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2011-08-15葛新
葛 新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1 对当今体育教学模式的回顾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发展较慢,90年代后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局限于经验总结性的较多,二十几年来未见到有关教学模式深层理论研究的大量出现。而且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往往与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混杂在一起,被一些人单纯地作为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我国当前体育教学模式类型和特点大致为以下几类:
1.1 “传递—接受”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继承与储存人类文明的遗产,让前人积累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传授给下一代。其模式为:讲授新知——组织练习——巩固运用——检查评价。这种模式的致命弱点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较难保证,因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很难得到培养。
1.2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是教学论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变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程序为:呈现新概念——确定不同性质的小组进行练习——开展学习竞赛——评价小组成绩。体育小组模式使用时应注意分组的质量,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进程与方向。
1.3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从事探究活动,自己获取知识结论的态度和方法。其模式为:诱导——探索——整理——发展。此种教学模式虽然不等同于发现教学,但是却含有发现教学的成分。它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借助于事物的想象,通过形象化的影响或富有故事化的情节,有情、有理地引导学生积极与在入景动情的环境中,使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所学技术的记忆,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其模式为:情境导入——激发动机——学习知识——练习巩固。情境教学模式是在当代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有着其教学优势,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富教于乐,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创造力和想象力有较好的作用。
以上四种教学模式是我国当前体育教学实践中用得最广泛的体育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点,在发展学生的某一种能力方面有其优势。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各项能力,因此,对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重构与超越,以适应新课标要求,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型人才。
2 体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2.1 体育教学模式的重构
在重构体育教学模式时首先要考虑其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挥教学模式的桥梁作用。在这里,综合分析、归纳了当前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和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重构。
2.1.1 体验——发现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每一种动作,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学生在体验中去感觉,去发现。发现式教学正是立足于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创造精神的培养。在学生的体验、发现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就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体验水平,进行适当的指导。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动作灵敏性等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影响很大,教师如果完全统一指导,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目标的实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目标水平,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进一步学习、发现新的问题。
体验——发现体育教学模式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体育教学的特点,尊重现代人本主义精神,将“发现式教学”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下的 “活动课程”进行整合与重构而得到的适应现代课程改革方向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开始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体验,再去发现问题,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1.2 目标——合作教学模式
目标是计划达到的一种境地和预期标准。设置目标可以给教学活动以明确的指导。教师设置教的目标,学生设置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的内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自己设置不同的目标,同一水平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学习、进步,达到自己的目标,教师作为指导者,给每一小组进行指导与协助。最后师生共同检查教学结果,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反馈结果决定下个目标的设置。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合作,不仅包括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体育教学大都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过程也比较复杂,其中有教师的独立活动,有师生的双向活动,也有学生的独立活动。在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起到督促与自我检查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必须制定的准确、合理。
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要求目标设置要合理、科学、全面。能够反映新课标的要求,要体现身体发展、技能掌握、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设置目标时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要积极引导学生设置合理、符合实际的目标。学生在设置目标时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科学的目标。
2.1.3 自学——交往教学模式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提出了 “终身教育”的倡议,提出教育是终身的事,从而终身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一种教育观念。其中教育应包含美育、智育、体育及职业技能等多样化的内容,因而继终身教育之后世界各国又分别提出了 “终身体育”的命题,其意义是倡导人们为了身心健康,要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和体育指导。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期,学生在学校期间如果能够接受科学的体育指导,养城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体育学习的能力,那么终身体育的目标才能实现。
体育活动是人的本能需要,学生具备体育活动的天性,根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体育即生活”,因此,学生进行自学是可行的。但是,学生的自学也存在盲目性,如果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那么这种自学就会有更强的针对性、科学性。通过自学——交流,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同时得到增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自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体验更充分,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也会在交流的同时改正错误,发扬优点,激发下一步继续学习的动机。
2.2 体育教学模式的超越
2.2.1 体育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首先,当前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不断创新的社会,作为体育教师,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学习,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技术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已有教学模式基础上,追求自己的教学艺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
其次,随着体育教学理论、教学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体育教学模式也会更加多元化;随着心理学、教育学与体育学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其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影响越来越明显。现代教育技术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优良的物质环境,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材观和形式,改变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而新的教学模式也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超越。
在现代社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思想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物质基础,广大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在具备了充分的主客观条件下,体育教学模式将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抛开各种束缚,朝着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2.2.2 走向最高境界——无模式化教学
教学模式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的东西,理应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对于教学模式应该是:学习模式,研究模式,借鉴模式,超越模式,进而发展个性,发挥特长。
作为现代的体育教师,更不应该照搬、沿用前人或他人的样本,机械地学习前人。如果只是学习、遵循 “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发展、超越,教学就失去了活力,也是没有前途的。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借鉴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超越模式,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个性化教学,走向教学的最高境界,无模式化教学,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最终追求。教学的实际进程不可能全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超越教学模式,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模式,达到无模式化教学。
[1]毛振明,等.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8
[2]朱小蔓.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3]乔治·麦克林著,干春松,杨凤岗译.传统与超越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于开峰,于世浩.论体育教学模式 [J].体育学刊,1999,(2):65~67
[5]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
[6]张建超.浅析体育教学中 “互动式”教学模式 [J].教育与职业,2007,(17):11~112
[7]李秉德.教学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8]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D].南京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