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推广生猪人工授精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及效果调查
2011-08-15王旭平张菊芳
朱 启,王旭平,张菊芳
(嘉兴市秀洲区农经局,浙江嘉兴314001)
2007年,国家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对采用人工授精的母猪进行补贴。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猪人工授精推广网络,多年来各地对猪人工授精推广网络的建设、运行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嘉兴市秀洲区由新塍镇八字种畜场牵头、部分配种场(户)加盟,成立秀洲区八字种畜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人工授精推广网络创新建设中十分成功的合作化运行模式。
种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建设、运行,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不仅整合了种猪、配种人员等资源,提升了服务水平及人工授精覆盖率,而且合作社和社员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队伍更加稳定,保障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
1 组建合作社,探索创新生猪人工授精推广模式
嘉兴市秀州区推广猪人工授精时间较早,20世纪80年代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建设时将推广猪人工授精作为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了一批生猪人工授精点。2007年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后,对原人工授精点,按项目要求进行了重新认定,但因规模小、数量多,不同程度影响了项目实施效果。为有效提升项目绩效,2010年,秀州区选择母猪饲养量较大的新塍镇组织人工授精站点建立种畜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生猪人工授精网络建设合作化方式的探索。
嘉兴市新塍镇是秀洲区生猪主产镇,常年存栏母猪近万头,年生猪饲养量在30万头左右,占全区生猪饲养总量的53%左右。2009年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前,新塍镇有配种站(点)17处,规模较小,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公猪使用不合理,种猪质量参差不齐。每个人工授精点饲养种公猪2~5头,每个品种均不超过2头,经常出现公猪使用频率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次性受精成功率低,导致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较低,不少站点还采用本交方式。同时,由于配种站点小,经营者考虑成本不愿意购买良种猪,种猪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供精站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场地非常有限,设备落后且数量少,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人工授精站要求;同时,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不熟悉精液检查设备与输精器械使用,部分设施利用率较低,甚至出现废弃现象。
三是业内秩序混乱。生猪人工授精行业起点较低,只要饲养公猪且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就可成为该行业的成员。因此,人员素质不高,再加上区域内数量较多,经常出现为了争夺客户恶性压价,相互指责,精液质量和群众利益无法保证,收费不合理、服务不规范等现象。
2010年,秀洲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局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经过多次调研,并从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出发,完善人工授精服务网络,帮助新塍镇筹建了八字种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由八字种畜场牵头,配种场(户)自愿加盟入股,于2010年10月成立。合作社现有成员12名,其中管理人员2名,技术人员10名,并按最高股份不超过20%进行集资,筹集资金50万元。通过一年的资源整合,现饲养不同品种的良种公猪35头,设施设备得到了更新,合作社运作良好,对提高生猪品质和配种效果已显现了良好作用。
2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
人工授精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在规范制度建设,整合种质资源,设施设备改造,提升人员素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提高了服务能力。
2.1 建立运行机制,规范合作社运行 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按专业合作社的规章制度,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每月召开一次社员大会。内部统分结合,职责明确,各司其职,聘请了兼职会计和出纳人员。制订实行了“合作社服务制度规定”、“人工授精配种收费标准”等规定。社
员每月上报人工授精明细记录表,并与农户签订母猪人工授精财政补贴资金申请表,建立台账核查制度。募集股金主要用于维持合作社的日常运转,社员生产经营及服务所需资金。业务范围上,为了消除社员入社顾虑,原则上不改变社员原配种区域,确保社员业务量不减少。在分配上,社员每天按20元/头领取月基本工资,年底按经营状况,将盈利的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存入公共帐户用于扩大再生产;50%作为风险基金,用于支付亏损社员的股金利息;其余40%按社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业务量返现分配。
2.2 整合种质资源,确保种公猪质量 据调查,合作社成立前,全镇有饲养种公猪站(点)7家,饲养不同品种的种公猪68头。合作社建立后,按种猪来源、体型外貌、后代表现、年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劣汰,保留优良个体,淘汰老、弱、劣等不符合要求的种公猪共49头,符合要求的19头种公猪折价由合作社回购,在设施设备较好的八字种畜场饲养,同时合作社按当地生猪杂交模式,从杭州某种猪试验场引进良种公猪8头,以提高种公猪质量,确保杂交改良效果。同时,为确保精液供给需求,将种公猪分为2处集中饲养,以避免突发意外事件后精液的有效供应。
2.3 增加设施投入,提高装备水平 合作社建立以来,积极筹措资金,按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除秀州区畜牧兽医局支持9万元外,合作社自筹资金30万元,用于改建采精室、精液稀释室、消毒池、公猪活动场地、粪污处理设施、进场道路等,购置冷风机5台、假母猪台2台、双目显微镜1台、水浴锅1台、磁力搅拌器1台、双蒸馏水设备1套、干燥箱1台、恒温冰箱1台等仪器设备,以确保向外供应精液的质量。
2.4 强化管理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为提升合作社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制定“种公猪饲养管理规程”、“人工采精技术要点”、“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落实专人负责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精液采集与检验,以确保每批精液的质量标准。除必要分工外,合作社实行八个统一:统一引种、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供精、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服务承诺、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财务结算。通过制度建设,大大提升了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为避免精液浪费与不足,实施预定预约制度,合作社成员按需求量,通过电话上报精液需求计划,猪人工授精站根据用量确定当天采精量,合理利用种公猪群,争取当天采集的精液当天内用完。
2.5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针对社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服务水平提升的实际,合作社加强了技能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配种员进行培训或现场指导,社员之间每月交流一次人工授精推广中的情况,改进人工授精的操作方法与服务方式,提高了人工授精人员开展业务的能力。
3 运行效果明显,实现了合作社的良性发展
秀洲区新塍镇八字种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原来配种户吸收为合作社社员,通过统一培训上岗,建立人工授精网络,对促进当地生猪品质改良已经显示了积极作用。
一是提高了良种普及率。据调查,2010年全镇实施人工授精的母猪18258头次,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生猪人工授精覆盖率从成立前的85%,提高到95%,良种应用使养殖户收益增加350万元。淘汰劣质公猪,提高良种公猪利用率,一年可节约饲养费用21万元。
二是提高了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通过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和合理使用种公猪等有效措施,保障精液质量,提高一次性受胎率。据统计,人工授精母猪4316头,受胎率由以前的84.6%提高到 92.4%,平均产仔数由 10.43头提高到11.65头,群众反响良好。
三是提高了社员服务质量和收入。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统一饲养种公猪,社员不再承担养殖风险,可以安心开展服务,其收入来源主要靠质量服务及配种量,使社员的服务意识及质量明显提高。原来自己饲养种公猪开展配种,每人每年收入约3.2万元,加入合作社统一服务后,按开展配种工作量和分红,每人每年收入约4.5万元。社员收入的稳定与提高,避免人工授精业务上恶性竞争,使合作社步入了良性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