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施工技术探讨
2011-08-15黄秀岸
黄秀岸
(广西浩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530031)
静压桩是现在常用的深基础形式之一。由于其具有工期短、噪声小、相对钻孔桩而言静压桩不怕坍孔及质量相对容易控制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业主的青睐。近年来,静压桩在我国建筑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采用此公法施工的桩厂、长已经达到70 m以上,压桩机的设计压力已经达到6 000~7 000 kN,静压式基础不仅适用于多层建筑,还可用于20~30层的高层建筑。但是静压桩又存在需要的工作面较大、在单桩承载力方面较低、与打桩一样具有挤土效应、对隔壁建筑物有可能造成影响甚至破坏等缺点。因此,静压桩常用于施工场地较大的地方。随着静压管桩的广泛应用,静压管桩的质量安全技术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1 静压桩制桩机理
静压桩制桩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在桩压入过程中,以桩机本身的重量(包括配重)作为反作用力,来克服压桩过程中的桩侧摩阻力。当预制桩在竖向静压力作用下沉入土中时,桩周土体发生急速而激烈的挤压,土中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土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此时桩身很容易下沉。
2 静压桩的特点
2.1 静压桩的优点
(1)静压桩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2)静压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时刻均能实现其压力值,也可客观地反映地层情况,还可以利用施工终了似的压力值来评估桩的单桩承载力。这也是其他桩的施工方法所无法做到的。
(3)具有关技术资料统计,静压桩较之预制打入桩约可节约混凝土25%、钢筋40%~50%、节约造价25%。
2.2 静压桩的缺点
(1)仍然具有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环境及地下管线有一定的影响,要求边桩中心到相邻建筑物的间距较大。
(2)施工场地的地耐力要求较高,在新填土、淤泥土及积水浸泡过的场地施工易陷机。
(3)不宜在地下障碍物或孤石较多的场地施工。
(4)过大的压桩力(夹持力)易将管桩桩身夹破、夹碎,或使管桩出现纵向裂缝。
3 静压桩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桩机就位→起吊预制桩→稳桩→压桩→接桩→送桩→检查验收→转移桩机。
3.2 施工准备
(1)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审查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前,场地要达到“三通一平”要求,使施工桩机设备能顺利进入施工现场。做好现场清理地下空间障碍物工作,如旧建筑物的基础防空洞、地下管线等。
(3)桩机的压桩力不小于单桩竖向承载力的3倍。会同各单位技术人员选择桩机,尽量采用超载施工。
(4)熟悉施工图纸,参加设计图会审,进行施工放线工作,桩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结构和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对已放好的线及桩位要及时复核及报验,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压桩施工。
(5)对每批进场的桩认真检查其表面质量,桩身不允许有纵横向裂缝,表面漏筋、断筋、脱头现象,端板的凹陷、局部磕损、粘皮等质量缺陷深度不得大于10 mm。认真核对管桩的出厂日期,确保管桩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及达到14 d龄期后方可沉桩。管桩应堆放在坚实平整的场地,各种规格应尽可能分别堆放,以便于起吊时不会弄错顺序和型号,堆放层数起码不超过三层。
3.3 桩机就位
经选定的压桩机进行安装调试就位后,行至桩位处,使桩机夹持钳口中心(可挂中心线陀)与地面上的样桩基本对准,调平压桩机后,再次校核无误,将长步履(长船)落地受力。
3.4 起吊、搬运预制桩
起吊预制桩是最容易的一道工序,即把桩吊到桩机上。起吊预制桩控制要点是控制预制桩本身桩身的质量和吊点的选择。预制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方可起吊,强度达到 100%方可运输。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平衡,不得损坏。水平吊运可采用二点起吊,吊点距桩端0.207 L(L为桩长);一点起吊,吊点距桩端0.29 L(L为预制桩长),在10 m。预制钢筋砼方桩应表面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超过10 mm,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面积不得超过全部桩表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砼的收缩裂缝深度要小于20 mm,宽度要小于0.15 mm,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1/2;桩项与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或掉角。
3.5 稳桩
稳桩就是把预制管桩就位于桩位上且固定好。稳桩时应注意:为了避免压桩时出现桩位偏差且超过容许偏差,稳桩时要注意桩位不能出现偏差;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微倾15 °,预制桩插入,然后调整桩的两个方向上的垂直度使桩保持竖直,控制参数为0.5%以内;为了使桩更易进入土体中、保护桩端端面不易损坏及有部分防水作用,稳桩后压桩前对于每一条桩都要把十字桩尖焊上。
3.6 压桩
(1)压桩应连续,同一根桩中间间歇不得超过30 min。
(2)为了便于判断桩的质量和承载力,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当压力表读数忽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
(3)在压桩时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施工速度一般控制在1~2 m/min即可。
3.7 接桩与送桩
一般工程都采用手工焊接法接桩,在焊接前,必须清除端板坡口上的浮锈、污物,并保持干燥;焊接前上下桩必须垂直对齐,先用 3.2电焊条打底,以确保根部焊透,再用 5焊条满焊,而且要对称环缝施焊,以尽可能减小焊接变形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虚焊漏焊,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要小于5 mm,接节弯曲点高要小于1‰桩长,且要小于20 mm,焊完后必须停3 min后再施压,以使焊缝处温度有所降低。如焊完后立即压入,易使焊接处发生脆裂。沉桩应连续施工,中途不得人为停止。送桩时送桩杆的中心线应与桩的中心线重合,送桩杆的标高标记要清晰、准确,不得颠倒,否则标高控制出错。标顶标高应控制在-50 mm~+80 mm。
4 施工中质量事故分析
4.1 引孔压桩的问题
为了防止桩间的挤土效应太大,或土质太硬而使桩身较短,施工中往往采用引孔压桩的工艺,即先钻比管桩略小规格的直径钻孔,深度是桩长的(2/3~1)L,然后将管桩沿预钻孔压下去。引孔应随引随压,中间间隔时间不宜大长,否则会孔内积水,一是会软化桩端土,待水消散后孔底会留有一定空隙;二是积水往桩外壁冒,削弱了桩的侧摩阻力。
4.2 桩身上抬
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场地桩数量较多、桩距较密的情况下,时常后压的桩会对已压的桩产生挤压上抬,特别对于短桩,易形成所谓的吊脚桩。这种桩在做静载试验时,开始沉降较大,曲线较陡,但当桩尖达到持力层,承载力又有明显增加,沉降曲线又趋于平缓,这是桩身上抬的典型曲线。处理此类桩的目的就是让桩复位,一般采用复压法就可以解决问题。
4.3 桩顶(底)开裂
由于目前压桩机越来越大,最重可达6 800 kN,对于较硬土质,管桩有可能仍然压不到设计标高,在反复复压情况下,管桩桩身横向产生强烈应力,如果桩还是按常规配箍筋,桩顶混泥土抗拉不足开裂,产生垂直裂缝,为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压力较大情况下,对静压桩性能要求也应提高。
4.4 桩端封口不实
当桩尖有缝隙,地下水水头差的压力可使桩外的水通过缝隙进入桩管内腔,若桩尖附近的土质是泥质土,遇水易软化,从而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对于桩靴的焊接质量要求与端板间无间隙、错位,保证焊缝饱满,无气孔。施焊对称进行,焊接时间控制得当,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10 min左右方可施打,因高温焊缝遇水后变脆,容易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