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区一位90后的打工妹
2011-08-15访谈主持人陈玮朱丽娜整理朱丽娜秦臻佟新
访谈主持人:陈玮 朱丽娜 整理:朱丽娜 秦臻 佟新
深圳南山区一位90后的打工妹
访谈主持人:陈玮 朱丽娜 整理:朱丽娜 秦臻 佟新
面对富士康的十几连跳,有些人说,这是因为现在的80后、90后心理太脆弱。作为一名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实在不敢苟同这样的“心理说”。的确,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其时代特征,“改革开放的孩子们、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消费时代的孩子们、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们、全球化时代的孩子们”,这些时代特征和社会条件与我们所经历的任何年代都不同,它是多样的、充满张力的,因此,对这代年轻人的判断要时刻警惕其单一化的刻板印象。在与这些年轻工友的接触和访谈中,我感受到他们强大的主体行动力、反叛精神、独立性、勤劳和多彩多姿的梦想。
2010年10月底,我们在深圳南山区大学城附近的街上认识了小王。小王,1990年出生,来自四川雅安,汉族人。她在深圳平山村的一家玻璃厂做质检员。她看上去年轻、漂亮。我们在一家餐馆请她吃饭,进行了访谈。
问:什么时候出来打工的?
小王:2006年10月份。职高毕业后。当时学的是电子之类的。然后到上海打工,在上海呆了一年多。后来我表哥结婚时就回家呆了一个多月。表哥一直在深圳,我就随表哥来到深圳了。去上海是学校联系的,毕了业就去的上海,是化妆品公司,产品都是流向国外的,做瓶子的,做很小的化妆瓶。
问:在工作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感受?
小王:感受?那时候觉得蛮好玩的。同学蛮多,住集体宿舍。那时工作是一天八小时,三班倒。
问:家里都有什么人啊?
小王: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就我一个孩子。家里算是郊区,爸爸在厂里做茶叶,我妈在厂里给人家做饭。他们年龄都四十多一点。我有了工资就往家里寄。
问:那个时候往家寄钱是家里需要呢,还是自己攒下来的?
小王:自己攒下来的。刚开始工资是八九百吧,后来又涨到一千四五,后来就一千六七,一千七八。那个时候不会玩嘛,一个月能攒一千多一点点。现在呀,现在就是月光族。
问:那觉得这几年有哪些成长?
小王:觉得做人啊,要忍,态度要好嘛,出来做事情对人态度要好一点,要谦虚一点,该胆子大的时候要胆子大一点。
问:有什么事情对你触动大的吗?
小王:有。就在上海的时候,有一次放假去玩,同是老乡,被人家骗了,骗去三百块钱。大家都是四川的嘛,就是因为太相信人了,所以被骗了。是这样的,就像外面有很多人发单子,就说免费领东西,她们两个就要上去看,我们就说,不要去了,肯定是骗人的。她就说去嘛去嘛,反正也没事,就跑去了,我说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给你吃啊。上去,人家开始把产品拿出来,但是那些产品都是没有见过的。刚开始态度挺好的,人家让先交十块钱的面膜费,又拿另一个产品出来,说这个产品好,让先交五十块。我那个同学挺聪明的,她拉着我就走了。我们走了,人家就扣了那两个老乡在那里,然后让我们送钱上去,说一百块钱换一位。没办法,给了,那时候胆子小。以后见到那样的事情我看都不会看了,理都不会理,单子也不会接。
问:那你是哪年来深圳的?
小王:1990年。就到了这个加工玻璃的厂。就是拿这个玻璃看看就行了。管理上说严也严,说不严也不严。一天工作十个小时。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中间有两个小时休息。一周休息一天。
问:那你每天下了班之后都做什么啊?
小王:有时候去我表哥那里玩一下,帮他卖一下彩票,有时候会去溜会儿冰,上上网。
问:现在这个厂,工资什么的啊,觉得怎么样?
小王:一般般吧,一个月两千多。主要花销是做头发,头发都做坏掉了,再就是买些衣服,买一下饰品,买一些化妆品,也就花掉了。感觉自己什么都没买,钱就没了。头发一个月做一次,每次一百多吧。买衣服最高的花过五百多。化妆品用纯天然的。
问:你在你身边的人中属于比较时尚比较会打扮的啦?
小王:一般般吧。我们同龄的同事,消费也差不多。好像没有给家里寄钱的。那些结了婚的就很省很省很省很省的。和已婚的交往不多,感觉她们一切都是为了钱嘛。
陈:你们几个人一起住啊?
