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信用社现状的研究
2011-08-15夏涛
夏 涛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1 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起伏,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历程。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与生俱来的浓厚政治色彩,在经历了多次组织管理体制变迁之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信用社的需求趋势越来越远。为此,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方案》,以期达到解除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如今,我国农村信用社面临以下共同问题:
1.1 内部问题
内部问题:①历史包袱重。各种政策因素和客观原因造成的历史包袱使得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亏损严重;②结算渠道不畅。尽管这几年农村信用社在结算渠道疏通上做了许多努力,但与国有商业银行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③管理体制不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虽然改革多年,但到现在县市以上管理机构设置仍是参差不齐;④支农的政策性与经营商业化存在矛盾。
1.2 外部问题
外部问题: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大了三农贷款的风险;②恶意逃避债务,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信心;③外部环境不佳,抑制了农村信用社贷款投入扩张;④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后大量流向城市,直接造成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减少;⑤县域中小企业内在素质很低,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投资信心。
目前,理论界在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的研究上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存在大量争议:①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应该走合作制还是走商业化的导向;②农村信用社是否属于合作金融。对于问题一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合作制为主导;第二种观点是商业化取向,甚至放弃合作制;第三种观点是折中的,认为商业化和合作金融应共同发展。
2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湖北省历史最悠久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从1951年创办起,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基层社队管理、农业银行管理;人民银行、湖北省银监局管理;湖北省政府管理四个阶段。经过多年发展,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由小到大,成为“为农民服务的主力军”。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背负了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与全国其他农村信用合作社一样存在偏离为“三农”服务的趋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探讨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如何突破农村金融瓶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其管理体制与治理存在许多问题:①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尚存在以下问题:省级联社性质、职能、定位不清晰;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本金稳定性差;经营机制尚未实现根本性转换。②产权制度缺陷: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所有权主体缺位;组织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目标不明确。③法人治理结构混乱问题:对农信社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行政干预的问题;股东代表大会不能行使最高权力机构的职责;监事会不能履行监督职责。④资金投向的定位抉择问题:直接表现为农村信用社网点设置的城镇机制化趋势、资金流向的城市化和从业人员的城镇居民化。⑤经营机制不灵活:用人机制不合理;经营理念落后,经营管理方式滞后,缺乏金融创新意识;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⑥外部发展环境不宽松,社会信用环境差:首先,观念落后,信用意识不强;其次,缺乏全国性的信用网络;再者,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机制的缺乏。
2005年7月28日,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①管理体制与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②支农贡献突出;③业务迈上新台阶。做到了五个坚持: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坚持从严治社的方针,坚持转换经营机制,坚持强化湖北省农信社服务职能。
3 深化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3.1 建立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首先,要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规范各类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其次,需要政府的扶持。第三,加强合作金融监管。第四,加快农村信用社法制建设。
3.2 推进湖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改革创新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有三种模式:股份制产权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合作制模式。产权制度改革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则是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3.3 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设计不良资产处置方案
(1)建立完善风险控制体系。①规范信贷内控机制;②实施严格的不良贷款考核与问责制;③关注票据置换后的不良资产,加强表外资产管理;④强化监督,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2)设计不良资产处置方案。①新旧划断;②分账核算;③政策扶持,逐年消化。
3.4 加速推进湖北省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与改革
(1)农商行模式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质的飞跃。
(2)采取股份制模式具有制度上的优越性。
(3)加速推进湖北省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与改革。
(4)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3.5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升“三农”服务水平
(1)实行梯级开发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层次资金需求。首先,巩固农村基础客户市场,做实农户贷款系列品种;其次,发展农村专业组织市场,推行农村专业组织成员联保贷款;再次,争夺优质涉农企业市场,运用多种贷款品种满足涉农企业的资金需求。
(2)创新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区域性信贷产品,实现三突破。首先,要突破原有的担保范围;其次,要突破原有的担保主体;再次,要突破原有的担保方式。
(3)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农信社支农服务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市场的金融服务,需要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落实客户经理制,将一批既懂信贷业务,又懂技术知识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中来,建立客户经理营销制度,提高效率。
1 马忠富.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本及制度创新[J].金融研究,2001(4):13~15
2 张德元.“降格”农村信用合作社重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2(5):113~117
3 韩俊.试论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思路[J].金融参考,2002(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