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新闻报道与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2011-08-15郑晓华

科技传播 2011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新闻报道工作者

郑晓华

丹东电视台新闻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首要原则,科技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类型对真实性要求更加严格。向受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科技新闻是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要社会责任。

科技新闻是指报道公众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技前沿最新动态,科技界的重大突破,重大科研项目领军人物的介绍,国家关于科技发展方向的大政方针,自然界的新物种的发现和神奇有趣的自然现象等等。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最新科技成果的日益普及,并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科技新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对于政治新闻、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等类型的新闻报道,科技新闻除了具备新闻基本特点和要素之外,还要求其受众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中国科协组织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在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信息中,与公众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更受关注。2010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调查者关注度最高的科技信息是“医学与健康”方面,选择比例为82.7%。上面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国公民对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技信息感兴趣,有科普知识方面的需求。但是同时由于受到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限制,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与实际的理解能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家的繁荣昌盛,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科学精神的普及。所以,科学普及和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是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全局性问题。科技新闻报道在宣传科技新政、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供科学方法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各类传媒的科技新闻报道对传播最新科技成果、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科技新闻如“嫦娥一号”探月、“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上天、地震减灾、三聚氰胺、日本核辐射等等,通过各类传媒的及时准确报道,几乎家喻户晓,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科技新闻确实产生了重要社会作用,成为公众获取科技新知的重要渠道。但另一方面,部分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也出现过不少问题和失误,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新闻工作者没有能够认真看待自己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工作作风不够严谨。科技新闻报道的新闻事件,必须有充分科学依据和符合事实真相。从新闻事实的现象、本质到细节,都要真实可信,经得起推敲,来不得一丝一毫的虚假和夸大。

今年3月份,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了9级大地震,从而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物质泄漏事故,我国媒体在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事件真相的同时,还通过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分析了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的成因,同时还大量地介绍了有关抗震防震知识及核电站原理等科普知识,并在新闻报道中及时报道每天的权威科学检测结果,让公众全方位、多角度及时了解事件的真相和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消除公众的恐惧心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真正肩负起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公众更加迫切需要及时地获取各种准确的科技信息。及时准确的科技信息,常常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生机和繁荣。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条科技信息救活一个企业、一条科技信息安定人心的典型事例屡见不鲜。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受关注程度,将直接影响科技进步的速度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经济频道,利用大量的频道资源和播出时间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军事和农业科技知识和大量的农经信息,这些科技信息不仅开阔了受众的视野,也为群众的自主创业、农民致富搭建了良好的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也是科技新闻和科技信息的受益者。

人类社会发展的车轮从来就未曾停止过,科学观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入信息社会后,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极大的发展,伪科学却并没因此而消失,而是经常披着科学的外衣,出现在公众面前。新闻工作者怎样分辨新闻事件是科学还是伪科学,从什么角度和以什么方式对事件进行报道,对于科技报道的从业人员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信息获取的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广大新闻工作者日常工作面对大量科技信息,去伪存真,拨云见日显得更加重要。在“华南虎事件”、“人体特异功能”等几起影响较大的伪科学案例中,伪科学的制造者往往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江湖骗术进行各种表演,并借助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传媒进行传播,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误导和欺骗,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科技新闻除了要具备真实性和客观性,还要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意识。科技新闻区别于其它类型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科技报道的灵魂。科技新闻、科技新信息的传播,必须符合自然科学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失去科学性的“科技新闻”将失去它的根本新闻价值,甚至会误导公众,混淆视听,影响媒体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新闻报道的科学性,是维护新闻严肃性和新闻单位及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维护受众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科技新闻工作的从业人员除了要像其他新闻工作者一样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而且还要具有广博的科技知识和较高的科技素养,了熟悉和掌握相关行业的有关政策,采取严肃的、对受众负责的态度科学、真实、准确、通俗易懂地传播科技新闻,传播普及科技知识。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不断学习,及时掌握科技新知识、新动向,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新闻报道方针,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1]郑保章,刘乃仲.试论科技新闻传播如何实现社会化及大众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2]陈光.科技,还是新闻?——浅谈科技新闻的传播立场[J].新闻前哨,2003(9).

[3]饶芳,刘晓浏.重大科技新闻事件的议程设置分析——以《科技日报》为例[J].科普研究,2009(10).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新闻报道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