒子里。地宫里的《衣物账》上注明:“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写得很清楚,每一件都对得上。

到了秘色瓷的时候,瓷器开始有了宫廷特征。后来说的“官窑”的概念是宋代形成的,宋代以前没有这个概念。惟独秘色瓷,开始有了官窑的雏形。比如唐代诗人徐夤,写过一首诗《贡余秘色茶盏》,“贡”是上贡,说明秘色瓷不是专门为皇帝烧的,但要为皇帝上贡,所以它带有官窑的一些特征,是官窑的一个前奏。

五代时期,吴越王国的钱氏政权也烧造了不少秘色瓷。当时吴越王国在杭州地区,正好是秘色瓷生产的区域,所以有大量秘色瓷。当时秘色瓷不停地上贡给北宋皇帝。

《宋史》中有记载:“(吴越王)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进……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五万事。”一次就进贡10万件秘色瓷器,有全素的,有镶着金边的,都记录在案,可见当时秘色瓷是非常重要的上贡物品。由于越窑的改进,秘色瓷的出现,导致后来宋代官窑制度的产生。

7.4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

宋瓷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官窑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宋代五大名窑;还有一个民窑系统,分为八大窑系。

宋代的五大名窑和民窑的八大系统,只有官窑和哥窑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窑口地址作为命名的依据。汝窑不用说了,就是宋代汝州所烧的窑;定窑,就是定州所烧的窑;还有北方的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龙泉窑,都是以地名命名,一直沿用至今。7.4.1哥窑、官窑

龙泉窑始于北宋,全盛于南宋。南宋偏安,龙泉成为全国最大制瓷中心,大窑一带,沿溪十里,就有瓷窑五十多座,直是“沿河十里、烟火相望”,盛极一时。此时,瓷器品种丰富,专以造型和釉色取胜;制瓷技术吸收各地所长,创制了白胎和黑胎厚釉青瓷,即世传所称“哥窑”、“弟窑”。“哥窑”紫口铁足,胎骨有灰、褐、黑色三种,以黑色“铁骨”居多,釉面布有纹片。“弟窑”釉面无纹片,胎骨为白色或石朱砂色,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佳。

“哥窑”、“弟窑”的共同特点,是釉层厚度比北宋青瓷增厚了一倍,釉层内分布均匀的气泡和石英微晶,适当的含铁量与恰到好处的还原气氛烧成。上品青瓷可说是色泽澄青、晶莹如玉、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公元1127~1279年,南宋建都杭州,先后在杭州的万松岭和乌龟山八卦田附近建造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修内司是宋皇朝隶属工部的专门负责内府建筑、修缮的机构)。集中了当时最好的工匠,烧制瓷器,供宫廷和显贵使用。官窑由于制作精良,它的产品以造型、釉色、纹片著称,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

7.4.1.1官窑产生的背景

诗人有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北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由于中央政权抑制武力的策略,慢慢形成了文官得宠的政治风气,宋代有很多大文人都是做官的,导致宋代文化高度发展。很多学者都对宋代的文化予以肯定,认为中国后一千年的文化都是宋代定的调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宋代在“以文治天下”的国策下,此后三百多年时间取得非常大的成绩。除了南北宋之分是一次大灾难以外,老百姓的整个生活还算稳定,而且长达三百多年。这种繁荣有很多证据存在,比如《清明上河图》。宋代的官窑制度,就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产生了。

7.4.1.2官窑的特征

(1)北宋和南宋的官窑都有紫口铁足的特征。所谓“紫口铁足”,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颜色。古人归纳为“紫口铁足”。这个特征南宋要比北宋明显,原因是到了南宋,釉就没有北宋那么厚了,釉一厚,特征就不明显了;

(2)北宋、南宋的官窑都有开片,规律不一,很难确定什么样是南宋的,什么样是北宋的;

(3)北宋的官窑厚重,南宋的官窑轻薄。这个特征跟南北地域的人的性格有关。北方人性格比较粗犷,南方人比较纤秀。北方人和南方人有时注重点不同。在瓷器烧造当中,一般来说北宋瓷器胎都厚重一些,南宋都轻薄一些。所以在分辨南、北宋瓷器时,有时仅凭胎体这一条,就可以准确地判断。

宋代的官窑,到了元代就戛然而止,一下停住了。因为它跟社会背景发生了冲突,元代人不欣赏这种青色的宋瓷。直到清代,皇宫才开始主动地去临摹。理解这样的社会背景,对瓷器鉴定会有好处。

7.4.1.3哥窑的特征

哥窑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也有开片。

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章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哥窑和龙泉窑都在今天的浙江龙泉县,南宋时有兄弟两个人,老大叫章生一,老二叫章生二,各主一窑烧造,哥哥烧的叫哥窑,弟弟烧的叫龙泉窑。这是嘉靖时期的一种说法。

哥窑也有紫口铁足。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曹昭是松江人,就是今天的上海市郊区。《格古要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关于古董的文献,在明初成书。

