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成本会计发展趋势
2011-08-15王丽红
王丽红
(河北省邯郸矿业集团陶二社区,河北 邯郸 056000)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产主义商品生产时,对成本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就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就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产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很多人都认为:成本就是产品的成本,其实不然,产品成本属于成本,但成本并不等于产品成本。成本涵盖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相关成本、可控成本等各种具体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因此,经济学家将成本的定义进一步拓展,认为凡是经济资源的牺牲都是成本。成本包括支出成本和机会成本。支出成本是指现在、过去、未来的现金流出或实物消耗。机会成本是将所放弃的资源用于可能实现的收益。因为机会成本不能被很好地确定和计量,会计系统重点还是记录支出成本,但是机会成本不可或缺,在制定决策上要认真予以考虑。
总之,成本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管理的需要就不同,相应的成本含义也会随之变动。但是在成本的演变进程中,有两个基础特征是始终不变的:①成本是以某种特定目的为对象的。目标满足于管理需要,可以是有形或无形的成品,也可以是某种特殊的服务。②成本是为了实现这种特定目的而发生的消耗,没有目的的消耗是一种损失,不能称之为成本。另外,基于一个重要的会计特征,即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成本还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否则就无法进行成本的核算。
1 传统成本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系统是指构成成本要素的有机组合,以及由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但传统的会计系统存在许多弊端:①成本信息失去了相关性。这是因为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无法给经营决策者提供充分的成本信息,即经营者掌握的成本数据与现场的经营活动变得不对称。因此,最需要成本会计信息的经营者,反而对成本管理数据产生了一种不向荣的感觉,从而使这些数据失去了相关性。②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难以观察到制造环节的成本形成过程。③从传统产品成本中无法获得制造缓解的信息。④无法有效地将成本信息应用于管理。⑤成本信息的“质”不明确。传统成本核算系统提供的成本数据,其提供的是置换成了货币价值的定量信息而不是质量信息。因此,需要对成本状况进行判断时,经营者不得不依赖于金额的高低来作质量好坏的评价。⑥难以计算出正确的成本。⑦业务活动、数据处理系统以及与财务会计协调不充分。⑧经理人员的不懂行,导致对成本信息的不理解。
2 成本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2.1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采用估计的工作时间来计算作业成本,而不是以调查确定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基础。其做法是:在实施将一个责任中心的成本分割为若干作业时,放弃追踪而采用估计,这种估计与上述的方法不同。它仅向经理人员进行估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按员工调查来确定分割比例。
2.2 弹性边际成本法
这种方法和上一种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该方法下的成本中心的划分和成本分配更能反映出一个部门的责任,从而有利于加强责任控制。
2.3 资源消耗会计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在非金额方面,应用基于量化的产出消耗、因果关系的关联性,将成本对象所消耗的资源成本归于“结集点”;为了与计划数量或标准数量相比,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有助于负责业务活动的经营者进行成本管理。
3 成本会计发展的对策
3.1 效益成本法
所谓的效益成本法,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成本是否发生、发生范围、额度及其分配去向的一种现代成本计算方法。它的内容如下:①分析成品生产过程中各种消耗对企业内部可计量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关系,确定各种效益成本和投资成本等。②确定耗费效益系数控制支出,同时确定效益奖励率,提高效益。③采用经济效益剖析法确定立项核算的效益成本。④确定效益成本的支出方式。⑤设置专门账户汇集各种效益成本,然后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支出进行结转。
效益成本法的主要特征:①耗费与效益挂钩。②成本核算对象既不是产品,也不是责任单位,而是立项的成本性效益。③核算具有阶段性。④核算具有辅助性。⑤核算对象与管理目标相统一。
3.2 节能降耗法
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是成本会计管理的一项目标,而节能降耗又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面。所以,节能降耗是解决企业能源效率低下的首要问题,是优化企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选择,会计人员应从节能降耗的必要出发,对节能降耗的会计主体、会计核算、核算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尤其是要对节能降耗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方法、节能降耗效益的核算内容分方法进行深入的设计。
节能降耗法的主要内容:①采用节能降耗措施所花费的代价——节能降耗成本会计;②节能降耗所带来的效益——节能降耗效益成本。
3.3 使用软件管理法
使用会计软件如会计电算化,进行电脑操作,减少人工投入,就是减少成本的支出,使之方便快捷,减少失误。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实践证明,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没有会计电算化,新的成本会计方法就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3.4 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现代成本会计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成本会计的全盘否定,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成本会计方法,更不是要求成本会计高等数学化。我们认为,只要是适应我国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这必然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会计方法,都应视为现代成本会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