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探析
2011-08-15林劲松
林劲松
(广东省平远县林业局,广东 平远514600)
1 基于林、草、畜复合林业生态经营模式的栽培管理技术
1.1 林木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为了深入探析林业生态模式下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及方式,本文从三类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出发,展开了科学技术管理标准及对策的探讨。首先在林、草、畜复合经营模式中对造林树种进行合理选择,例如选取中林四十六号杨、欧美一百零七杨以及三倍体的毛白杨,本地苗圃,胸径大于4cm的无病虫害优良壮苗,同时确定示范试验林地面积为53hm2。在牧草品种的选择环节,可选用紫花优质苜蓿,例如亮苜五号、绿苜一号等。另外应合理控制造林密度,采用3m×8m或3m×6m的株行距进行布设。在树木栽植环节,应首先采用开沟犁凿开深约40cm的沟槽,而后在沟内再挖开体积为50cm3的坑,在坑内进行施肥处理,用量为0.25kg的磷酸二铵、10kg的腐熟粪肥,并令其与回填土进行拌匀处理,苗木的选择其根幅应达到30~40cm。
在开展定植之前应在苗木的根系部位喷施六号生根粉溶液,在定植之后应立即浇撒第1轮培育水分,沿着沟槽进行灌溉,待水分下渗后在第2d适宜时段及时对苗木进行夯实及扶直处理。在第1轮浇水后的10~15d后可实施第2轮浇水养育,当夏季来临之前还应实施第3轮浇水养育,并在第1轮浇水后进行必要的涂白处理。对于新配置的幼苗树木应在每年对其进行3次的中耕除草处理,在初冬季节来临时应对其淋浇冻水,待春天来临时万物解冻后则应淋浇返青水,并对树木施浇每株为0.25kg的速效氮肥尿素,以促进苗木的健康、快速生长。同时,在春季应对杨树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尤其注重在每年的5月、10月初期及9月底进行必要的溃疡病、蓝皮病防治处理,同时在每年的7月及9月季节应主力防止美国2代及3代白蛾虫害、在10月份则应将天幕毛虫作为主要虫害防治对象。
1.2 牧草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在牧草的的栽培管理中,应在牧草播种的前一年秋后,便进行科学的翻耕处理,冬季则应施浇冻水一次,当次年来临地表解冻范围为10cm左右后边进行耙地处理,令其地块尽量保持平整,合理实现保墒目标。播种季节来临后可在播种前期对种植地块施以100kg的过磷酸钙底肥,而后采取条播形式进行播种,控制行距为30cm左右,深度则控制在约2cm,在播种完毕后应采用刮平机进行刮平处理并对其实施轻微振规整。牧草种植的距离应与树干保持50cm位置,以便树木的健康生长及牧草的快速收割。当然无论采用春季播种还是秋季播种方式,防治的关键对象在于杂草,因此应在每年5月末及6月初时段采用高效除杂草材料实施必要的杂草防治管理。在每次收割完毕后均应对种植地块进行必要的施肥、养护浇水处理。
2 枣粮复合林业生态经营模式的栽培管理技术
2.1 枣树的科学栽培种植及管理技术
(1)在定植处理环节,应在上冻前期先进行开沟及浇灌处理,从而为科学的林业生态符合模式构建做好充足准备。在次年4月份下旬可开始进行定植处理,确定其株行的间距为2m×8m,当栽植成活后应及时开展灭荒除草处理,以有效促进苗木的健康、快速生长。在基肥的施浇环节应采用有机肥作为栽植底肥,而后在每年自枣树开始落叶直至次年发芽阶段施浇基肥,其材料可由无机与有机肥并用构成。科学的施肥方式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林地行间距0.5m树干位置开挖宽度0.4m及深度0.5m沟槽,在沟内施浇腐熟猪粪。同时对每株枣树再次施入0.25kg的磷酸二铵与同量尿素,令其同步混合埋入沟内部。在次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同样方式在树干行间距0.8~1.0m范围内开挖宽度0.4m、深度0.5m的沟槽,在沟内施入定量腐熟猪粪约2kg,另在每株中施入0.5t磷酸二铵及尿素,并一起埋入沟内部。
(2)在追肥栽培环节,应分两期进行施用,首先将5月下旬及6月上旬划分为一个时间段,对每株枣树追施0.2~0.5kg的尿素,以有效降低落花现象,同时将7月上旬作为第2个追施时间段,对每株再次追施0.5kg的氮、钾、磷复合肥料,以显著降低生理落花不良现象,当然在每次施肥之后应进行必要的肥后浇水养护处理。
(3)在叶面的喷肥栽培养护环节中,为了有效提升枣树坐果率,应选择在初花及盛花期进行叶面喷肥处理,采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及0.1%的尿素进行喷淋,并控制在上午10点以前及下午22点以后进行施用处理。在冬季应对枣树进行必要的修剪,在定干环节应将干高控制于1.2~1.5m范围内。
