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对待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1-08-15黄玲丽
黄玲丽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对待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创新
黄玲丽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中国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资本主义 理论创新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各自所处的时代,对这一问题做出过一些重要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和曲折。改革开放以来,在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逐渐向科学回归,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基本思想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吸取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马克思在论及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同时,强调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俄国要“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1]P435列宁也指出:“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助手”,“有可能经过私人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2]P529在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以下概述:
1.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曾经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和重要阶段,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阶段,是历史阶梯的一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有过经典的论述:“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3]P773列宁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4]P182“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5]P234
2.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私人资本对他人劳动的剥削和占有,资本主义始终不能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马克思从经济领域入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即剩余价值的创造、剥夺与瓜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某一个时期的经济繁荣并不能从根本上消弭它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对自身的否定。“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6]P269
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既打碎又利用;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而建立社会主义,但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则不能跨越,要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提出的“两种资本扬弃方式”清晰表明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积极地扬弃”。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和合作工厂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7]P33。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问题,马克思晚年虽然提出“卡夫丁峡谷”理论,但这是有前提的。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性因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存在,这“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8]P765。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跨越,但反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形态则不能跨越,而是要积极利用才能过渡到并建设好社会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对待资本主义问题出现错误和曲折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走过弯路,遭遇过挫折。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处的客观事实,必须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正确处理“两制”关系,才能保证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近60年的历时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取得了巨大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道路。但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存在着教条主义、自由主义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且在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较为集中和突出,而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的错误和曲折是导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对待资本主义问题出现错误和曲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方法论上存在错误。我们长期着力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和区别,把社会主义看成纯而又纯的社会,而很少研究它们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禁锢了自己的头脑,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2.战后几十年“冷战”对峙的格局使中国共产党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单纯依靠批判的武器来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任何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探讨都有可能被扣上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帽子,甚至遭到批判,导致人们墨守成规,探讨新问题、创造新理论的氛围没有形成。
3.二十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曾经有过的辉煌,使共产党人产生盲目崇拜、自我陶醉心理,长期高唱“东风压倒西风”的赞歌,并坚持“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丧失了理论创新精神,没有注意当代世界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忽视了新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4.新中国长期闭关锁国有客观原因,但中国在对外政策上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与第三世界发展关系时,也把支持这些国家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斗争视为重要的内容。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问题上大胆探索,创新理论,成功地解决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实践中呈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实践的背后,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1.现时代仍然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铁的必然性”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但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前后提出了两种途径:一种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式的,一种是东方落后国家跨越式的。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晚年的思路,强调在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9]P281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继续作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科学判断,认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
2.新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现在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10]P56我们在看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私有制仍然是其经济基础,剥削现象的存在和两极分化的加剧,以及资本家阶级依然是统治阶级等,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规律仍然发生作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趋势和历史命运不会改变。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对立也有合作,对于弱势的一方则更多的是学习和借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就是联系更加广泛和密切的世界。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11]P90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为中国扩大国际交往、吸收人类的先进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政策保障。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纵深发展,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利益纵横交错,相互依赖性和渗透性更加凸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成功地衔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较好地沟通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有效地解决了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发展生产力和吸收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的渠道和手段问题。
4.“一国两制”是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形式,资本主义可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2]P55资本主义不会很快被消灭,社会主义也不会很快战胜资本主义,全球范围内“一球两制”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重大创新价值在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第一次在一个国家内部并存、发展。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以及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与成功典范,有理由相信,两岸的最终统一必将为“一国两制”注入新的生命力。
5.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根本对立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由“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质的变化与肯定。而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则是其政治地位与法律地位的重大界定。同时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以财产的有无、财产的多少作为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判断标准,这一标准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7][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万 强
黄玲丽(1971—),女,信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2009BKS005)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