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45例中药治疗临床体会
2011-08-15郭智慧
郭智慧
吉林省通榆县中医院儿科,吉林 通榆 137200
贫血是近年来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贫者亏虚,所以,贫血多亏而虚。婴幼儿营养失调,患本病者日渐增多。我科近几年来通过临床观察,随机辩证治疗45例贫血患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5例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在出生后6个月-11岁之间,6个月-3岁发病率较高,占7岁前儿童的30%以上。
1.2 诊断标准
①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80μm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29pg(29μμg),MCHC<0.03(30%)。
②血清铁 <8.95μmol/L(50μg/dl)。
③总铁结合力>62.65μmol/L(350μg/dl)。
④运铁蛋白饱和度<15%。
⑤骨髓铁粒幼细胞<15%,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
⑥血清铁蛋白<16μg/L。
⑦有明显缺铁病因与表现。
符合以上①和第②——⑦条中两条以上者即可确诊。[1]
2 治疗方法
2.1 原则 健脾、益气、养血、柔肝、益肾。
2.2 主方 党参、茯苓、白术、山药、黄芪、当归、赤石脂、黄精、生阿胶、山楂、内金、麦芽、大枣。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断
(1)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血红蛋白检验正常。
(2)显效:症状减轻70%,血红蛋白明显增高。
(3)进步:症状减轻30%,血红蛋白略增。
4 典型病例
4.1 张某:女孩,13个月,生后牛乳喂养,7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伴有佝偻病,平素易感。此次因厌食神乏,无力,夜间不安,多汗等症,加重近1月而来诊。经查:面色苍黄无华,唇色淡白,形体瘦小,大便不整,小便清,舌淡苔少。检验:红细胞3.7×1012/L,血红蛋白80g/L。临床诊断为贫血,治以生血益气为主,方药:当归7.5g、党参7.5g,鸡血藤3.5g,黄芪3.5g,地骨皮7.5g,黄精7.5g,太子参7.5g,白术7.5g,大枣6枚,水煎两次,混合药汁约100毫升,分3~4次口服。服药1个月,病情好转,食增神爽,查红细胞增加4.2×1012/L,血红蛋白为105g/L,前方减太子参、地骨皮加山楂7.5g,麦芽7.5g,又服1个月后,患儿状态如常,红细胞达4.5×1012L,血红蛋白为125g/L,临床获愈。
4.2 项某:男孩,5岁,于诊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食少,经常偏食,易疲倦,睡眠不安,而来我院求诊,查患儿面色苍白,肌瘦神疲,唇淡,指甲苍白,肌肤松软,毛发枯槁,舌苔腻,脉细而滑,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腹微膨,验红细胞2.6×1012/L,血红蛋白70g/L。诊断:贫血 (脾胃虚弱型)治以益胃健脾生血为主;方药:山楂15g,麦芽10g,内金5g,当归10g,黄精10g,党参10g,黄芪5g,大枣10枚,阿胶5g,首乌10g,鸡血藤5g,上药水煎3次,去渣,浓缩至200ml,加入蜂蜜调匀,口服3次,每次20ml。以后,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饮食正常,精神活泼,红细胞增至4.8×1012/L,血红蛋白130g/L给予营养食疗以巩固疗效。
5 体会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而不是一个具体疾病。主要原因是小儿脏脏娇嫩,气血未充,喂养不当。营养失调,而致食积证,厌食症,偏食等。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造成气血亏损,临床上出现贫血的症状。“贫血者血亏,亏者皆虚”贫血本属“血虚”范畴,根本在肾,并涉及心肝两脏。《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能视,足受血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因此,小儿气血充盈,则筋骨壮实,神清色泽,毛发黑亮,智慧活泼,声音宏亮。气血虚弱,则体质虚弱;神呆色晦,毛发枯黄,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由此可见血为婴幼儿成长时期的重要物质,但血的生成有赖脾、胃、肠功能的正常才能完成。正如《灵枢·决气篇》云: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根据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的关系,治疗小儿贫血,应以健脾胃,补气血,为根本大法。
由于长期食少,偏食,乳食不足,营养失调,以致气血亏损。血虚气亦虚,血充气亦充,所以,气血并治,疗效非凡。方中当归乃血中气药;党参是气中血药,因此,当归、党参为主药,功兼气血。鸡血藤、赤石脂对贫血之作用,在于其含有铁的成份,故此治疗气血同时,贫血之铁质不足亦有所补充。[2]山楂消食积,补脾胃;麦芽开胃;内金消水谷;黄精补肾阴;黄芪升阳补脾健胃,有强心之功;大枣滋补益气,强壮机体。阿胶滋阴养血,且有加速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生长作用。[3]诸药相伍,共奏益胃健脾养血柔肝,益肾之效。
除药物治疗外,同时还可采用食疗方法。因为中医所用的许多具有补益之功效的药物,本身就是食物,即所谓的“药食同源”,收效更佳。
[1]《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儿科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十章 336.
[2]王烈《婴童病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62—163.
[3]现代临床中药学董昆山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3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