(4)在主枝的培养环节,应在定干后的第2年选择强壮发育的枣头,对其进行短截修剪处理。选定为培养中心的主枝应对其在80~90cm处进行短截修剪。之后1年之内,选择适宜方向及部位继续先后培养4~6根骨干枝,每一根骨干枝选择留取1~2根侧枝,通过科学培养令其逐步合理、自然的呈分层形式疏散或长成自然圆头的树木形式。当夏季来临时,应适时进行摸芽及摘心处理,当枣树到达现蕾期、初花、盛花期以及结果初期均应对其进行枣头的摘心与抹芽处理,依据其生长的强弱势头,分别留3~5个2次枝摘心,以提升局部营养性,强化枣树坐果率与果实的品质。
(5)应适当对枣树的树干进行环割处理,可将环割期控制在枣树的花期进行,有效促进其结果。科学的环割方式为,首先在地面之上20cm处,用刀进行环割深至枣树的木质部位,在环割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杀菌剂涂抹处理,以为枣树的伤口实施必要的保护。枣树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类病虫害现象,为了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应从其多发的常见病虫害种类出发,进行虫害属性、特征、成因的综合、细致了解,例如枣飞象、枣炭疽病、锈病等。当枣树产生萌芽动之前应喷浇石硫合剂,在每年7月中旬以及8月上旬应分别喷浇1次浓度适宜的防锈病药液,从而有效防治枣树的病虫害现象。另外在每年的6月~8月底如果发现枣树有桃小食心虫或黄刺蛾等病虫害现象,则应对其及时喷浇2 500倍的溴氰菊酯。
2.2 粮食作物的科学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在粮食作物的栽培环节应科学选取矮秆作物,例如花生、大豆等,展现林业生态模式合理的空间规划,栽培管理方式依据常规方法即可。同时应科学控制枣树行与间作物种植带距离1m以上,确保粮食作物与枣树生长的适宜性及管理便捷性。
2.3 棉花作物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在进行棉花种植的前年冬初,首先应对种植地块进行必要的翻耕处理,并施浇冻水一次,待到春季地表产生解冻10cm左右后,便进行耙地处理,令地块保持平整,形成保墒效果。当4月中旬期,应在种植的幼树行间采取必要的地膜覆盖措施,选取幅宽为90cm、厚度适宜的地膜,在地膜铺设环节应确保其距离树种零点5m之上,且膜与膜间应预留工作面宽度为40cm。在铺设膜完成后,应在每隔2m左右的膜上进行压土处理,防止大风环境令地膜被不良吹起。接下来应进行棉花的播种栽培,当出苗后应及时进行间苗及定棵处理。在棉花生长期中应及时进行摘心、打杈及打群间处理,并对棉铃虫、蚜虫等病害进行科学防治。自9月上旬起,应进行棉花的采摘,合理防止降雨、恶劣天气对棉花产生质量影响,令生产效益不良降低。待到立冬季节将棉花采摘完成后应将棉株拔掉并做运走处理。
3 地果、菜套复合林业生态经营模式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在该类复合经营模式中选择葡萄果树及油菜作为栽植、培育品种。在葡萄的栽培管理中株行距应控制为0.5m×1.5m,无论在冬季还是夏季栽培中均应进行合理、科学的修剪,例如在冬季选择双蔓整枝的修剪方式,在主蔓预留3~4个枝组,以短梢的修剪为主。为提升葡萄坐果率、果实产量及品质在夏季采用疏枝、抹芽、疏花序、副梢处理等方式进行修剪。
依据葡萄树种的低温需求标准,应在每年10月下旬及11月上旬进行浇水、扣棚、遮光休眠防护,而后直至次年1月份实施逐步增温催芽处理。在花期应适度控制其在干燥环境下,令花药逐步开裂,散出花粉。在病虫害的防治环节应在葡萄发芽之前喷布石硫合剂,令枝蔓中的残留的虫卵及病菌彻底消灭。在植物开花之前则科学喷布浓度为50%的多菌灵溶液、氯氰菊酯,防止其发生灰霉病害现象。在完成葡萄采摘后的6月份,为有效防止其发生早期的落叶病,应每隔半月连续对其实施喷淋波尔多液2~3遍的方式,为次年的葡萄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在油菜的栽植管理环节,首先应进行整地、施底肥处理,合理控制播种量并在9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依据相关需要进行肥水管理等。
4 结语
通过林草畜、地果菜套种、枣粮间作等复合林业生态经营模式的科学构建,凸显了间作合理、长短互补、提升林业回报效率、土地产出率、深化立体种植改革、提升粮食生产、丰富林业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等综合效益,由此可见对该类模式进行深入推广及发展有利于全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高 晶.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浅析[J].林业科技,2008(10):73~74.
[2]于晓丽.林业生态环境发展[J].农林建设,2010(2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