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稳定国家经济视角下文革中的周恩来评析

2011-08-15何永红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红卫兵串联革命

何永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基于稳定国家经济视角下文革中的周恩来评析

何永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文革”时期周恩来强调抓革命、促生产,同一切破坏经济建设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他保护和解放一批老干部,让他们出来参加领导工作,为经济建设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他领导经济整顿,致力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正是由于周恩来的种种努力,避免了中国经济的全面混乱和崩溃。

周恩来;“文革”;经济;发展;贡献

近年来,有关周恩来经济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研究者较多关注周恩来经济思想的特色和特点、经济思想发展轨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经济改革思想、经济和谐思想等等,对周恩来在若干重要时期经济思想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周恩来在“文革”时期的经济思想及其为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所作出的种种努力研究较少。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以缅怀周恩来在 “文革”时期为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一、强调抓革命、促生产,同一切破坏经济建设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为避免中国经济全面混乱和崩溃,作出了种种努力

(一)反复强调抓革命、促生产

1966年9月,在周恩来的指示下,陶铸执笔,起草了人民日报社论《抓革命、促生产》,提出:“革命和生产两不误,要求各生产单位和业务部门加强领导,广大工人、社员和科技人员及其他劳动者,应当坚守生产岗位。”[1]在当时条件下,许多人为狂热的革命精神所驱使,不可能既抓革命又促生产,但这个社论仍如警钟一般,在中国上空回荡。在人民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6年11月,周恩来再次指示发表社论《再论抓革命、促生产》,按周恩来意见定稿的这篇社论指出:“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工业生产是一个整体,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只要某一部门脱节,就可能影响全局,工农业生产稍有间断,就会影响到人民的经济生活。因而不论在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里面,都是完全适用的,没有例外的。必须坚决遵守,时刻遵守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2]由于周恩来一再强调和坚持,“抓革命,促生产”被写进八届十一中全会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中。毛泽东后来也讲了“抓革命,促生产”。周恩来把这作为同林彪、江青一伙煽动“停产闹革命”进行斗争的武器。针对林彪、江青等提出的“革命抓好了,生产自然会好”。周恩来指出:“我就不相信革命抓好了,生产就会自然上去。不搞好生产,工人、农民吃什么?穿什么?我们的国家怎么办?”[3]周恩来还曾同余秋里谈起过:“你们可得帮我把住经济这个关啊!经济基础不乱,局面还能维持,经济基础一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所以经济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生产绝不能停,生产停了,国家怎么办?不种田了,没粮食吃,人民怎么能活下去?还能闹什么革命?”[4]这一方面反映了周恩来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周恩来对林彪、江青一伙的愤慨之情。周恩来抓革命、促生产的呼吁,表现了他要稳定中国经济的良苦用心,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二)不准红卫兵到工厂、农村串联

红卫兵大串联高潮开始后,周恩来针对一些红卫兵离开学校到地方的工厂、农村去搞串联活动,也多次指示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妥善解决好学生串联与经济生产的关系。他在《抓革命,促生产》社论中就严正指出:“学生不要到农村和工厂干预那里的革命和生产。”[5]1966年9月10日,他对北京即将前往各地串联的红卫兵提出了三项任务,一是战斗队,二是学习队,三是宣传队,告诫红卫兵去工厂、农村参观访问时,不要妨碍当地的生产。他指出:“农村现在是三秋工作,我们应该注意积极支持生产,不要妨碍三秋工作。”[6]9月15日在陪同毛泽东、林彪第三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时,周恩来又再次重申:“为了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大中学校的红卫兵和革命学生,现在不要到工厂、企业和县以下机关、农村人民公社去进行串联。工厂、农村不能象学校那样放假,停止生产来革命。”[7]周恩来还在许多场合,采取多种方式劝阻红卫兵到工厂、农村去串联。1966年10月3日,他在同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全国红卫兵代表谈话时指出:要抓革命、促生产,不能误农时。1966年10月20日,在接见哈尔滨工业大学红卫兵代表时,周恩来指出:“工人、农民不能放假,不能串联,他们有生产任务。”[8]周恩来的这些苦苦相劝,虽然被一些红卫兵置若罔闻,但在某些时间、某些地点,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对当时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稳定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劝阻工厂、农村人员上京,串联和停产闹革命

