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记忆法在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雷田蒙艳斌
雷田 蒙艳斌
(湘南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湖南郴州 423000)
几种记忆法在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雷田 蒙艳斌
(湘南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湖南郴州 423000)
神经系统是系统解剖学九大系统中最复杂难学的系统,多年来一直没有好的方法来学习。本文作者总结了九种记忆法,它们是:(1)理解记忆法。(2)顾名思义记忆法。(3)举一反三记忆法。(4)联想记忆法。(5)归纳记忆法。(6)有意记忆法。(7)趣味记忆法。(8)比较记忆法。(9)口诀记忆法。以飨同道。
记忆法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名词结构较多,难记忆。有人作过统计,发现医学中有一半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而解剖学学习中须记忆的内容占了几乎90%以上,且大部分记忆内容都是繁冗杂乱、枯燥无味的。因此,如何提高记忆力成了学习解剖学的最重要环节。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将各种记忆法运用于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九大系统当中最复杂最难学的系统-神经系统,却一直没有好的记忆法来学习,使神经系统仍然是系统解剖学习中最头疼的。本人作者据多年的教学积累和学生提问相结合,总结了几种记忆法在神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以飨同道。
1 理解记忆法
神经系统难记的首要原因,就是这个系统难学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学习神经系统时,自己一定要精通神经系统的教学内容,预备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尽量能够把抽象的内容讲解得直观些,把繁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扼要些,顺便还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节,这样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要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且也容易得多。比如在学习传导通路时,许多同学对由几级神经元组成中的“级”不懂,这时,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传导通路就好比几个人共同进行的接力比赛,每级都相当于1个人,当第1个人跑完了自己的路程后,将接力棒传给第2个人,第2个人相当于第二级神经元,跑完后传给第3个人……如此,如果该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则可比喻成3个人的接力赛,而传导通路如果由四级神经元组成,则可比喻成4个人的接力赛……这样讲解,就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了,学生也便于理解记忆。
2 顾名思义记忆法
即由名称就可以推断出意思的方法,此方法简单而有效,如脊髓的白质是许多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而这些纤维束绝大多数都是据其的起点和位置来命名的,包括脊髓小脑前束:起于脊髓止于小脑,位置在外侧索的前方;脊髓小脑丘束:起于脊髓止于小脑,位置在外侧索的后方;脊髓后脑束:起于脊髓止于背侧丘脑;皮质脊髓束:起于大脑皮质止于脊髓……等等。因此,我们单从名称就能知道该纤维束的起止和位置,反过来,如果要记住该纤维束,也可以依据此规律来记忆。
3 举一反三记忆法
即学会了一种名词结构,就能将其运用其它名词结构的记忆方法。如学习脊神经的分支时,体内大多数脊神经的分支都有动脉、静脉伴行,且它们的名称,走行甚至分布均相同,比如有股动脉、股静脉就有股神经;有闭孔动脉、闭孔静脉就有闭孔神经……等等。所以,鉴于这一点,我们记忆时,仅需回忆起动脉就可以将伴行神经的名称、走行和分布都同时记住。
4 联想记忆法
即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事物联系彼事物形成一定规律的记忆法。如:问脑的五个部分,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初看这五部分似乎觉得其没有内在联系,但当我们学了第三脑室后会发现,它们都在第三脑室的周围:背侧丘脑正好大部分在第三脑室背侧,上丘脑主要在第三脑室最上方,下丘脑主要在第三脑室最下方,后丘脑则位于第三脑室最后方,剩下一个底丘脑。如此,我们只要掌握了第三脑室,再联想到它的上、下、后和背侧几个方位,就可以记住5个丘脑中的4个,至于底丘脑,因为运用较少,可不要求学生掌握。再如,我们在记忆端脑的5个叶时,也可以发现这5个叶的规律:额叶与额骨相邻,颞叶与颞骨相邻,顶叶与顶骨相邻,枕叶与枕骨相邻,即前四叶正好与颅底从前到后的四块颅最相邻。如此,我们只要掌握了颅底内面有哪些颅首,就可以记住端脑的4个叶,而岛叶,我们可以想象它好象一个单独的岛屿一样,单成一叶。
5 归纳记忆法
指将所记忆的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的方法。如:在学习12对脑神经时,如果我们按顺序从Ⅰ至Ⅻ一个个来讲解,学生肯定会变得繁冗,从而非常难以记忆,但我们如果将其分为三类来讲解,先讲感觉性脑神经,即Ⅰ、Ⅱ、Ⅷ对,再讲解运动性脑神经即Ⅲ、Ⅳ、Ⅵ、Ⅺ、Ⅻ对,最后再讲混合性脑神经,即Ⅴ、Ⅶ、Ⅸ、Ⅹ对。这样,感觉脑神经都是传入纤维,运动脑神经都是传出纤维,而混合脑神经即有传入纤维又有传出纤维,学生在脑中就会有清晰的思路,记忆起来也方便快捷得多。
6 有意记忆法
指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应该掌握并记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大脑皮质能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的记忆方法。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内容多而复杂,如果上课只照本宣科,而不提出重点、难点,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所记无几,但如果对学生提出要掌握的内容,结果就不同了。如学习脑神经的走行时,重点要学生记住12对脑神经进(出)脑部位和进(出)颅部位,学生上课有任务要求,所学内容就容易记住。
7 趣味记忆法
指有意激发自己对记忆材料的兴趣以增进记忆效果的方法。我们知道,神经系统的内容枯燥乏味,如果能够添进一些有趣的相关知识,学生可能会更加愿意学习它。如:学习周围神经系统时,不单单学习各个神经的走行及管理部分,还多多讲些该神经损伤产生的症状,像面瘫、舌下神经损伤、翼状肩、钩型足等等。这些常见的疾病更接近于平时生活,故便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8 比较记忆法
即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将两种事物或多事物进行相比,找出异同的记忆法,如在学习小脑和端脑的内容结构时,它们的共性都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且髓质内都有核团,个性是小脑内部的核团是齿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顶核,而端脑内部的核团总称为基底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且端脑内还有侧脑室,这样对比起来,就使我们学习小脑和端脑的内容结构时更简单更有规律了。再如,在学习脑干的内容结构时,我们也可以将它与脊髓的内部结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因为脊髓的内部结构相对要简单得多,而脑干是脊髓向上的延续,它的内部结构虽然复杂,但也是脊髓逐渐进化而来的,如果我们讲解脑干内部结构时,联系脊髓内部结构进行对比,也会发现其二者有某些规律,从而便于记忆。
9 口决记忆法
即对于一些复杂的内容,将其编个顺口溜来记忆的方法。如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的功能分别与视觉和听觉有关,我们可以记成内听外视。又如脑干内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我们可以概括成四大丘系,即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和脊髓丘系。再如,12对脑神经的功能,我们可以编成:一嗅二视八管听,三四六对转眼晴。面部感觉三叉管,表情运动面神经。吞咽运动九舌咽,发音全靠返神经。腮腺分必舌咽管,泪和舌下面神经。舌内外肌舌下管,胸锁斜方副神经。迷走神经行程长,总管颈胸和腹腔。
当然,神经系统的学习是复杂的,单靠上述几种记忆法不能保证学生就能学好神经系统,但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运用记忆法来讲授,一定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某些内容,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322
A
1672-5654(2011)02(b)-0122-02
20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