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2011-08-15刁美林
刁美林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北京 100009)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下皆称《东西洋考》)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笔名爱汉者)于1833年在广州创办、发行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其中反映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内容占有重要比重。尤其是在1837年出版地迁到新加坡以后,由于政治压力减少,这方面的文章时常以专题的形式见著报端刊首。《东西洋考》所宣传的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判封建君主专政
《东西洋考》首次宣传反封建君主专政的思想是在1834年。道光甲午年(1834年)二月的《新闻之撮要》报道了法国大革命的情况。文章主要描述法国“不义之帝君”路易十六政权实行暴政,最终被人民推翻并建立法兰西民主共和国之事。这是中文期刊里对法国大革命的最早报道。当时报刊在中国境内出版,编者有所忌讳,因而对法国大革命的报道也比较简洁。出版地迁到新加坡后,政治环境的宽松使编者的言论也更为尖锐。《东西洋考》先从正面报道了法国人民对君主专政的痛恨之情。接着,又刊登了《拿破仑庆翁》一文,文章对法国人民将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的事作了报道。
在当时的清王朝,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虽然十分尖锐但还没有到严重激化的地步,《东西洋考》敢于从正面报道人民用武装革命的方式推翻旧政权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
为了便于当时的中国人理解和接受该刊批判封建君主专政的观点,《东西洋考》还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思想,将它同西方国家限制君权的情况结合起来互相印证。这种批判方式以戊戌年四月(1838年)的《英吉利国政公会》为代表。此文先借用荀子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来强调“民贵君轻”的道理,进而又直接告诉读者英国国会是如何限制君权的。文章称,在英国国王“操全国权,任重责大”,但其权力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国王的权利要受到国会的制约,国王做出决策必须要经过国会的同意。国王“若敛赋征收钱粮,必须与国政公会并为议处。倘列位不允,亦不可纳税”。“王发政施仁,公会悦顺王之意而行。不然,出情短薄行,费纳饷以赀国用只到此际。王另召公会,既坚辞折驳,就无计可施,只得顺民意而已矣。”[1]有了国会的牵制,国王便不能恣意妄为,只能够服从人民的意志行事,这对于传统的至高无上的君权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最后,编者又借用孟子的话再次强调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意见。
二、宣传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东西洋考》批判封建君主专政的实质是为了宣扬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故介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是其传播的民主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方面,《东西洋考》对当时西方流行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做了一定的介绍。在介绍这两种不同的政体时,它主要以英国和美国为例。
第一,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介绍。《东西洋考》先是在丁酉年(1837年)十一月和戊戌年(1838年)三月的《新闻》零星报道了英国国会开会及其体现民意并深得人民拥护的情况。戊戌年(1838年)四月至戊戌年(1838年)六月,分三期连载的《英吉利国政公会》则以两个文人饶有趣味地对话的方式对英国国会作了系统的介绍。首先,介绍英国国会的起源。英国在“宋朝年间,生意丰盛,商贾通利……遇有赋税纳饷,就是议论,互相计较。由是国政公会起也。”[2]其次,介绍英国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关系。在英国,国王要想做出什么决定,必须要考虑国会的意见。如果国会“不允,则弃之,再不题论”。再次,介绍英国国会的组织方式及其职责。英国的国会由“爵房”(上议院)和“乡绅房”(下议院)组成。两房的职责各有不同,两者相比之下,乡绅房更能够体现民意。最后,介绍了国会的议事章程。国会的议事程序大致如是:“设使议论政务,大关于国家者,则国主亲躬坐爵房……不会之时国之大臣办政务……再集会之际,国主亲自金口玉言,苦劝众人,心存忠笃,专心一意,念切国家,推民之福也。言毕,乡绅伏察纶音,酌核定议具奏。”[3]
第二,对美国民主共和制的介绍。丁酉年(1837)十一月的《新闻》片断性地介绍了美国的政治体制并向人们初步展示了它的种种好处。戊戌年(1838年)七月的《北亚墨利加办国政之会》又对其做了更深入的介绍。(一)介绍美国总统的选举方式及其职权。美国独立以后,美国人感到一人统领朝政有许多弊端,因而由民众选举统领(总统),其任期是四年。总统是三军、诸师船之统帅,“统领百臣,以正大位,修各政以安黎民”,但“不可害无辜者”。(二)介绍议员的遴选方式和职责。在美国,地方性事务先由民众按四万比一的比例选择一人代办。其职责主要是征收钱粮、起兵、添军等。然后,各地方再遴选二人组成“政会”代办国政。代办国政之人必须对人民负责,不能够隐瞒政情。总体来说,在美国是“民摄总政,且操权焉”[4]。
