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1-08-15张晨花
张晨花,杨 杰
(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等。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比如图书等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其开展公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点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未理顺等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家底不清。
(2)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的定期清理报废存在问题。其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着特殊的行政审批程序,这影响着固定资产报废的及时性;其二,由于现在的离任审计将固定资产价值增量指标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报废资产的及时性产生影响。
(3)固定资产使用缺乏评估和监督;资产使用效率较低,还存在资产闲置现象;事业单位特别是科研单位,在承担科研项目时,需购置大量资产,但是在项目结束后,这些因特殊项目增加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骤然降低。通常只有部分还继续使用,其余的固定资产却进入闲置状态。
(4)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的管理弱化等。这些问题几乎覆盖了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2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以上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列举,存在上述现象的本质是由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就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外部环境的影响。现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是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外部因素。目前,事业单位使用的是财政部1997年7月17日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在2001年和2002年就预、决算报表制度进行了更新,但随着我国财政管理进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多项改革,这些都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各级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重视不够。如前文所述,由于历史的原因,尽管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影子仍旧残留在如今的管理体制当中,其管理和使用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另外,由于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其固定资产的成本在采购时一次摊销,因此,在核算的制度上也导致固定资产在采购环节得到了很好的重视,但是在验收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忽视。
(3)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按照部门预算改革要求,资产管理必须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要求,资产配置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按照“收支两支线”管理改革要求,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处置收入等必须纳入财政专户实施管理。但目前,部分单位仍未能做到以上几点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
(4)人员因素。由于专业的限制,财务人员对仪器设备的属性了解不够,这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不好。
3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有力措施,帮助各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①进一步加强各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建设,人的素质是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笔者建议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给予重视,在机构调整和定岗定职工作中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切实保证并不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②完善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制度,处置国有资产必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③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督促单位领导自觉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区别情况进行追偿与处理。④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促进事业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整合和共享共用,将是事业资产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目前太原市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整合了太原地区5万元以上具有特殊功能以及应用领域较广、有较高的共享价值的仪器设备,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跨学科、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的共享合作,从而为提高国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开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