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运动的美学特征及力效特征探析
2011-08-15冉孟刚
冉孟刚
(贵州大学体教部,贵州贵阳550025)
舞龙源于中国的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大型节日里的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1]。
舞龙以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体育与艺术界,每逢重大节日以及大型的庆典,都有舞龙的身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推崇,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美的研究领域中,一些学者做了相关大量研究与论述,并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分类,但对运动美与力效特征相结合的研究状况并不多见,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竞技舞龙比赛有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比赛,运动员通过走、跑、跳、翻、滚、转体等形式,表现出各种龙的形态和图型。教练员通过编排各种不同的动作,使龙的形态变化无穷,节奏也随之而变,有动有静,有快有慢。龙体运动的层次有高有低,力度有刚有柔,活灵活现地展现龙的形与神,体现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奔腾争跃的精神风貌。自选套路是舞龙者依据规则,将龙的游、盘、翻、腾、穿、缠、戏等形态动作有机联系起来,创编的内容丰富、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舞龙动作与伴奏音乐完美结合,和谐统一,构成各具特色的参赛套路,展现龙的神韵。
1 舞龙运动的美学特征
舞龙运动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加工创造出来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动作、表演的技巧和表演的套路丰富多样,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艺术体育形式,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舞龙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它就象一幅刚劲的毛笔字,通过迟与急、提与顿、起与伏,起折有节奏的运笔,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及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一个字乃至一幅字的造就不是简单的一笔一画的勾勒,须从作者对线条与结构章法的处理上显现出的个性特征与艺术风格上去体认,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令观者得到内心的震撼[2]。在舞龙运动中 “盘龙升天”和 “龙潜海”这两个动作,腾空跃起的一瞬间胜似龙卷风直冲云霄,在空中完成造型后,巨龙俯冲而下,转接低姿造型,瞬息之间的空间变化,充分展示了力与美的结合。
培根曾对美有过这样的描述:论起美来,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动作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舞龙运动中,在龙头的引领下,在一定节奏中,龙头、龙身、龙尾协调一致,左右翻腾,上下起伏,舞出了一条活灵活现、翻江倒海、威风凛凛的巨龙,其间刚柔虚实、起伏转折、动静相兼、气势含蓄、形神兼备等强烈的民族风格跃然而出。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运动美正是对美学的良好诠释。
人们在观看舞龙套路的演练或者比赛时,评价一条龙的套路演练水平时,总是会说 “龙舞活了”,这个 “活”字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舞龙套路演练的节奏即动态美是否表现得充分。在舞龙套路演练中,讲求一个 “动静疾徐,节奏鲜明”,运动员总是通过舞龙的高低起伏,游若行云流水,疾如烈马奔腾,静要如山似岳的气势来呈现龙的动态美。如“盘龙升空”和 “龙潜海”这两个动作,在快与慢的变化中,快者犹如海浪那样激荡,滔滔不绝,使人精神为之振奋;慢的动作犹如山涧涓涓细水,潺潺缓流,把人带入大自然那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之中。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这就是意境。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想境界,凝聚着民族的、历史的深刻而丰富的涵蕴。而在舞龙套路演练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都通过舞龙运动其特有的动作美、线条美、造型美、力量美、色彩美、节奏美、意蕴美等等特点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2 舞龙运动美体现的力效特征
2.1 舞龙运动的力效形式之人体美
人体美,即人的形体美,是一种自然美的外在显现。舞龙运动中运动着的人体形态是观众审美的主要对象之一,在运动中肢体的伸展与收缩,把动作做到极处,可使动作舒展大方、优美自然,这样就能更好地呈现给人一种视觉上优雅的形态美。无论是姿势的保持、步伐的转换,还是动作的造型,观众首先聚焦的就是运动者表现的那种形体美,舞龙运动中人的形体美是 “力、美、健”三者的有机结合。舞龙比赛是在音乐节奏下进行的,“韵”在表现舞龙动作时具有特殊意义,舞龙套路的表演要求有韵律感,富有节奏变化,出现高潮迭起,韵的好与差,也是区分舞龙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舞龙运动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