小王:四个。
问:有男朋友吗?
小王:成家立业感觉离我好遥远啊。还没有男朋友,有追求的,但感觉都不适合。标准吗?首先男的个子要高,看着顺眼一点的。要温柔体贴一点,细心一点,善良一点。要上进一点。最好是四川的,因为找外面的,男的,没安全的,不喜欢外面的男的。现在还没谈过男朋友。
问:那你看见一些在厂里找的,你觉得他们将来会在一起吗?
小王:不会,肯定是玩玩而已的。因为感觉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感觉能够成功的几率很小,而且他们换得勤。有的会住在一起,有时候男的跑到女的宿舍去睡的,女的跑到男的宿舍。我在上海都没见有这样的情况,来深圳感觉特别奇怪。后来,看他们都看习惯了。我们这里最小的是九三年的,十六七岁就有谈朋友的了。也听说过怀孕的,都打掉了吧。听说过一个,现在他们还在一起。没听说过已婚女的和别的男人发生关系的。
问:打工有什么感觉?
小王:感觉得看人家眼色。组长有时候会很凶,就是心情好的时候还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发一些火。那些人都没素质,还骂人呢。不管对男的女的都骂。但不要怕他们,管他那么多干嘛,反正大家都是打工的,他是人我们也是人。现在软的怕硬的,硬的更怕不要命的。最不爽的事是被罚款,在那里睡着了,被他发现了,罚款,感觉超不爽。罚得不合理。
问:你们进工厂的时候签劳动合同吗?
小王:签。我这个人马大哈,我都不会去看的。工资条也有发,到手我就撕了。有保险,但我也不知道什么保险。看病报销百分之二十吧,自己花百分之八十。
问:在工作中出过什么工伤吗?
小王:有,很多。有把头给砸了,有时候把手给搞了。都是男的。工伤后,看病公司给报销。休假有工资,但工伤必须到厂里面去休息,不让在外面休息,给底薪嘛。
问:对工厂满意吗?
小王:对那些领导不满意。说不出来哪里不满意,就说感觉看他不爽。比如说你请假他们不给啦。只能去办假的病历单才能请假,以前花五毛钱就能办,现在要用社保卡,还要到西丽医院去看病,谁会为了病历单跑到医院去啊,这样请假肯定就不划算啦。有时候不想上班了就请假了。有时请假就是去世界之窗、欢乐谷玩,有时候去东门玩;有时候请假睡觉。老板有时爱唠叨,我不喜欢唠叨。和同事关系都挺好的。
问:那你觉得找工作的过程中是学历重要还是社会经验重要呢?
小王:弄个毕业证也可以呀,挺好的,找工作也好一点,容易一点。学一专长嘛,学一般的也没什么用。比如说卫校,可以学医,当护士。
问:那你对深圳这个城市有归属感吗?还是回家有归属感?
小王:我就想回家。一个人在外面总有一种漂泊感。但在外面工资高一点,在家里要低一点。在外面没有家人管,也要自由一点。主要是我自己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我在这里还能拿这么多钱,还有这么多朋友,我想先干两年。我觉得自己没主见,我在想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有主见。我想去北京看看,现在只去了上海和深圳,还没去过北京。我表姐之前要我去北京学设计的,我没有去。现在她也回家了。
问:那你知心的朋友是在这边还是在家那边?
小王:在这边。我还是觉得,有钱的时候就是朋友,没钱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是。我现在的好朋友是河南的。我们一起来的工厂,又住同一栋宿舍,我们一起去玩,现在就很熟了。就是觉得两个人的性格差不多,有时候要学会忍让一点,要不然有矛盾化解不了。比如说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玩,她带了个男生,是我喜欢的那个男生,我知道她是想安排我们见面,但是我不高兴,我觉得带个他一起去干嘛,我就跟她吵了。后来他的男朋友,我叫他哥,过来找她,逗我们笑,我就主动过去跟她聊,跟她道了歉,和好了。
问: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小王:将来是要回去的,因为我家里就是我一个孩子,所以要回去。其实我想过,自己开店嘛。刚开始想开一家跟我表哥一样的那种彩票店。但是觉得一个人也挺不容易,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外表看起来好简单,其实里面的内容,太多了,什么人都有,这社会上,给你假钱的也有。不想在城市发展,想要一种稳定的、安全的、可靠的生活。想做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想过搞美发。后来,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好。我觉得我的头脑多变吧。想在网上开个鞋店,什么都想过。
栏目主持:胡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