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鸵鸟饲养管理技术

2011-08-15撰文江林

浙江林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种蛋雏鸟精料

□撰文/江林

鸵鸟的孵化技术

种蛋的收集与贮存。一般雌鸟比雄鸟先进入发情期,因此早期产的蛋一般不育。雌鸟一般在交配1周后开始产蛋。种蛋必须来自优良、健康的鸟群。挑选种蛋时,先将薄壳蛋、砂壳蛋、钢皮蛋及过大、过小、过扁、过圆、污染面积过大的种蛋挑出。对刚产出的种蛋不宜马上入孵,要贮存24小时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6天,保存的温度以15℃为宜。若保存期超过6天,需要降低温度,保存种蛋的适宜湿度为70%~80%,并注意贮存室的通风。种蛋保存时,应大头朝下,每天翻动1次。

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措施。每2天用消毒液拖擦鸵鸟蛋贮藏室地板1次,隔2周全面清洗、消毒,并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鸵鸟产蛋时,饲养员要用消毒纱布接住,然后送孵化室消毒,消毒剂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熏蒸30分钟。如果没有接住,用经消毒液浸泡的纱布擦去表面脏物,马上送孵化室消毒。入孵之前,用消毒药(温度不要超过40℃)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消毒过的干纱布擦干种蛋即可入孵。孵化室地板每隔2天用消毒药拖擦1次,墙壁、天花板每半个月用消毒药喷洒1次,1个月全面清扫1次。每次孵化之前,孵化机内外及表面要用消毒药擦拭1遍,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孵化时,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合理的通风与晾蛋及正确的孵化操作。经验表明,室温在18℃~25℃时,如果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温度控制在37℃效果最好,随着室温的升高,孵化温度可适当降低。也可采用变温孵化法,将孵化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温度可分别控制为36.5℃、36℃和35.5℃,其相对湿度分别为22%、23%和25%。并且种蛋可按大、中、小三个档次实行分机孵化,能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对于恒温孵化法,前期孵化湿度可控制在20%~25%,转入出雏机湿度应相对提高,通常为30%~40%,后期湿度相对较高会造成鸟啄壳,死胚蛋明显增多。

胚胎发育需要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和各种有害气体不要超标,因此,应定期通风换气。鸵鸟蛋的体积较大,蛋壳较厚,尤其后期产热较多,应注意晾蛋。

入孵时,一定要使鸵鸟蛋的大头朝上,依贮存期、产蛋期分清批次,认真记录,尽量不混孵,以免造成出雏的混乱;孵化过程中要翻蛋,每隔2~3小时翻蛋1次。

雏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饲养。6周龄以前的鸵鸟死亡率最高,所以这期间的饲养和卫生管理至关重要。育雏期是指0~90日龄的雏鸟期。雏鸟期要求饲料中粗蛋白为18%~22%,代谢能为12.13兆焦/千克,粗纤维4%以内。饲料形状逐渐由粉料改为颗粒料。

半月龄内,每天喂料6次,以后减少到每天4次或3次。1~30日龄每只每天70克(均指精料),粗蛋白20%~22%;31~60日龄为121~400克,粗蛋白为18%;61~90日龄为500~600克,粗蛋白为18%。除精料外,还应补喂青绿饲料,喂量不超过精料的5倍。

管理技术。保温期一般为60天,舍内应提前1~2天预温至35℃~36℃,并预先熏蒸消毒雏舍。保温标准是:0~3日龄35℃,3日至1周龄为34℃,以后每周降低2℃,至9周龄时脱温。

相对湿度为55%~60%,天气晴朗时应让雏鸟到户外运动。

加强通风多晒太阳,保证足够光照。雏鸟每群以30只左右为宜。

雏鸟的饲养。给雏鸟以高质量的饲料浆非常重要。饲料浆与切碎的苜蓿叶或其他营养丰富的粗饲料混合,能基本保证雏鸟的营养需要。雏鸟饲料中不应含有任何苜蓿茎和其他粗纤维饲料,因为这些物质将导致雏鸟的肠梗阻。苜蓿应将茎秆全部摘除,然后用手工或小切割机将其切碎。雏鸟浆料只能湿喂,不能制成干料饲喂。每天应清理1次水槽并至少加水1次。对生长速度达到5克/天以上的鸟群,应补充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可通过饮水添加。除了饲料浆和清水之外,饲料中还应以稀释的方式补充贝壳粉或石灰石粉。饲料中添加含钙物质,对于促进幼鸟骨质生长,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幼鸟更加重要。这一阶段是鸵鸟的生长期,骨骼生长发育快,钙质需要量大。雏鸟和青年鸟腿畸形,可能是饲料营养不平衡所致。

饲喂方式。饲槽离地面的高度可依年龄而定。成年鸟一般离地1~2米。饲槽的底部应钻孔以利于水的排出。四周用铁丝穿透绑吊在树上或栅栏上。不能使用破旧的水槽及饲槽,因它们中有一些脱落的金属碎片及其他异物,易被鸵鸟吞食造成伤害,使其失去种用及经济价值。在多雨时期,特别是夏季,有些地区常常阴雨连绵,鸵鸟在下雨时不饮食,只呆呆地站立在雨里,因此必须在槽周围建造简易雨棚,一方面可以遮风挡雨,有利于鸵鸟采食,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鸟场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雏鸟的卫生管理。育雏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干燥和尘埃较少的地方,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加强卫生管理,每天应清理垫料,保持空气干燥。每周用中等效力的消毒剂将育雏室冲刷1次,栏舍的内部应清扫干净,栏圈应至少每天喷雾消毒1次。不应用稻草或者其他干草做铺垫材料,以免鸵鸟吞食后损伤消化道。每天至少供应3次清洁的饮水。所有的垃圾应搬运出去,而不应堆放在鸟舍内。每天都应保持鸟舍内通风和适宜温度。患病和体质弱的鸵鸟应当隔离饲养,不应同健康的鸵鸟混在一起。由于鸵鸟的生长速度不一,因此,生长速度快的应与生长速度慢的分开饲养,但是,小鸵鸟中应混养几只较大的鸵鸟,以引导其采食和饮水。鸵鸟容易受到惊吓,应尽量减少对其惊扰。