2.2 舞龙运动的力效形式之力量美
力量即运动中肌肉的收缩能力。力量是舞龙运动者体现美的物质基础,罗丹曾经说 “力与美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而真正的美总是有力的”,力量美主要靠人体的主动用力来表现,力量是在肌肉和四肢器官的复杂运动中,通过舒缓的或激烈的关节移动向各个方向扩展所呈现出的一种不可阻止的由内向外的运动力感。舞龙运动过程无不体现 “力之美”,如内在气力所流露在外的气质,仪表、神韵。舞龙运动大部分是在行进动态中完成 “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舞龙运动的基本步法动作,如马步、大八马步、圆场步、举珠、倒珠、滚珠、举龙、端龙、拖龙以及北方舞龙套路中常常以打旋子方式展示龙珠的特点,都有着很浓厚的武术特色。
舞龙运动的动作名称如龙出宫、穿八五节、八字舞龙、直躺舞龙、大红花幔八字慢腾进,这类动作或讲究刚劲有力,或讲究流畅飘逸,时而显示的是游龙戏水的洒脱,时而表现的是龙飞九天的豪迈。而在完成这类动作时,舞龙队员配合有致,身随势走,如在完成舞龙的套路动作 “龙出宫”紧接“穿八五节”时,伴随着九名队员的齐声大喝,龙头腾越而出,紧接着第七八九节队员依次从三四五龙节飞跃而出,第六节队员举龙大力迂回,顿时龙身立刻圆润,一条龙宛若蛟龙出海;而在做曲线慢腾进等造型动作时,各节龙身在龙头的带领下,一步一趋,缓缓而进。这类动作或快或缓,或动或静,显示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2.3 舞龙运动的力效形式之速度美
通俗来说速度就是单位时间的位移距离。速度,也是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活动的能力。运动者在某一运动时间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以及身体形式的改变,动作的轻重缓急、用力的大小等等,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舞龙运动的速度美是人体的各种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过程中显现出的流畅而又快速的一种变化。例如:操化动作的快速多变、路线变化的快速多样等等,是运动者良好的速度素质的体现,观赏者能够在运动者因速度变化而呈现的鲜明节奏和动作紧密衔接中享受和谐的美感。
2.4 舞龙运动的力效形式之柔韧美
柔韧美即人体骨骼、关节、韧带等的伸展性呈现出来的一种舒展大方,轻松柔和的身体曲线美是要充分展现柔韧性而编排一些游龙、翻滚、造型等组合性的动作,提高动作的美感,不断创新动作。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使运动员在音乐中将龙舞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比如,翻滚动作龙体成立圆或斜圆,展现空的腾跃、缠绞的动势。龙体成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龙身运动到舞龙者的脚下时,舞龙者迅速向上腾起,称之为 “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作360°翻转,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之为 “翻滚动作”。这就要求舞龙运动者髋关节有着较好的柔韧性。柔韧性常常体现在动作的幅度与速度上,舒展轻缓动作赋予运动者婀娜多姿、起伏流畅的美感。
2.5 舞龙运动的力效形式之协调美
舞龙运动中的协调能力是指全身动作一致,肌群间无互相挤抗现象,且富有韵律感。它对舞龙运动动作的完成,动作连接,姿态造型,美感效果等具有决定性影响。运动协调能力:在舞龙运动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肢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动作控制的好坏、动作幅度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2)肌肉紧张与放松的交替能力。肌肉紧张与放松交替适宜,动作完成质量就高,表现为优美、轻松、自如。3)维持静态平衡的能力。平衡能力的高低对完成高难度的舞龙动作有着重要作用。4)准确区别、评定动作空间、时间、力量参数的能力。
2.6 舞龙运动的力效形式之节奏美
舞龙运动的动作节奏、动作力度和速度的快慢的规律性变化。由于力度的强弱、速度快慢上的节奏性变化,可以体现出丰富的律动表现形式。节奏感和鼓点音乐相融合,在音乐背景下情感的迸发,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快有慢等各种形式的转化,进而将舞龙动作的视觉美与鼓点节奏融合在一起,让运动者或观众引起审美共鸣,产生美感,并使观众 “有感而动”的审美享受。
3 结论与建议
舞龙运动可提高人体的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是与其运动特点密切相关的。舞龙动作要求 “圆曲”,要求 “含展”,在舞龙者手持龙具做大幅度跨、跳、翻、滚、扭转、拉伸等舞龙动作,以表现龙腾越、龙翻滚、龙缠绕、龙嬉戏等形态时,使人体腰腹肌、手腕和腿部的力量和肩、躯干、腰、髋等部位的柔韧性得到提高。
舞龙运动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力与美的运动项目,正是由于骨骼、肌肉、关节等身体各部分的参与和控制,才使得动作时间、空间和动作结构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使得舞龙运动美得以体现,因此,广大舞龙运动爱好者以及在进行舞龙运动的练习时,应当注意将舞龙运动美的体现与力效特征结合起来,重视其力效特征方面的训练因素,提高舞龙运动的审美价值。
[1]http://baike.baidu.com/view/102578.htm
[2]张超.舞龙运动美学探析 [J].浙江体育科学,2009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