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
2011-08-15申文明
申文明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50)
论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
申文明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50)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思想,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提出了三大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了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在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今天,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协调发展;三大文明;人与自然;区域经济
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是江泽民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是江泽民在全面总结人类社会特别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吸收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入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在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今天,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发展思想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据发展趋势和自己的实际,先后制定和调整了本国的发展战略蓝图。正如江泽民所说:“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面对这个态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1]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深刻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经验和教训,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求,解决了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协调发展思想。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宽广的眼界,关注时代与世界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尽管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我们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和平和发展的两大主题仍未改变,尤其发展是核心问题,发展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和趋势。正是基于这一国际背景,江泽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形成了科学的发展价值观。
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不仅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范围的高度,而且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实现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协调发展的关键和办法,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把发展上升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是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二、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3]在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邓小平发展价值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逐步形成了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
(一)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思想
社会协调发展理论是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构成完整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4]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等的有机结合体),“整体内部包含着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必须使社会的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的过程,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维文明协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整合过程。”[5]早在199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创造性地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结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在1994年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概括为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历程。在1997年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纲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展开,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新思想的创新意义,不但在于它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做出了新概括,还在于它从理论上提出了三大文明,并以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内涵做出了新概括。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在理论认识上的一个新成果、新进展。十六大报告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要求,是在实践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在实践基础上,2000年,江泽民提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新论断,已经内在地包含了三大文明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2001年,他进而明确提出了法制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新要求和新论断,为十六大报告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大文明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内容,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内涵的理论认识,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基础。三大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三大文明建设的辨证关系,遵循三大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并把它们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以上这些论述表明了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协调统一,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顺应历史潮流,表达了人民的意愿。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
社会发展是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随着温室化、沙漠化、水危机、森林减少、土壤碱化、气象异常等问题的出现,人类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类首先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生存质量确实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江泽民提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他说:“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3]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二是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减少人口增长给资源、给转型期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三是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正如他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由此可见,江泽民发展思想,不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更新,而且也昭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观。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他指出:“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必须统一和提高认识。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3]因此,必须加快西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这一战略,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问题,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一意义。正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稳定。”[6]实施这一战略,不仅对于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且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优势,认真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再走以前走过的弯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互合作、互相促进和互相取长补短,“拉动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形成东、中、西部大联动大发展的新的整体合力,”[8]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揽全局,适时实施的一大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其现实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使广大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安定团结、山川秀美,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远大战略目标的实现。”[9]
三、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的意义
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继承、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优秀成果,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同时又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以及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在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完整科学思想体系。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之一。“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概括,实现了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10]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进一步推进,这一思想必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创造性发展,并在实践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阶段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用它来指导我们新的发展的实践,就是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自觉运用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指导实际工作。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扭住科学发展的主题不放,从价值的角度积极寻求发展的途径,把握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发展的主线,突出改善民生的重点,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更加全面的落实和彰显。只要我们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我们就一定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1]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02,(138).
[3]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刘相 魏焕信.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全面发展思想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5]杨中刚.论江泽民发展价值观.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06,(01).
[6]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张忠江等.论三代中共领导集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与实践[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01).
[8]高伯文.东西部关系与发展思路的创新——学习江泽民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论述[J].党的文献,2003,(4).
[9]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袁普泉 周兴年.江泽民发展思想若干层面透视与现实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1).
申文明,(1971—),男,山东潍坊人,哲学硕士,副教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