哥窑的典型特征是金丝铁线、银丝铁线。细碎的开片,呈黄色的称“金线”、银色的是出窑后的开片叫“银线”,大块的开片线呈黑色,称“铁线”,金丝铁线在古代还叫“文武片”,指的是开片的大小。

关于哥窑的开片,有很多传说。有一说是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造青瓷,各有成就。哥哥忠厚,瓷器卖得好,弟弟顿生妒意,就抓了一把黏土搁在釉缸里,这样开窑后就会使釉面开裂。本来开裂了是个缺陷,没想到被推到极高的地位,反而卖得更好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弟弟在开窑前往里泼水,使釉面炸裂。这些实际都是一些外行的说法。

“金丝铁线”实际上是陶瓷烧造中的一种缺陷美。在烧造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以后,釉就会开裂。哥窑刚一出窑,釉面炸裂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马未都说,一个瓷器能炸多长时间呢?能炸两年。说他买过一个新的哥窑瓶子搁在家里,夜深人静时,就能听见“嘣”一声,“嘣”一声,一直要持续一两年的时间,这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

7.4.1.4“雪拉同”的故事

1958年,我24岁,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一毕业,就分配到浙江省轻工业厅工作,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周恩来总理布置下来的--让国宝名瓷复活。

那是1957年底,一位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回国前想要一件仰慕已久的“雪拉同”作纪念。“雪拉同”是外国人对中国青瓷的一种称呼。传说,16世纪晚期,中国龙泉青瓷初次出口到巴黎时,法国作家杜尔夫的名作《牧羊女亚司泰来》正在上演,剧中男主角雪拉同特别受人喜爱,他演出时的服装正好也是青色,和龙泉青瓷的颜色相近,人们认为只有雪拉同这件衣服的颜色才能与龙泉青瓷的釉色比美。从此“雪拉同”成了龙泉青瓷的代名词。于是,工作人员便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为这位苏联专家查找“雪拉同”,遍查不遇,后来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看到一件,故宫藏品价值连城,谁敢动!这位苏联专家只好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中国。

这时工作人员才知道龙泉青瓷原来是中国的国宝。龙泉青瓷又以哥窑和弟窑最为著名。可惜的是哥窑早在1279年南宋王朝覆亡时就随之失传了。弟窑在元明两代仍继续生产,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也每况愈下,最后也是窑废烟灭,中断生产。

7.4.1.5弟窑、哥窑的恢复

苏联专家索瓷一事很快传到了周总理那里,总理立即指示:一定要恢复龙泉青瓷,让国宝复活。为了落实周总理的指示,老厅长翟翕武带上我一头钻进了浙江南部与福建毗邻的龙泉市的崇山峻岭之中。为了查找龙泉窑的配方,我们翻越了一座座山岭,寻访了一个个山村,挖掘故窑址,遍访老窑人。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我们终于在那些废窑址上找到了古瓷碎片。我们把这些古瓷片拿到北京、上海测试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之后,又研究出多种配方。接着又回到龙泉试烧。烧一窑大件的需要48个小时,为了防止火候偏差影响质量,我们就轮流守候在窑旁,一守就是十几个小时,可是烧了一窑又一窑,只只产品不合格,我就是不死心,仍然坚持继续试烧。中国科学院的周仁、轻工业部的李国桢和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的邓白等也都热情参与指导,就这样慢慢烧出了规律,调准了配方。

1959年国庆前夕,在翟翕武厅长的组织和领导下,在龙泉市委市府和龙泉瓷厂广大职工的支持下,终于烧成了接近古瓷水平的龙泉弟窑粉青、梅子青的青瓷成品。接着又将成功烧制出的100多套龙泉青瓷茶具、200件青瓷花瓶全部送到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在国庆招待会上周总理就是用这些龙泉瓷茶具招待外宾。失传300年的弟窑又复活了。我们认真对弟窑的配方、烧制工艺又进一步地研究、总结、完善,1960年又研制成功青瓷开光和1.5米大花瓶。

弟窑试制成功,对我鼓舞极大。接着又着手恢复哥窑。哥窑黑胎厚釉,釉面有纹片,质地比弟窑更加讲究,烧制难度也更大。当时,我们没有任何关于哥窑制作和原料配方的文字资料,只好从古瓷片入手,通过化验揣摩配方进行试烧。故宫陶瓷专家陈万里忍痛割爱,将自己收藏的一件宋瓷贡献出来,让我们将其表面的青釉刮下来,进行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析胎釉内部结构,测定胎的烧成温度等,试验出哥窑釉的大致配方,然后用这个配方点火试烧。上千次试烧,上千次失败,1963年4月,“哥窑”--这个失传700多年的国宝又被我们复活了。重新烧制成功的哥窑青瓷古朴典雅,晶莹滋润,釉色、纹片、造形与故宫藏品完全相同。

根据对龙泉青瓷的研究成果,整理出“龙泉青瓷研究”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对龙泉青瓷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书。

