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产资源和谐开发的实践对策

2011-08-15李羽飞

老区建设 2011年8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矿产资源矿山

●郑 磊 李羽飞

“矿产资源的和谐开发”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冶炼过程中抑制开发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资源环境的净化,使矿产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在市场失灵状态下,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组织编制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引导矿产资源和谐开发。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铺开,但是规划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新的规划理论实践对规划理论框架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驾驭矿产资源和谐开发的发展趋势,构建矿产资源和谐开发规划理论框架,对于今后编制矿产资源和谐开发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矿产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莱斯特·布朗在其《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中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1]。对我国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矿业开发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污染。以2001年为例,矿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是5295.43×108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31%,它的废水及废水中 COD、重金属的排放量分别为 12.43×108t、13.74 × 104t、210.59t,占工业废水及废水中的COD、重金属总排放量的 6.69%、2.76%和19.10%;二是占用和破坏土地。目前已因采矿损毁的土地达400万公顷[2];三是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许多矿山在开发利用中,经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矿坑突水、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约达100亿元,同时因发生地质灾害还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可见,生态环境遭破坏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3]。

据世行估算,我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1993年上升到约1085.1亿元,占 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生态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损失仅1998年就高达3007亿元;1994年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约为4201.6亿元。[4]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绿色GDP”。“绿色GDP”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初步估算,将所有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汇总起来,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左右。”[5]正因为如此,作为打造全方位绿色GDP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矿产资源和谐开发规划理论框架研究就应运而生了。

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整体控制,实现矿产资源和谐开发的最优目标。矿产资源和谐开发是矿产资源功能得以发挥的有力支柱,体现矿产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因此,矿产资源和谐开发的价值取向是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二、矿产资源和谐开发的实践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污染环境的状况是严重的,我们有限的矿产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下降。我国各级政府已认识到矿产资源开发治理和矿产资源开发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包括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的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开发利用,重视和加速了矿产资源开发治理设施的建设。但是,现实却是严峻的。据统计,我国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只有1/3是运行正常的,1/3运行不正常,而另1/3停产不运行。不少企业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废弃物处理设施有钱建得起,却无钱维持正常运行,一些中小企业建成的常规活性废弃物处理设施尤其如此,除资金缺乏之外,缺乏必要的切实可行的实践对策是其根本原因。总体上全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并未有明显改善,有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小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则更是如此。为了更快地改善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我们有责任针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而建立和健全矿产资源和谐开发的实践对策则是关键。

1.加快矿产资源整合,促进节约集约利用

大多数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节约集约开采是保护矿产资源最主要的途径。我国必须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集约开采矿产资源。在采矿权的初始分配上,做到以政策为基准,以市场为导向,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矿权一级市场投放总量,从根本上规范采矿权市场秩序。同时,积极引导鼓励矿山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促进中小型矿山企业向现代化科学开采的大型矿山企业转变。在采矿权的审批上,严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各项指标关口,对于治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矿山企业,坚决责令整改或关停,杜绝高消耗、低产出、低利用的矿山企业上马,切实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在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一是通过矿产资源整合和小规模矿山的提质升级,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矿产资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要切实顶住各方压力,采取有效措施,关停不符合要求和开采标准的“小、散、乱”矿山,从根本上杜绝高消耗、低产出、破坏环境、浪费矿产资源的低效开采;二是通过石材资源开发向集中开采区聚集、黄金等重要矿种资源向大企业集团倾斜,实现矿产资源的规模化开采,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根据矿产资源储量和市场需求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限区限量开采,划出集中开采区,将全国石材矿山企业进一步整合到集中开采区,统一开采和监管,压缩矿山数量,提高准入门槛,不断加大统一整合力度。

2.突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维护矿产开发秩序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是维护矿产资源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要全面落实矿产资源执法动态巡查机制,不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促进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持续好转。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继续保持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的高压态势。严密监控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动向,维护好重点矿区、重要矿种开发秩序,严肃查处无证开采、超层越界、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矿业权、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大力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凡属由国家出资勘查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开采的矿产地、无需勘查即可开采的矿产地以及其它依法收归国有的矿产地,全部做到以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出让,增加矿业权市场的透明度。三是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主动到位,齐抓共管。突出业务职责分工与多部门联合联动相结合,做到一经发现,同时处理,多管齐下,杜绝反复。四是继续完善行之有效的审查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矿种,全面掌握薄弱环节,对矿产资源违法活动的易发区易发期,切实加强监管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察工作。继续建立完善媒体监督和社会举报机制,建立健全全民参与、全程预防的社会化预防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确保矿产监察信息渠道畅通。

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和谐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积极强化生态保护,提升环境质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立足我国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实际,严把国土资源关口,杜绝破坏地质环境行为的发生。一是进一步加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深入开展山石资源专项整治。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推进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沿线等破损山体的治理进程,探索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新机制、新途径,下大力气加以推广。二是大力实施绿色山体工程,着力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搞好废弃矿区和山体的修复,大力开展废弃矿区造林和损毁山体绿化。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方法灵活、突出效果的原则,对每个废弃矿山和损毁山体进行单独勘查研究,制定出单独的修复治理计划。同时,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收缴力度,为改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提供资金保障,有力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鉴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要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快矿产资源整合,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另一方面,要突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维护矿产开发秩序;再者,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和谐开发。

[1]陆亨俊.关于生态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2-06-19.

[2]朱训.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国土资源,2003,(1).

[3]龙如银.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5.

[4]张鲜堂.野蛮生产的代价:中国生态环境损失报告[N].中国经济时报,2002-03-26.

[5]李林平.我国绿色投资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06,(7).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矿产资源矿山
关于矿产资源勘查与管理的思考
探索高原矿山企业党建工作“六有+N”模式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山企业在鞍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