育成期鸵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是指91日龄至开产前阶段,其中91日龄至14月龄为育成鸵鸟阶段,14月龄以上至26月龄为种用后备鸵鸟阶段。

饲养技术。育成阶段是调整性成熟期,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提高产蛋量、降低淘汰率有重要意义。应以室外放牧为主,尽量多采食粗饲料。精料含粗蛋白为15%~16.5%,代谢能为11.506兆焦/千克,粗纤维前期6%,后备期8%~10%(或加大到12%~14%)。饲料最好采用颗粒料,颗粒直径7~10毫米,日粮中颗粒占30%,优质青料占70%。育成期开始后第一周至第四周作为饲料更换的过渡期,第一周,育雏料占4/5,育成料占1/5,以后育雏料每隔1周降低1/5,而育成料则相应增加1/5,至第五周全部喂育成料。商品鸵鸟每只每天1.5~2千克精料,到12月龄出售,种用育成鸵鸟则每只每天1~1.5千克精料。

管理技术。牧地以山坡地最好,自由放牧运动,牧地、运动场或栏舍内应尽量除去铁钉、碎玻璃或塑料袋等,以免鸵鸟误食造成前胃疾病。栏舍应有良好的采光性,场地四周应设1~2米宽的绿化带,经常保持栏舍内外清洁、干燥,并经常清除积水。地面沙土厚5~20厘米。舍内的门最好高3.4米,舍顶高不少于3.7米。场地充足时,舍内可20平方米/只,运动场100平方米/只,场地小时,舍内可8平方米/只,运动场50平方米/只。

种鸟的饲养管理

种鸟栏的基本要求。种鸟栏选择在地势干燥、便于排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沙荒地、缓坡地或非耕贫瘠土地上。每个栏舍饲养l雄2雌成年种鸟。鸵鸟天性喜欢奔跑、运动,所以围栏的要求是长方形或长梯形,长50米,宽25米。场地面积小的地区,围栏不可小于长40米,宽20米。栏与栏之间要有1.5米或2米的通道,便于饲养人员工作和防止种鸟之间打斗。围栏的材料要坚固,无尖刺、棱角,可选用镀锌铁丝网或其他金属丝网、竹竿、木棍、水泥柱等材料建筑。栏高为1.5~2米。场地最好是沙壤土或沿围栏边铺2米宽的沙道,便于种鸟运动。在场地背风向阳面建设简易有顶、三面墙的鸟舍(北方)或凉棚(南方),为种鸟防寒、避暑、挡风遮雨。舍内铺一层厚沙可作为母鸟做窝产蛋之用。围栏内要经常打扫卫生,清除铁钉、铁丝头、小木棒、塑料袋等杂物,以防种鸟误食造成胃堵塞。

种鸟饲料搭配。种鸟有很强的消化粗纤维能力。全天配合饲料的用量,黑颈为1.5千克,蓝颈为1.6千克,另加2~4倍的青饲料。饲喂方法可以灵活掌握。目前,一般喂法是将配合饲料与青、粗饲料均匀混合后分2~3次投喂,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另加1次青饲料。

饲养管理方法。种鸵鸟饲养管理应以提高产蛋量,繁殖更多的优质雏鸵鸟为目的。饲养非洲鸵鸟可按一雄多雌一起混养。

种鸵鸟饲喂和饮水工具要用水泥制成的坚固的水泥槽,防止被种鸵鸟采食或饮水时踩翻弄坏鸟脚或弄湿腹部导致生病。通常种鸵鸟日喂4次,第1次饲喂于6∶30~7∶30,每次饲喂间隔时间做到基本相等,饲喂顺序是先青粗后精料,或精、青粗料混饲,饲喂量1.5千克左右,并要保持经常有清洁的饮水(冬季饮25℃的温水)。此外,种鸟舍栏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卫生,随时清除舍栏内的粪便。饲喂工具和鸟栏最好每周能消毒l次。

饮水。水是动物的第一营养素,水在体内对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以及对体液循环、体温调节、排除体内废物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鸵鸟饮水减少,往往都是患病的前兆,要引起注意。鸵鸟饮水设施应放在栏中的一侧。可以采用自动水阀控制水量,也可在水槽上安装自来水龙头,每天定时供给清洁的自来水。

种鸟运动。繁殖期种鸟运动,能增强种鸟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增加采食量;同时,增加运动,可以刺激雄鸟雄激素的分泌,有利于精液品质的提高和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雌鸟雌激素也因增强运动后分泌增加,提前进入繁殖期,卵巢中的卵子发育加快,出现强烈的配种欲望。饲养人员还可以通过种鸟运动状况,了解种鸟的健康状况,如在种鸟有病时运动量会明显减少。为了使种鸵鸟有规律地运动,每天上午和下午最少要驱赶其运动各1~2小时。

猜你喜欢

种蛋雏鸟精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小尾寒羊春季节气饲养法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Task 1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被“捧杀”的雏鸟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当唯一的雏鸟离巢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