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白江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区位优势与发展路径

2011-08-15张桃荣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办公室四川成都610300

党政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城乡生态建设

◎张桃荣(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办公室,四川 成都 610300)

青白江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区位优势与发展路径

◎张桃荣(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办公室,四川 成都 610300)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提出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既符合成都市委总体战略规划和新的定位,更与其自身所拥有的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产业体系构建、城市形态创建、统筹城乡发展等途径,力争到2030年将青白江建成高端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城乡高度融合、综合实力强劲的现代化中型田园城市。

青白江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区位优势;发展路径

“田园城市”理论是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1]这一理论对世界城市规划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的城市建设同样产生了一定影响。2009年12月20至21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工作会,正式确立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作为成都市近郊的青白江区,结合本区实际,迅速出台了《关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意见(试行)》,提出了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本文力求在挖掘青白江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青白江路径,为这一伟大工程找到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青白江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区位优势

青白江区委提出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既符合成都市委总体战略规划和新的定位,更与其自身所拥有的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

(一)产业发展优势

1.工业新型化。青白江区一直是成都重要的工业卫星城和生态工业高地。2006年以来,在“工业强区”战略指引下,青白江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技改投入,加速推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优质资源向龙头集聚、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集聚,基本形成了五大产业(以攀成钢钒为龙头的冶金产业,以巨石、台玻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以天马、天保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川化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重汽王牌为代表的商用车制造产业)基地,逐步具备了“产业基础好、项目储备足、基础设施强、发展势头猛”[2]四大优势。区委书记孙建成强调,要“走好工业强区这步棋,走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好路子来。”[3]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2007年青白江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35.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16.19亿元;200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9.3亿元;200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14.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3亿元。

2.农业现代化。青白江区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矫正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坚持“生态化、科技化、精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引进了益海嘉里、科联种业等业界知名企业,建成总面积达6万余亩的十大农业科技园区,聚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初步形成以特色菌蔬、高档花卉苗木、两用药材、伏季水果等为特色,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支撑,以冷链物流为引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变。

3.服务业高端化。近年来,按“物流兴区、商贸活区”的发展思路,青白江区确立了打造以“两站两园”(包括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弯货站、大弯散货物流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为载体的“临港”经济圈、北部新城商贸中心和生态旅游城市综合体三大战略,为其抢占现代服务业制高点带来了新机遇。依托“两站两园”建设,青白江区成功引入远成物流、中国物流等15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建设国际化、信息化、低碳化的现代高端物流业云集区已一触即发。英祥购物、大港陶瓷、华川银地、佳飞机电、千盛百货等一批总投资近百亿元项目的引进,大力夯实了该区打造成都北部新城商贸中心的基础。同时,青白江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2010年该区成功举(承)办首届国际樱花文化节、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第五、六站)等重大节会(赛事)14次,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

4.小结。产业是发展的原动力。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有高度发展的产业作支撑。成都市人大代表、市经委主任何礼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现代”,就是要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4]。青白江区2008、2009年连续跻身四川省经济“十强县”,该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产业优势,为其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二)生态环境优势

1.战略——生态立区。青白江区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区”作为首要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城乡形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突出位置强力推进。通过深入推进“绿廊”(西南地区最大10公里城市生态绿廊)、“绿肾”(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绿肺”(城区遍植高大树木30余万株,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00万平方米)、“绿屏”(龙泉山脉植被恢复)的绿色城市“四大工程”,青白江区初步构建起符合田园城市形态的生态绿化系统。目前,该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0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21平方米,位列成都市第一。在此基础上,青白江区先后成功创建四川首批省级环保模范区、省级生态区,荣获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现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和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特色——低碳试验区。2010年新年伊始,刚刚获得省级生态区殊荣的青白江区又在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被确定为全市首个低碳经济发展试验区。以此为契机,青白江区积极运用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新型生态文明。该区制定了《成都市青白江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并聘请国务院参事、中科院院士牛文元教授为总顾问,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启动实施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服务业等低碳经济项目。截至2010年底,全区总投资7亿元的13个低碳项目已竣工,总投资64亿元的31个低碳项目正在加快建设。[5]

3.保障——环保整治力度。从2006年开始,青白江区提出了“打造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宜居青白江”的思路,精心编制并实施了《2006—2010年青白江区建设生态工业高地环保五年行动计划》,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力推进老工业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另一方面,区政府与全区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和重点企业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层层细化,具体落实到各单位。同时,由区长挂帅,成立了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切实开展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减排,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容量明显增大。

