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的鼻饲饮食护理疗效分析

2011-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胃管神经内科胃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02)

吞咽障碍是神经内科常见症状之一,与此同时,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不能正常饮食并配合治疗。鼻饲是治疗神经内科吞咽障碍的常用手段,也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途径。鼻饲法是指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对患者给予流食和药物的方法。通过鼻饲,给患者提供生命所需的营养、水和药物,能够为机体提供能量,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电解质平衡和负氮平衡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取的吞咽患者共有82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9~86岁,平均67岁。经临床诊断,本组患者中患脑出血者29例,脑卒中21例,多发性腔梗12例,大面积脑梗死12例,脑干梗死8例。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用一次性硅胶胃管进行插管,主要采用的鼻饲方法为分次灌注法和连续经泵滴注法。分次灌注法是用注射器将准备用于鼻饲的食物经胃管缓慢注入,一般每天4~6次,每次200mL。连续经泵滴注法是通过输液泵将肠内营养混悬液以一定的速度注入患者胃内,一般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40滴。

2 治疗过程与护理体会

2.1 插管方法和注意事项

现在临床常用的是一次性硅胶胃管,这种胃管对病人的刺激较温和,且相对经济。插管前应先对患者鼻腔进行清理,患者取半卧位,然后将硅胶胃管前端润滑,经一侧鼻腔置入。进入约15cm时胃管到达会厌部,此时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辅助插管。若患者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医务人员插管时,应先将患者头部后仰,插入15cm时将头部托起,是下颌尽量贴近胸骨,然后将胃管插入。插管过程要谨慎小心,动作须轻柔,注意食管狭窄处的操作,以免伤害到食管粘膜。插管时注意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基本生命指征,如有异常,停止插管,待病情稳定后继续。

2.2 鼻饲饮食控制

鼻饲饮食采用流质灌注。常用的鼻饲饮食配置有:普通食物(如牛奶、蛋白粉、粥)加温开水;复方营养混悬剂稀释液;瓶装肠内营养混悬液(如瑞素,能全力等)[1]。开始鼻饲时,给量不宜过大,应以200mL为基础,根据病人的适应情况适当增加鼻饲量,且早晚鼻饲量尽量不要太大。鼻饲之前最好先给予温开水,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时,给予流质鼻饲饮食。注意控制流质的温度和速度,鼻饲饮食温度应和患者体温相一致,一般保持在38~40℃为宜,速度应从每小时15mL左右逐渐增加。营养液的浓度起初不宜过高,以免渗透压过高使病人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3 鼻饲留管的护理

鼻饲时患者应取半卧位,将上体抬高,避免在鼻饲过程中发生返流和误吸。脑卒中患者可使身体偏向健侧,这样可明显降低返流和误吸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大便情况,通过排泄物的性质判断鼻饲营养素成分是否符合患者需要,从而调整饮食结构。还需密切注意患者面色、呼吸、有无胀气或呕吐等症状,一经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鼻饲结束后,应嘱咐患者不要立刻躺下,也不要随意翻身或敲背,以免发生食物返流,造成误吸。每次鼻饲后应用温开水清洗鼻饲管,保持其相对清洁,同时注意避免灌注器具污染。长期鼻饲的病人,每天晚上拔出胃管后,第2天可经另侧鼻腔插入胃管,以免一侧粘膜损伤。患者因长期不能用口进食,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细菌容易滋生,所以医务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口腔卫生,每天进行2~3次口腔清洁。如果病人有躁动,应予以抚慰,必要时约束其行动,以免胃管被拔出引发误吸和肺部感染。

2.4 并发症的护理

吞咽障碍鼻饲饮食患者常并发腹泻,原因是对鼻饲食物消化不良以及鼻饲用具的污染。在鼻饲过程中,应注意少食多餐,并严格控制食物、鼻饲管和鼻饲用具的清洁和消毒[2]。由于鼻饲饮食护理的患者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加上鼻饲饮食中纤维素含量较少,不利于消化道蠕动,造成胃肠排空困难,从而引发便秘等症状。此时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也可给予适量的缓泻剂防止粪便干结。脑卒中患者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使得迷走神经不能发挥正常的胃肠运动调节功能,而鼻饲增加胃内容物也可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因此,对于脑卒中病人尤其要注意少食多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考虑给予胃黏膜保护药或胃动力药。

误吸是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这大大增加了误吸发生的可能[3]。鼻饲本身是可以减少误吸的发病几率的,但是如果鼻饲速度,温度和量掌握不好或者操作不当,则很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胃潴留等症状。误吸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研究表明,较分次灌注法来讲,采用连续经泵滴注法会减轻病人鼻饲过程中的不适,从而所引起的误吸病例较少,可能是因为连续滴注对胃肠刺激较小,消化系统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鼻饲是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且效果显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细节,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刘洋,马英梅,马艳华.神经内科吞咽障碍患者鼻饲饮食护理[J].护理研究,2010,17(24):117~118.

[2]赵志敏.神经内科92例鼻饲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5(28):132~134.

[3]顾巧华,方芸.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不同鼻饲模式运用的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6):38~39.

猜你喜欢

胃管神经内科胃肠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