事实上,《东西洋考》是最早向中国人系统、详细地介绍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近代中文期刊。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国政公会”、“统领”、“民之办理主”、“爵房”和“乡绅房”等一些新鲜的政治名词开始传入中国,使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体制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倡导自由权利
追求自由是近代西方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东西洋考》在向中国介绍西学时极力地向中国人宣传自由。它不仅界定了“自由”一词的概念、阐述了自由的意义,还具体介绍了人们应该享受的几种最基本的自由权利。
首先,介绍自由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东西洋考》中,自由被称为“自主之理”。“自主之理”也是中国人对“自由”最早的称谓。早在乙未年(1835年)六月,《东西洋考》刊登的《新闻》就介绍说,英国的国会“甚推自主之理”,如果不讲自由,就会导致“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5]的严重后果。戊戌年(1838年)三月的《自主之理》一文对“自主之理”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界定,进而又重点阐述了自由的重要性。文章对“自主之理”的解释是:“自主之理者,按例任意而行也”[6],即可以做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任何事情,这和我们今天对自由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谈到自由的重要性时,文章把“自主之理”抬高到“国基”的位置上。说在英国,人们把“自主之理”视为“国基”。可见,英国人是非常重视自由的。在作者看来,若“各国操自主之理,百姓勤务本业,百计经营,上不畏、下不仇。自主理之人倜傥事务”,则“此样之国大兴,贸易运物甚盛,富庶丰享,文风日旺。”
其次,介绍自由的内容。编者倡导的自由权利主要包括言论自由和婚姻自由。据丁酉年(1837)六月的《侄外奉叔书》报道,美国各邦早在乾隆年间,就“各自操权,而行宽政,乃以民安,容各人任言莫碍”[7]。在《自主之理》一文,作者又提倡“大开言路,任言无拟”。他认为,如果人们有言论自由,那么,“国政之法度,可以议论慷慨。若官员错了,抑官行苛政,酷于猛虎。明然谏责,致申训诫警。如此露皮漏肉,破衣露体,不可逞志妄行焉”[8]。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以往的苛政就可以避免,行政效率就会明显改善。除倡导言论自由以外,编者还大胆宣传婚姻自由的观念。丁酉年(1837)二月刊登的《侄外奉姑书》一文报道说,英国人“欲丰姿俊雅得藕,不用执何,乃亲自造次成婚。恐怕媒婆斧柯,自不识佳女之情性。情不投意非合,不堪为君子藕,有负作合至情。是故夫敬妇,妇仰夫,相爱、相慈,协同理事,无以异也。”这表明,编者对中国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十分反感,而对自由恋爱则是大肆提倡。这一主张,在当时有开通社会风气的作用,对后来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长期遭受封建思想奴役的中国人来说,获得自由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自由言论、自由恋爱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遥远的。编者对这些自由权利的倡导无疑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并使它在若干年后发生动摇。
四、提倡平等观念
强调平等是基督教的核心思想,传教士在创办《东西洋考》时也把平等观念带入到中国。《东西洋考》里没有关于平等观念的专门论述,它对平等观的宣传散见于个别文章中。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各阶级一律平等。丁酉年(1837)六月刊登的《侄外奉叔书》一文在介绍美国的国情时说,在美国没有等级差异,“民齐平等,惟赋性慧达,财帛繁多之主,大有体会焉。”[9]这是《东西洋考》对平等思想的最早宣传。在这里,尽管作者只是泛泛而谈地提到“民齐平等”,但对于一向生活在不平等世界里的中国人的平等意识还是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后来到戊戌年(1838年)三月,作者在《自主之理》中又明确阐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他说,在英国,“不论何人,犯之者一齐治罪。不论男女、老幼、尊贵、卑贱,从重究治,稍不宽贷。”[10]
