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因素的调查研究

2011-08-15沈冬冬陈德志

军事体育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广州市早餐体育锻炼

沈冬冬 陈德志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系,广东广州510650)

为进一步了解与学生的生活方式等健康相关的行为习惯及其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在2010本课题组针对广州市部分学生展开体质调查的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力求通过问卷调查能针对影响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因素进行一些研究,提出改进对策,能为改善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州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放调查问卷1 312份,其中小学教师15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达100%,学生问卷1 162份,收回1 150份,有效问卷1 138份,有效率98%。

1.2 研究方法

问卷参照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中的 “学生调查问卷”和 “学校调查问卷”,并根据本课题的需要,适当的增减部分内容,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饮食营养、生活作息习惯、体力活动、课业负担等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问卷涉及对学生和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支持程度、对学校体育课的认同度等问题。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对广州市城市和农村1 162名学生、15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饮食情况

2.1.1 学生早餐情况

调查发现城市学生最近一个月每天都吃早餐的占78.7%,每周有3~5天吃早餐的占14.8%,每周只有1~2次吃早餐的占5.2%,从来不吃早餐的占1.3%;农村学生每天都吃早餐的占70.8%,每周有3~5天吃早餐的占14.2%,每周只有1~2次吃早餐的占10.2%,从来不吃早餐的占4.8%。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多是因为时间不够、不饿、早餐不合胃口。因此,从本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不吃早餐不是因为经济困难,而是个人生活习惯问题。

2.1.2 学生饮食偏好情况

调查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对甜食和油炸食品有着特殊的嗜好,尤其是对甜食情有独钟,城市小学生偏好甜食的高达89.2%,偏好炸鸡翅等油炸食品的占87.6%;同时喜欢甜食和油炸食品的占80.3%;农村学生偏好甜食的达到90.2%,偏好油炸食品的占89.8%,同时喜欢甜食和油炸食品的占91.3%。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甜食的偏好程度有所减弱,而对于油炸食品的偏好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并没有出现减弱的迹象。这可能也是造成广州市肥胖学生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2.1.3 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情况

调查发现城市学生中最近2周每天都吃零食的占25.8%,1~2天吃一次零食的28.2%,3~5天吃一次零食的占38.7%,从来不吃零食的占7.3%,农村学生中每天都吃零食的占32.8%,1~2天吃一次零食的33.2%,3~5天吃一次零食的占27.6%,从来不吃零食的占6.4%。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吃零食情况比城市严重的主要是城市家长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更加严格,对学生零食的控制更加严格。

2.1.4 学生正常饮食情况

调查发现城市有50%以上的学生都能坚持每天喝一杯牛奶,而乡下学生每天能喝一杯牛奶的只占35.2%。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小学生,基本都能坚持每天吃一次肉类或者蛋类。在对家长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学生喜欢吃肉类的人数比例要远远高于喜欢吃绿叶蔬菜类,说明广州市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挑食偏食现象。

2.2 学生体力活动或锻炼情况

城市学生上学和放学采用步行方式的占15.7%,农村学生步行上学、放学的占 48.2%,其他部分均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步行上学时平均每天从家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家累计时间方面,乡村学生主要集中在10 min以内和10~20 min的时间段内,且比例高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主要集中在10 min以内。

在每周希望上几节体育课的问题上,女生多希望每周有2~3节体育课,大多数男生则希望每周有3~4节体育课,约25%的男生希望每周有7~8节体育课。只有小部分体重较重的学生不希望上体育课,并且多数学生表示希望教师在体育课上多安排游戏类等趣味比较强的体育运动,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有较高的需求。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发现,广州市城乡的学校多数只安排2节体育课,而且大多采用 “放羊式”上课形式,揭示广州市的小学体育教学组织上存在缺陷。

城乡男生和城乡女生过去1月内平均每天锻炼0.5~1 h的分别占 42.2%,37.8%,53.9%和38.6%,每天锻炼时间1 h以上的分别占32.8%,30.6%,38.2%和33.3%。显示大多数学生都比较重视日常体育锻炼。但由于课业负担比较重,又加上家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很多学生缺乏锻炼的时间,课余时间不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调查还发现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除了课业负担重、家长不支持以外,还涉及缺乏运动场地、怕受伤等因素。

2.3 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85.6%的教师认为 “学校体育不受重视”,具体表现在有55.3%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体育课安排过少,有26.8%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体育课有被削减、挤占的现象,63.5%的教师认为学校体育设施简陋,不能满足正常上课的需要。虽然国家近些年一直在提倡“健康第一、分数第二”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 “重智育轻体育”的教育与成才理念影响下,尤其是“应试教育”主导下,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办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硬标准,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还些学校仍然存在削减、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另外,有些家长抱着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不失时机的去给孩子报名参加 “特长班”、“天才班”等等补习班,把孩子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导致很多学生无暇休息和锻炼,学生参加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难以保证,使 “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相匹配。

四个问题可能对学生的超重、肥胖、体质下降均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揭示了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外在因素,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于今后如何提高学生体质、预防肥胖,对学校以及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3.1 学校家长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缺乏锻炼时间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然而这些因素的产生学校和家长难辞其咎,因此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的共识。政府的相关部门应支持贯彻落实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的工作总体要求,制定广州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在体育教师和学校卫生人员编制,学校体育卫生经费保障、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建设等各个方面按照国家的标准要求加快落实。

3.2 广泛开展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3.2.1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在中小学生中要全面开展体育锻炼,克服仅在某个年级为应考而开展体育锻炼的现象。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措施的落实。完善体育考试评价体系与方法,引导和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2.2 加强学校体育各项措施落实

目前,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均与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关;其造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被挤占;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观念淡薄,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被忽略;学校缺乏体育师资和体育场地,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等有关系。因此,建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指导,保证各项体育工作措施落实。

3.3 以健康教育为重点,全面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3.3.1 落实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促进健康。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计划地对中小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青少年一生健康奠定基础。

3.3.2 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考评制度

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关键是要解决健康教育课的课时和师资两个问题。建议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课时安排,确保健康教育的时间;建立和完善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教研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建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制度,并纳入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评估和考核体系。

3.4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广州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要进一步开展农村学生营养调查;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为制定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

[2]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

[3]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学校调查问卷

[4]http://www.sunnysports.sohu.com搜狐体育

[5]http://www.moe.edu.cn教育部网站

猜你喜欢

广州市早餐体育锻炼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早餐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丰盛的早餐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