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识形态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2011-08-15李春燕
李春燕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
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意识形态的功能和导向,意识形态在维护中国的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系统化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确立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功能与导向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和导向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100年要走完西方发达国家用300年时间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路程。因而,我们在不断取得伟大进步的同时,有可能以集中、凸显、紧逼的方式遭遇别人在300年中出现过的经济发展失调、社会矛盾加剧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困扰及风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多元社会意识的出现和多元文化的并存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并且出现了日益淡化的趋向和认同危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稳定,各种主要社会关系总体上较和谐,但来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各种矛盾,如失业下岗、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弱势群体规模扩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以及在新时期发展中由于新因素的引入而出现的新矛盾,如全球化下的金融风险问题、文化冲突、恐怖主义等。
2 意识形态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2.1 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意识形态通过舆论宣传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选择性明显增加,接受信息的渠道丰富而庞杂,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正确的舆论宣传既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又可以保持政治稳定和政权巩固;错误的舆论宣传会扰乱人们的思想,误导人们的行为,激化社会矛盾。和谐意识形态必须更加突出舆论宣传的导向功能,使其在多样化的过程中,担负起主旋律的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心声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方式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亲切的话语进行和谐舆论宣传,使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的主流舆论。鼓励类似于《长征》《开国大典》等影视作品的创作,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以他们的精神鼓舞人,以他们的人格感染人,积极引导人们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
2.2 意识形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和谐社会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公平正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导向功能的核心是倡导效率与公平的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是结合在一起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效率和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范畴,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评价的标准。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意识形态的经济导向功能要体现公平正义,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得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客观实际出发。
2.3 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道德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通常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是以其评价的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和教育示范等力量来维持的。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道德体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中国人民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3 总结
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和谐。在经济社会不断取得伟大进步的同时,一些暂时性的问题和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和谐社会下的意识形态与传统的意识形态相比有了历史性的转型,实现了意识形态的理论功能和价值导向的科学统一,具有了明显的时代新特征。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对各个领域的矛盾与冲突进行调节和控制,使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不断引导全社会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们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要认清形势,客观地分析问题,正确认识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地位,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和导向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