“文革”开始后,工厂、农村受其影响,停工停产闹革命,对此,周恩来也极力劝阻。1966年11月,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工矿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的来访群众大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离开单位很久了,你们有生产任务,有业务,除留下少数代表外,多数可回去。”[9]1966年12月在接见成都来京的工人代表时,周恩来批评他们强行登火车来京的做法。他指出:“你们是工人阶级,应该懂得搞文化大革命不能影响生产。”[10]在接见外地来京工人代表大会上,他要求工人尽快回到本地去闹革命。[11]在周恩来劝说下,有相当一批工人回到了本地,参加了生产。

周恩来对全国各地的一些大型工矿企业停产闹革命也极为关心。当时,大庆油田有一万多人离开大庆,跑到了北京。许多油井停下来了,领导班子瘫痪了,铁人王进喜遭揪斗,油田生产失去正常指挥。针对这种情况,在一次全国石油系统大会上,他愤慨地说:“无数的油井停下来了,我们忍心看着这样吗?抓革命、促生产是这样抓的吗?你们造什么反?如果把应该进行的业务停下来,那就是造错了方向。”[12]为了保护大庆油田,周恩来决定对大庆油田实行军管,在周恩来的努力下,大庆的生产得以有序地进行。

“鞍钢”在“文革”发动起来后也很乱,生产下降,许多炼钢炉都停产了。周恩来原来准备请李富春去那里稳定局面,但中央提出要派张春桥去鞍钢。张春桥去,结果可想而知,周恩来就有意拖延,迟迟不派。后来实行了军管。[13]

大庆和鞍钢等地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了“文革”期间全国各地的石油和钢铁等经济建设物资的供应。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切都是与周恩来的努力分不开的。

(四)制定强硬措施,稳定生产建设局面

为了维护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周恩来也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来阻止红卫兵进行串联活动。1966年11月他主持制定《关于革命师生进行革命串联问题的通知》,并送毛泽东批阅。通知指出:“为了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更好地实现明年的经济计划,需要在今冬明春集中一切交通力量,加速物质运输。因此,决定从今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到明年春暖季节,全国各地的革命师生和红卫兵一律暂停乘火车、轮船、汽车来北京和到各地进行串联。”[14]这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因而《通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红卫兵的串联。为了进一步落实通知内容,12月1日,周恩来又指示发布了一个补充通知。规定:“十一月二十六日前到北京的外地师生和红卫兵,必须在十二月二十日以前,全部离开北京返回原地,所有在外地进行串联的师生和红卫兵,十二月二十日前返回原地,从十二月二十 一日起,乘车船不再实行免费,对未离京的师生和红卫兵,由解放军派人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尽早安排他们离京返回原地。凡返回原地的师生和红卫兵,中途不要停留。”[15]这个通知也得到了毛泽东的批示,由于该通知的发布,红卫兵串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红卫兵串联对工农业生产的冲击是巨大的,对红卫兵串联的阻止,就减少了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对稳定工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工人的武斗和串联,周恩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他在1968年起草的一份制止武斗的文件中写道:“取消武斗专业队。按系统归口接受革命大联合三结合。不许重拉队伍,另立山头。革委会、军管代表要保证任何工人职员不得被赶离生产工作岗位。凡自动脱离不回厂者,要限期回厂,逾期不归的扣发工资,半年不回的开除,回厂者要由革委会、军管代表保护,被打的要追查凶手,送医院治疗,按期发工资。停止脱离生产和工作岗位的自由串联,不容再抢武器弹药,不许攻夺建筑物,建立据点,不许抢夺任何公家仓库,商品物资,更不许“杀人放火。”[16]在周恩来的极力劝阻和制止下,工厂武斗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工农业生产也得以继续下去。