7.4.1.6官窑的复活

弟窑、哥窑相继成功恢复后,我又把眼光瞄向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官窑。

官窑的烧制技术和龙泉窑一样也早在700多年前随着南宋的灭亡而失传。官窑产品只供皇宫显贵,烧制数量严格控制,如今世上最多存有100件上下,价值连城。一个官窑古瓷往往拍卖价都要达到数千万。去年6月,我烧制的一件官窑大盘在深圳市拍卖行有限公司组织的“2010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就拍出了112万的价格。

为了恢复官窑,我研究了大量的古瓷典籍,一次又一次地对古瓷片进行化学、光谱、电子等一系列理化分析,并根据掌握的胎釉成分、显微结构、烧成温度等技术参数进行试烧。结果一次次试烧都失败了。经过反复对照研究发现,官窑所用原料土十分考究,不同产地的土,其物理化学性能也不同,反应结果也不一样。于是找来各种瓷土进行试验,有绍兴花街瓷石、湖南平江长石、广东高州长石、安徽祁门瓷土、湖南桃花泥等50多种,试验结果统统失败。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时我从一部旧瓷书中发现这样一句话:官窑“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原来烧制官窑瓷器关键就是靠的“紫金土”啊!这土在哪里呢?一次我突然想到了位于杭州南部的万松岭和乌龟山,当年南宋皇帝就是在这里建造了两座官窑,并集中全国最好的工匠,在这里烧制瓷器。那时交通不发达,烧瓷只能就近取土,不可能到外地取,这万松岭、乌龟山一带很可能就是紫金土的产地。于是我成天带着铁锹、锄头在杭州城南满山跑着寻找紫金土。

也许是为我的诚心所感。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在山上突逢暴雨。就躲在一块大石头边。暴雨初歇,我看到一股赤色水流从身边的水沟流过。我脑中灵光一闪,顺着水流往山上找,终于找到了紫金土。

接下来我和叶国珍等专家又经过70多道工序的烧制,几千个数据的筛选,1978年春天,完全保持了南宋官窑釉如美玉、色似碧波的官窑仿制品灰青釉和月白釉瓷器终于问世了。此后五年,我们又把配方修改了100多次,还烧出了粉青釉、莹青金丝纹片釉等官窑中的上乘珍品。经故宫博物院鉴定,我们新烧制的官窑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是真正的国宝。

后来,我们还发明了变色釉瓷。

8建议在杭州建立国际瓷文化交流中心

为什么把瓷文化交流中心设在杭州?因为“距今7000年前余姚河姆渡一带制造的刻纹陶与彩陶,是长江流域古文化的代表;距今4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战国时期绍兴富盛区和萧山进化区的釉陶,是长江流域古文化的继承;东汉时期,上虞有了早期青瓷;三国两晋时期形成了越窑、婺州窑、瓯窑三大浙江窑系;唐、宋时期形成了代表青瓷文化的龙泉哥、弟窑和杭州南宋官窑……可以说,一部以浙江青瓷为代表的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

在长达1000多年的陶瓷文化交流中,浙江共向日本、泰国、印度、伊朗、法国、英国、荷兰、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授了瓷器烧制工艺和技术,对促进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的青瓷多次被国家选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德国、日本等外国首脑,获得高度赞誉。如今,浙江陶瓷生产人员达2.5万名,品种由过去的100多种扩大到3000多种,瓷文化正在被继承光大。

杭州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城市建设、城市氛围与瓷文化非常相称,是建立交流中心的最佳地点。在我们的设想中,瓷文化交流中心应该充分体现陶瓷文化、陶瓷科学、陶瓷艺术、陶瓷工艺、国际陶瓷流派、纳米陶瓷与生活等等。“如果交流中心建成,瓷文化必将为杭州增添新的光彩!”

编后语 本文作者叶宏明教授是新中国首届硅酸盐本科毕业生,1958年一跨出天津大学校门,就参与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一定要恢复龙泉青瓷,让国宝复活”这一特殊使命,进行龙泉青瓷釉的研究和生产工艺探索及新产品的研究与试制工作。在龙泉山区六年,他分别与老一辈陶瓷科技工作者李国祯、劳法盛、查永庆、赖自强等合作发表了《龙泉青瓷釉的研究》、(龙泉青瓷生产工艺总结)、《龙泉青瓷新产品试制报告》等论文。他的龙泉青瓷研究,获得1979年浙江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和199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2001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获;五十多年来他对龙泉青瓷的研究先后共获省级以上九个科技奖项;,2002年,中组部、国家人事部授给叶宏明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此后,他的南宋官窑恢复研究又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获。叶宏明教授已近八十高龄,依然奋斗在陶瓷科学与教学第一线,本刊在此发表叶宏明教授在浙江人大会堂的演讲稿,以此表达对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敬意。

猜你喜欢

秘色哥窑越窑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越窑青釉直颈瓶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清单
“揭秘”秘色瓷 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说起
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
青瓷出越窑
新时代背景下秘色瓷文化品牌打造对策研究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哥窑瓷器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