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对ERCP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1-08-15林梅云许梅烟李婷丽

中医药通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黄粉胃肠功能淀粉酶

●林梅云 许梅烟 李婷丽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疾病的造影技术,是一种治疗胰胆管疾病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使大多数胆胰疾病的患者免受了开腹之苦,它已经成为目前诊断并治疗胰腺胆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和高淀粉酶血症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天数及增加住院费用,重者危及生命。如何促进ERCP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成为术后护理的工作难点。我科在ERCP术后在基础的治疗上,辅助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取得效果满意。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施行94例ERCP术,经以下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排除后剩下72例作为样本。72例患者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5.1±11.8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基础疾病构成、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既往有奥狄氏括约肌切开史者;(2)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者;(3)内镜操作前已有高淀粉酶血症者;(4)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者;(5)哺乳、妊娠期妇女;(6)有严重结直肠疾病不宜灌肠者:(7)精神病患者。

剔除标准:(1)未按要求进行治疗者;(2)ERCP术中转开腹手术者;(3)ERCP术后并发肠穿孔、胆肠道出血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ERCP术前禁食至少6h,均严格按照ERCP操作规范,由同一专业人员操作。术后禁食,至淀粉酶正常且无腹痛、呕吐方可进食。对照组于术后予常规给予禁食、补液、BD管引流、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按时活动,让其自然恢复胃肠功能;治疗组除术后常规护理外,术后2h开始用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每日2次,直至患者能自行排便为止。

1.3 灌肠操作方法

1.3.1 灌肠操作要点 将大黄粉15g加生理盐水100ml倒在治疗碗中加温,搅拌均匀,用水温计测温度,温度为39~41℃。向患者解释进行灌肠的治疗作用及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理解和合作。操作前先右侧卧位,放平床头,抬高臀部10cm,有利于药液的流入和保留。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抽取药液,连接石蜡油润滑后的一次性无囊导尿管,排尽气体,缓慢插入肛门,并用手固定,缓慢注射。插入深度20~25cm,嘱患者做深呼吸, 放松腹肌及肛门括约肌,如遇到阻力可稍移动导管后再插,灌完后嘱患者保留药液1h以上。

1.3.2 灌肠的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等导致情绪焦虑、恐惧,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及合作。充分润滑整个导管,有利于插管顺利进行。药液温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促进肠腔血液循环,降低痛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提高肠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减轻疼痛[1]。灌肠时动作要轻柔,插管要慢,以免肛门括约肌痉挛造成插管困难,影响保留效果。加强肛周皮肤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1.4 观测指标 分别观察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及监测患者血淀粉酶,记录两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初次自行排便时间并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所有数据以±s表示,成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初次自行排便时间上的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注:*为P<0.05。

组别 例数(例)肛门恢复排气时间(h)开始进食时间(h)初次自行排便(h)36 18.01±9.52 52.08±21.99 47.52±22.07对照组 36 26.24±11.10*72.30±29.45*65.96±32.16治疗组*

3 讨论

3.1 ERCP术后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 ERCP术后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显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2]:(1)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慢性腹痛、胆汁、胰液排泄不畅及胆汁倒流。(2)多次插管(5次以上)致乳头水肿,引起胰液和胆汁的排放量减少而最终发生消化功能障碍。(3)胰管内高压,损害胰管和胰泡上皮细胞,沟通了胰泡间隙和静脉循环,使胰腺实质显影, 胰腺炎发生率将明显增加。(4)既往有胰腺炎病史。(5)ERCP术中腹痛。(6)造影剂的影响。(7)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出血。

3.2 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ERCP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表现,当属于“腹痛”、“痞证”等疾病范畴。中医学认为,肠道为传化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手术乃金创所伤,手术后脏腑脉络受损,离经之血留于腹内,瘀血阻滞,气机运行不畅,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清浊不分,不能藏谷纳新,推陈祛腐而致术后不能正常排气及进食。肠为传化之腑,泻而不藏,降下为顺,故而在治疗上应以行气通腑,活血化瘀为法。

3.2 大黄粉的作用

3.2.1 中医作用 大黄为蓼科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绦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要功效:泻下积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神农本草经》载:“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别录》载:“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药性论》云:“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3.2.2 西医作用 大黄能促进肠蠕动,尽快排除肠内压力及肠道内压力,消除肠麻痹;大黄能抑制胰酶的分泌、释放及其活性,能有效降低血尿淀粉酶,同时具有抑菌抗感染、改善肠道微循环,保护小肠屏障作用,较少肠源性毒素吸收及细菌易位;大黄有助于胆汁、胰液的引流通畅和胆道炎症的控制[2],可消除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现代药理学证实: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可通过抑制钠由肠壁转运到细胞促使水份滞留于肠腔,因而肠道扩张刺激肠壁促进了排便;有保肝作用;能减轻肝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并降低了血氨升高的幅度;有广谱抑菌作用,能抑制细菌呼吸及核酸与核蛋白的合成;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减少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大黄能减轻插管所造成的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解除Oddis括约肌痉挛,减少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处出血,保持ERCP术后胰管流出道的通畅,促进照影剂、胰液的排出,防治细菌逆行感染和胰酶的过度释放与激活,从而减轻病人痛苦,保护胰腺细胞,避免胰腺炎、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

4 小结

本研究利用肠粘膜血管丰富、粘膜面积大及易于吸收的特点,通过中药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促进了大黄粉的吸收,同时刺激便意,更能发挥作用,促成药物性胃肠减压。本研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有助于ERCP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这将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故值得推广。

[1]郭伟昌,黄 君,易先武,等.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46 例[J].《海南医学》,2010,21(2):12.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5-605.

[3]林向阳,毛 欣,吕 礁,等.生大黄防治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04,47(2):66.

猜你喜欢

黄粉胃肠功能淀粉酶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某战术弹热防护件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Bacillus subtilis ZJF-1A5产中温α-淀粉酶发酵工艺优化
蛋白酶产生菌LN02发酵玉米黄粉蛋白的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