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供水设备信息化

2011-08-15玉,李昂,韩

科技传播 2011年5期
关键词:备件供水数据库

李 玉,李 昂,韩 冰

山东省济宁市供水集团总公司,山东 济宁 272037

0 引言

随着供水企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供水企业拥有的各种设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设备管理情况极为复杂。在传统手工设备管理方式下,由于信息的采集和反馈速度慢,丢失严重﹑数据失真,导致了设备管理的各种指标的分析不准确,各个环节相互脱节,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何加强供水企业设备管理水平,这是许多供水企业领导思考的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供水设备信息化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1 我国供水企业设备信息化现状

设备的信息化是供水企业信息化的源头,离开了设备的信息化,传统的抄表﹑监管等落后模式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安全﹑高效﹑节约的运营管理无从谈起,最终导致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健全。调查显示,一部分供水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出现了明显的偏差,60%左右的企业把办公自动化(CAO)﹑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单元功能信息技术的运用看作是信息化,并投入大量经费,购买大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尽管在提高单元系统的自动化和工作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各种各样的IT系统形成了企业一个个封闭的信息化孤岛,各单元系统间的信息交流仍然大量采用人工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其次在供水设备管理方法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上。供水企业设备信息化过程,不仅仅是技术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企业不仅要对其设备技术实行改造升级,同时也必须对企业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供水企业设备信息化。

2 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供水设备信息化

2.1 供水设备信息化开发平台

我们考虑到供水企业有设备种类繁多,备品配件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供水设备信息化时,系统一般采用B/S结构的模式,局域网内运行。供水设备信息化建设,大多选择目前非常流行的VISIO STUDIO.NET作为软件开发平台,软件开发工具选用VISIO STUDIO族中的VB.NET语言,该工具具有软件开发速度快﹑质量高等优点,是开发网络软件较理想的选择。

2.2 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

系统运行取得最佳效果的配置为:CPU为Pentium Ⅲ以上,内存为256M以上。

2.3 系统的层次结构

供水设备信息化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提供多种功能,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它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和操纵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进行多用户下的并发控制和恢复数据库。

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供水设备信息化系统的层次结构由高级到低级依次为应用层﹑语言翻译处理层﹑数据存取层﹑数据存储层﹑操作系统。

1)应用层。应用层是DBMS与终端用户和应用程序的界面层,处理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应用;

2)语言翻译处理层。语言翻译处理层是对数据库语言的各类语句进行语法分析﹑视图转换﹑授权检查﹑完整性检查等;

3)数据存取层。数据存取层处理的对象是单个元组,它将上层的集合操作转换为单记录操作;

4)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处理的对象是数据页和系统缓冲区;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DBMS的基础。操作系统提供的存取原语和基本的存取方法通常是作为和DBMS存储层的接口。

2.4 供水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具体内容

1)供水企业信息设置∶通过对部门设置信息﹑岗位设置信息﹑员工信息等信息的管理,实现了供水企业的人员管理,以及人员的分配管理;

2)设备资料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参考资料﹑技术资料﹑表单明细﹑设备供货厂商﹑备件购置厂商记录一些设备的相关资料信息;

3)设备前期管理: 主要包括:设备年度技措计划﹑设备货源调研﹑设备订货合同登记﹑安装调试﹑设备验收五项设备的前期工作记录;

4)设备资产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台帐﹑设备分类﹑设备移装调动﹑设备闲置。设备报废。设备变动情况六项,各明细记录均可打印输出;

5)设备使用管理: 包括设备专职责任信息﹑设备巡检﹑设备运行时间﹑设备故障﹑设备事故五项内容;

6)设备保养管理:主要包括:设备保养计划﹑设备保养记录﹑本月保养计划﹑未完成保养清单五项内容,明细列表均可打印输出;

7)设备润滑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润滑标准﹑润滑剂信息﹑设备润滑记录﹑近期需要润滑设备明细四项内容;

8)设备点检维修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劣化倾向录入﹑温度劣化倾向分析﹑振动劣化倾向分析﹑设备年检录入﹑设备点检标准﹑设备点检计划﹑设备周期计划﹑设备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维修作业标准﹑设备维修计划﹑设备维修记录﹑近期需要维修设备明细﹑设备维修派工单﹑设备维修合同。相关表格可打印输出;

9)设备备件管理:主要包括:备件入库﹑备件出库﹑备件信息设置﹑备件库存﹑近期需要购买备件明细。

2.5 供水设备管理信息化的优点

1)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改革。设备管理系统实施将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直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2)计划调度科学化。实现设备计划的平衡﹑资源平衡﹑时间平衡,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消除计划管理瓶颈;

3)保障设备顺利使用。实现设备集中计划管理,引入设备维修保养技术标准,实施维修保养计划管理。从而保证设备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事故率,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

4)节能降耗。通过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施,合理降低维修保养成本﹑能耗和其它各种损耗,从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提供管理决策支持。管理者可随时随地掌握设备使用状况,将一系列客观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科学汇总分析,有利于领导进行企业经营决策!

3 结论

设备管理信息化是供水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才能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低消耗﹑低成本的运行,并及时预防各类事故,提高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供水设备管理信息化不但对设备的基本资料进行全面管理,而且对设备的变更﹑运行﹑检修﹑维修进行全程跟踪,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提供全面详细的管理数据依据及相关的统计报表。

[1]刘海涛,王天伟.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4(11):123-123.

[2]戴瑜兴,杨金辉,肖昕宇.数字化社区智能化系统一体化设计[J].低压电器,2007(2):114-117.

猜你喜欢

备件供水数据库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数据库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