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银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2011-08-15黄秀兰胡基红
●黄秀兰 胡基红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是指西方发达国家自七八十年代开始至今,金融业不断超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方式、金融服务技术、金融市场组织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大量革新与创造活动。金融创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业务创新,它是全部创新活动的基础,由此引发了金融机构职能和市场组织等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另一种是制度创新,是指为了保证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所进行的一系列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动上的调整和改善。
对我国银行业而言,金融创新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金融创新可以是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可以是引入的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方法、新的组织形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指出,金融创新指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一)经济全球化迫使银行改变经营模式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生产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资本在国际间流动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急剧膨胀,从而使得为此提供服务的金融同步全球化,传统的金融经营模式和服务品种面临严峻挑战。为适应资本的流动需求,银行业务的传送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面”的柜台交易方式已渐渐被因特网在线交易所替代,电子金融服务日趋完善,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迅猛。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银行业金融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巨变,我国面临的金融市场环境促使我国银行业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以求生存。
1.外资银行凭借着多方面的优势直接与我国银行进行全方位竞争。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快,外资银行已被允许在中国境内陆续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外资银行主要以其合理的金融创新及优质服务取胜,靠安全、可靠、忠诚及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品牌吸引客户。愈来愈多的外资银行进来以后,必将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雄厚的资本、先进的国际金融市场经营管理方法、完善的国际网络清算系统、服务系统,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成熟的金融工具、丰富的业务品种以及灵活的营销方式、服务手段等优势,与我国银行进行激烈的争夺。外资银行的组织机构普遍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设置。零售客户的部门和客户经理,负责分类营销、管理、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产品开发也以客户为中心,设置专门的研究开发部门和产品经理,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信息设计产品,使得它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它们的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功能和“全能银行”、“金融百货公司”的金融服务模式,给我国银行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威胁。
2.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的局面已逐步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争夺市场份额。交行、中信、光大、深发展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机制完全商业化,资产总额不断扩大,招商银行还与四家国有银行一样进入了世界千强银行之列。要在愈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就成为各银行必然的选择。除了竞争对象的增多,金融竞争的范围和空间也越来越大,不仅存在着业务上的竞争,而且管理上的竞争、资本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日趋白炽化。
(三)社会大众的金融投资意识增强
随着银行多元化的服务渠道的拓展而增强,他们开始选择和享用前所未有的金融产品,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各大银行为了争夺更多的客户市场,必须研发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进行各式各样的金融创新活动。
(四)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促使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观念还未随市场的变化而转变,从业务类型分析,仍然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经营上,缺乏对表外业务的开发,贷款种类和服务对象特定,导致金融业竞争环境恶化,资产结构和风险类型单一。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看,被动性负债较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绝大部分局限于传统的客户存款上,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积累能力。资产方面,主要是贷款,但贷款的对象、方式、品种、数量和流动性都未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要解决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合理问题,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突破公存、储蓄的服务范畴,加大中间业务的研究开发,大力倡导发展消费信贷。
金融创新是我国银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必要手段之一,银行间实力的较量渐渐地转化为金融创新的较量。金融创新将是各银行长远且重要的工作之一。
[1]高琼.我国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2).
[2]鲍丹.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及实现过程[J].财经问题研究,2008,(1).
[3]刘畅.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J].时代金融,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