第二,男女平等。丁酉年二月的《侄外奉姑书》一文着重介绍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文章称,在英国生男生女没有差别,“一均抚育成立,并无溺女及死罪。男女不别,父母一齐眷爱之。添丁不论男女,甚鸣上帝之宠惠,刻腑难忘。”英国人反对女子缠足,“恐女不能行走,极害于身,故视步、出莲花,不恁践踏脚稳,非为踽丽之态,故不宁脚筋矣。”英国人还非常重视妇女的教育问题。他们专门设有女学馆,教授女子各种知识。她们到十六岁以后,“便知书、能文”。在英国人眼中,妇女接受教育意义重大,“妇之本分在教孩儿,为小子之师。妇不学,曷可尽其分乎异日撞破烟楼,高攀云桂,其所以母大欣喜缅想幼纪教训之际也。”[11],这同中国以往重男轻女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洋考》所传播的平等观念比较零散,也不够全面。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它所宣传的内容都切中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时弊。众所周知,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普通百姓生活在君主专制的高压下,妇女根本没有社会地位。《东西洋考》便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向人们宣传平等思想,希望能对中国传统的阶级观念和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造成冲击。因而,《东西洋考》对平等观的介绍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五、宣扬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东西洋考》中有许多批判封建司法制度,宣扬司法民主的文章。它所宣扬的司法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陪审制度的实施上。
在诉讼中实行陪审或参审制度,让民众有直接参与司法审判的权利是司法民主的一个重要表现。戊戌年(1838年)八月的《批判士》第一次向中国人专门介绍了西方国家司法审判过程中的陪审制度。文章开篇引用《易经》、《尚书》和《论语》里的话,对依律科断的“自然之理”加以论述,并告诉我们中西方各国在应用法律的时候,都追求“揆诸人理、准诸人情”。但臬司(法官)一人掌权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或者擅自恃势,援引断狱,得以意为轻重,任情固执;或者偏憎偏爱,瞻顾情面,屡次累及无辜者”。而批判士(陪审团)的设置则可以克服这一弊端。编者在《批判士》中详细介绍了一个开庭审判应该具备的几个步骤:首先,法官按法律程序对案件的来胧去脉详细核查,仔细审问,以“搜根寻衅,推穷义类,穷其精微”。之后,将“情节明说一遍,招众者细聆其言焉”。然而,法官自己并不定罪,“却招笃实之士数位,称谓批判士。发誓云,谓真而不出假言焉。”[18]批判士是怎么参与审判的呢?文中记载:“此等人侍台前,闻了案情,闭厢会议其罪犯有罪无罪否。议定了,就出来,明说其判决之案焉,据所定拟者,亦罚罪人,终不宽贷。”假如他们投票表决结果不同,他们就“再回厢商量、察夺”。戊戌年(1838年)三月的《自主之理》也曾记载:“臬司细加诘讯,搜根寻衅,不擅自定案,而将所犯之例,委曲说明昭示,解送与副审良民……”[12]两段文字相互比照,可以看出,其审案的程序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推断,《自主之理》中提到的“副审良民”与“批判士”都是指陪审团,这是陪审团概念最初的中文表述。这种开庭审理案件和设置陪审团的审案方式既增加了审判的透明度,又增加了审判的客观性。《东西洋考》对它的介绍为中国过去黑暗的司法审判制度带来了一缕曙光,成为近代中国司法民主化的开端。
陈旭麓先生曾经指出,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是以传述西方思想及其政制为起点的。[13]而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东西洋考》所传述的很多西方思想及其政制都是近代中文报刊里的首创,并且给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正如我们所知,魏源、徐继畲和梁廷枏在分别撰写《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和《海国四说》时大量参考或引用了《东西洋考》里的内容。这三本书所反映的民主方面的内容又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处于酝酿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说明,《东西洋考》是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东渐的滥觞。另一方面,由于编者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中国人获知我们的技艺、科学与准则”,使中国人不再把外国人当“蛮夷”看待,而不是为了改造中国。故《东西洋考》所传播的近代西方民主知识十分肤浅,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这使后来许多年很多中国人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但是,《东西洋考》作为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它所传播的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毕竟使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桎梏下的中国人看到了民主的曙光,为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形成打开了大门。
[1][2][3][4][5][6][7][8][9][10][11][12]爱汉者《东西洋考每月 统 记 传》 中 华 书 局 ,1997年 第 92、197、354-355、353-354、354、365、377、389、186、201、339、340、241、339、241、339、201、406、339页.
[13]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