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常见皮肤疾病的诊治

2011-08-15张雅为朱江巍

中国工作犬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疥癣患部病犬

张雅为 朱江巍

犬常见皮肤疾病的诊治

张雅为 朱江巍

犬皮肤疾病在兽医临床工作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渗出、水泡、脓疱、糜烂、痂皮、鳞屑、脱毛和出现皱褶等皮肤损伤性变化,同时伴有热、痛、痒等症状。本病可由寄生虫叮咬或侵袭,真菌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对皮肤的刺激和损害,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新陈代谢紊乱及致敏因素引起体内的变态反应等引起。

一、症状及病理变化

犬皮肤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可经过以下过程。

(一)急性期:病初由于患部充血,在无色素皮肤上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红斑,并因轻微肿胀形成丘疹、指压退色。当丘疹的炎性渗出物增多时,皮肤角质层分离,在表皮下层形成含有透明浆液的水泡。当水泡有化脓菌感染时变成小脓疱。小脓疱或小水泡破溃后露出红色糜烂面,附有浆液性或脓性渗出物时创面湿润,当渗出物凝固干燥后可形成黄色或褐色的痂皮。痂皮脱落可见新生上皮角化或脱落,皮肤表面成鳞屑状。

急性期病灶多为局限性的,可发生在犬的任何部位。有时病犬因剧痒而抓咬或在物体上摩擦患部,致使病灶扩大、症状恶化,严重者甚至咬断尾巴或肌肉。

(二)慢性期:多数是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演变而成或因重复刺激和反复发作所致,亦可伴随于某些内科病。其表现为被毛粗乱逆立、折断脱落,皮肤肥厚有皱褶、大量脱屑,有的病例则表现为皮肤表面呈颗粒状。这类皮肤病往往难以治愈,严重的病犬逐渐消瘦、恶病质,甚至引起死亡。

二、诊断

引起犬皮肤疾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症状又易相互混淆,因此本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而正确的诊断对犬皮肤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一)寄生虫叮咬或寄生所致皮肤疾病的诊断,本病是因蚊、蝇、蜱、虱、跳蚤等体外寄生虫的叮咬或蚧螨寄生于皮肤引发的炎症。因体外寄生虫叮咬所致的病例,经过对犬皮毛、体表的仔细检查和对犬所处环境的了解可作出初步诊断。而对蚧螨的寄生则须经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其方法是:用消毒过的钝手术刀在病变皮肤和健康皮肤交界处稍偏病变的一侧刮取病料(刮到见血),将刮取的病料置于试管中,加10% KOH溶液,浸泡过夜使皮屑溶解、自然沉淀或离心后弃上清液,吸取沉渣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有龟形,黄白色或灰白色,背部隆起腹部扁平,大小为0.2mm~0.5mm,体前端有一圆形咀嚼式口器,腹面有4对短粗的足,雄性第1、2、4对足,雌性第1、2对足末端有带柄的吸盘,柄长不分节,吸盘成喇叭形的成虫或其幼虫和虫卵即可诊断为阳性。

(二)真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又叫真菌癣,是由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感染皮肤及毛囊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真菌性皮肤病,夏秋季节易发此病。特别是规模饲养场,卫生条件差更易发生。该病的显著特点是,中心部位痊愈后,周边病变仍在继续,属高度传染性疾病。

实验室诊断可采用1.镜检:取病灶被毛、痂皮或皮屑置载玻片上,加10% KOH溶液,静置20分钟,待角质溶解后,于低倍镜下暗视野观察。真菌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呈管状,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质,无色或有色;菌丝可以无限生长,但直径是有限的,一般为2µm~30µm,最大的可达100µm。2.培养:在沙氏葡萄糖加抗生素培养基上24℃培养2周如见有真菌菌落即可确诊。

(三)皮肤瘙痒症、湿疹及荨麻疹:此类疾病的特点是初期病犬皮肤在未见明显病变的情况下,呈现瘙痒,随病程的发展可出现其他皮肤病的一系列症候群。病因一般为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某些内科病和过敏反应等内在因素。症状: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是病犬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病犬因剧痒啃咬、摩擦患部造成的皮肤损伤;荨麻疹主要是皮肤出现丘疹和浮肿;而湿疹初期患部出现点状或多形性界限不明显的皮疹,同时伴有瘙痒和湿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没有明显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皮肤异常。