二、保护和解放一批老干部,让他们出来参加领导工作,为经济建设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文革”开始后,党的各级领导工作受到了严重冲击。为了保证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得以延续下去,周恩来极力保护领导干部,让他们回到了生产领导岗位。1967年1月16日,周恩来在接见全国石油系统职工造反联络总站和北京石油学院代表时说:“夺权可夺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权,对生产领导权还是监督好”。并嘱咐康世恩:“大庆这面红旗不能倒,生产由你们管,生产任务不能出问题。”[17]1月30日,当他得知在外地了解三线建设情况,刚回北京的谷牧被建委造反派绑架后,立即派联络员找建委机关造反派交涉,以“总理听取谷牧的汇报为由,要他们把谷牧送回中南海。”[18]2月1日在接见工交口造反派时,周恩来批评他们对干部动不动就戴高帽子,游街等变相体罚的做法。并说:“谷牧不是黑帮,他在国务院有工作,不要揪来揪去”,在谈到大庆问题时他说:“大庆最近很乱,反对余秋里,反对王铁人,我很着急,恨不得飞过去看一看。”[19]这表现了周恩来对当时工农业生产领导陷于瘫痪的局面十分着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对老干部的保护,一方面表现了周恩来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他们工作的开展,对经济建设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文革”期间,周恩来多次提出要保护和解放老干部,让他们出来参加领导工作。1967年4月,在与人谈到干部问题时,他表示忧心,说全国干部问题还解决不了,干部不能出来工作。他曾指出要三结合,非解放干部不可。在 1969年3月16日的九大准备工作第二次全体会上,在谈到总结经验,落实政策问题时,他说:“文化大革命快三年了,我们对于总结经验,落实政策,这点做得还是差,更重要的就是解放一批干部。”[20]他的观点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此后一大批领导干部被释放出来,重新回到领导岗位。

三、领导经济整顿,致力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文革”开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发生逆转。1967年1月上海夺权后,全国大乱,1967年、1968年全国经济工作基本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国民经济遭到全面、严重破坏,工农业总产总值呈逐年下降趋势:与1966年 相比,1967年 下 降9.6%,1968年与1967年相比继续下降4.1%。进入7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失控局面,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物质匮乏,物价上扬,工厂生产停顿,1971年“九·一二”事件后,人们对“文革”一系列的错误做法更抱怀疑态度。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周恩来虽然没有公开表露过一句否定“文革”的活,但在 1971年至1973年期间,凭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高超的斗争艺术,在与“四人帮”的斗争中,进行了一系列整顿。

在经济方面,1971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出了一系列通知,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制止年终乱花钱;调整部分工人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改革临时工、轮换工制度。这些通知的下发,对于全面稳定国民经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年12月,周恩来明确提出了认真整顿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恢复和健全被“极左”思潮砸烂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整顿企业的若干措施。规定各级企业要恢复和健全企业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制度,经济核算制度等七项指标。以此为开端,全国各地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开始恢复生产,健全制度。

在企业整顿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周恩来又着手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1972年初,周恩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指出:“三个突破(职工人数突破5000万人,工资总额突破300亿元,粮食销售量突破800 亿斤)对国民经济各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不注意解决就会犯错误。”[21]据此,国家计委拟定了1973年《关于坚持统一计划,加强经济管理的规定》,为贯彻落实这一规定,周恩来指出:“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发展,但现在根本没有比例,……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粮食销售量,三项都突破了计划数字,去年我讲了这个问题,但没有抓,确实没有王法了……不只三个突破,货币发行也突破了,这不是那么舒服的。……基本建设要经常检查,全年抓,1970年基本建设大膨胀,1972年没有抓,鉴于这个教训,以后要全年抓,该停的停,停的不合适的再建”[22]。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得到一定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周恩来领导的整顿,初步扭转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局面,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2][5][6][7][8][9][10][11][12][14][15][17][18][19][20]《周恩来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13] 力平著:《开国总理周恩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8月版

[4][21][22] 余秋里:《中流砥柱,力挽狂澜》[N],《人民日报》1990-1-11

[16] 编写组:《“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9月版

何永红(1969——),女,天津人,汉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卫兵串联革命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当红卫兵就能吃饱饭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粉红革命
红卫兵的性恋观念及行为
浙江境内红卫兵“破四旧”行动所造成的古旧书资源损毁
荒诞年代的传奇故事——红卫兵偷越国境援越抗美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