(四)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变:这类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颈环摩擦、搔抓、高温、冷冻、日光及放射线的照射和化学药品的刺激(如刺激性药品、消毒药品)等。这类病的特点是有明显可查找的致病因素,症状以炎症变化为主,缺乏对称性病灶。通过详细询问犬主和仔细检查病灶,往往可以找到发病原因。

此外还有细菌、病毒感染和寄生虫侵袭引起的皮肤疾病,如钩虫性皮炎、犬温热引发的皮肤症状等。

三、治疗

(一)疥癣:1.首先剪去患部被毛,除去痂皮和污垢,将污物收集后烧掉,用2%来苏儿擦洗患部,然后用伊维菌素0.2mg/kg颈部皮下注射,1周后再次注射1次。一般2次~3次可痊愈,严重者可延长治疗时间。2.用10%浓碘酊外涂,因该药有很强的渗透和杀伤作用,能迅速渗透到毛囊根处,杀灭螨虫。方法为患部剪毛,除去痂皮和污垢,用棉球吸取10% 碘酊涂在发红、破溃及抓痒的皮肤上。每天1次,连用3天,如同时配合伊维菌素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3.用887或除癞灵涂擦,也可稀释后浸泡患部,对疥癣的疗效较好。

(二)真菌癣:1.口服灰黄霉素20mg/kg体重~40mg/kg体重,每日1次,连用2周。同时配合碘酊涂擦患部,每日2次效果更好。2.患部涂擦达克宁软膏和复方水杨酸软膏,每日1次。

出现脓皮症的病犬则应配合抗生素治疗。瘙痒严重者,可用泼尼松0.5mg/kg体重~2mg/kg体重皮下注射。

(三)疥癣和真菌癣混合感染的治疗:疥癣和真菌癣在高湿季节容易发生混合感染,治疗时应交替使用治疗两种疾病的药物。

(四)皮肤瘙痒症、荨麻疹和湿疹的治疗:本病主要是由于致敏因子的作用或为某些内科病的继发,故首先要除去致敏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脱敏止痒,可选用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药物。患部可根据病变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药物:1.红斑或丘疹期,用氧化锌淀粉(氧化锌2g,滑石粉4g,淀粉4g混匀)撒布在皮肤表面。2.水泡、脓疱或糜烂期用收敛剂(醋酸铅5g,明矾10g加水至100g)涂擦患部,促进炎症消散。此时不宜用油性软膏。3.结痂、脱屑期应用防腐性药物(硫酸锌24g,醋酸铅30g,加水至500g)4.皮肤增厚、角化和苔藓样变期,应用软膏或乳剂,使药物能渗透到深层(碘仿10g,鞣酸5g,加凡士林至100g)。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泼尼松2mg/kg体重,也可局部注射麻醉剂;渗出严重者可静滴10%葡萄糖酸钙。

(五)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皮肤疾患: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应首先查找病因,确定病因后务使患犬远离原发病因,以免病程迁延、恶化。并采取如下方法治疗。1.局部剪毛进行常规处置。2.止痒消炎,可选用地塞米松、抗生素软膏患部涂擦,有感染时可配合抗生素进行全身性治疗。3.加强护理避免患犬撕咬、搔抓、磨擦患处,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

四、预防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犬的抗病能力,注意保持犬舍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和驱虫。经常检查犬有无掉毛及瘙痒现象,发现患犬要立即隔离治疗。

疥癣与真菌癣这两种疾病属人畜共患疾病,人被感染后,也出现皮肤疾病,症状与动物极为相似,因该病在短期内难以治愈,病程长且易传染他人,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在与宠物接触时一定要“亲密有间”,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对犬所接触的环境进行定期、彻底的消毒,这对防止人的感染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张雅为,辽宁省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0164;朱江巍,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110161)

(编辑:李 冰)

猜你喜欢

疥癣患部病犬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浅谈犬软骨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浅谈犬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犬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牛羊疥癣病的诊断与中医治疗研究
羊疥癣病如何预防?
夏天热卖
牛几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老年犬肝脏肿瘤并发子宫蓄脓的病例分析》图版
大黄治疗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