4.小结。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自然之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田园城市的标志。“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之间是有机的统一。可以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典型的、实体化的、高级阶段的生态城市形态。[6]青白江区“山”、“水”、“田”、“林”的生态本底及近几年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夯实了其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排头兵的生态基础。

(三)城乡一体化优势

1.城市规划合理。青白江区主城区的规划格局大体是依托青白江大道东西向“一线两翼”和毗河南北向“一河两岸”的十字支撑产业总体布局。这和成都市4大总体功能区中对青白江扩展型发展区和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定位完全契合。毗河将378平方公里的青白江区一分为二:北部是扩展型发展区域,主要为城市居住区、工业区和物流园区,已聚集攀成钢钒等高端冶金产业和米高、巨石、台玻等新能源、新材料骨干企业;南部是龙泉山脉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域,规划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和旅游区,主要有省农科院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港、10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高端农业,占据着现代农业的制高点。这些规划使得青白江呈现“北面居住、南面工业”的城市格局,有利于城乡一体的快速发展。

2.城乡统筹深入。青白江区始终坚持将城乡统筹作为重中之重和第一层面的工作来抓,深入推进“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和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多项工作走在成都市前列。青白江区建成了姚渡芦稿、清泉花园、福洪杏花等多个在成都市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在成都市率先完成承包地实测和确权颁证工作,率先实行“项目送达告知”制度和开展村民会议对村民议事会的授权工作,创造性建立村民议事“六步法”,制定了基层治理评估机制,实行村组议事会成员包户联系制度;三条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带、“一主三支”的田园城市示范线亮点突出,初步体现出“城乡一体、共存共荣”的新型城乡形态。

3.政府服务高效。青白江区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大力践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开展政府工作公众评议与监督,推进政务公开;通过“两查两提升”即查作风、查制度,整肃干部作风,提升执行力和服务水平;通过“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即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转变政府职能。2009年2月1日,青白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启动行政审批服务流动中心,对重大项目实行贴身审批服务、按需服务。通过一系列措施,青白江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已深入人心。

4.小结。田园城市的实质是将农村的发展纳入城市的发展系统,乡村的美好环境与城市生活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的和谐城市,“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是其重要的核心思想。田园城市同样是一种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理念,是城市和乡村的有机动态平衡。近几年来,青白江区始终按照成都市委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奠定了其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排头兵的现实基础。

二、青白江区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排头兵的发展路径

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要求,结合现有优势,青白江区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着力在生态环境建设、产业体系构建、城市形态创建、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探索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青白江路径。

(一)着眼于生态环境建设,奋力打造生态优美之城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性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继续坚持“生态立区”首要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青白江区应以国家级生态区、低碳试验区和生态绿廊体系建设为主抓手,奋力打造生态优美之城。

1.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按照《成都市青白江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早日实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的目标。切实做好龙泉山脉植被恢复、“碳补偿”造林等活动,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立和完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争取早日通过国家级生态区验收。

2.低碳试验区建设。继续拓展低碳经济覆盖面并向纵深推进,大力推进和倡导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机制,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降低能耗和排放量;有计划地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研究机构来青白江区建立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共同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打造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基地。

3.生态绿廊体系建设。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要求,充分借鉴新加坡城市绿化经验,以倡导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为核心,大力构建新型生态城市文化。重点做好凤凰湖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将其打造为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加快城市绿道建设,重点做好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绿化廊道建设项目,努力构建集有氧健身、生态隔离、园艺展示、环境教育、休闲游玩、救灾避险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廊体系。

(二)着眼于示范线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城市形态既是一个发展理念,也是一个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文明形态。青白江区应以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为主抓手,积极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

1.继续优化城乡布局。青白江大部分地区属于成都扩展型发展区,清泉、人和及福洪山区部分属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在高度对接“全域成都”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青白江区应按照“九化”原则,以产业、人居的区域优化为目标,充分考量现有产业发展基础、重大项目布局以及生态资源的自然分布,全面规划城乡一体、互动发展的战略布局,着力构建“两区、两带、三轴”(“两区:以青白江主城区为中心的毗河以南和以北两区;两带:龙泉山脉生态旅游带、毗河两岸生态休闲旅游带;三轴:以清泉大道、大石路、赵洪路为主轴的三条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带)的空间格局。

2.重点打造示范典型。青白江区属成都市11条田园城市示范线中的“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在继续加强市域城镇体系建设、农村旧场镇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的基础上,青白江区应按照“项目为点、串点成线、扩线成面”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入推进“一主三支”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充分展现示范典型的世界级、现代化和系统性特点,形成“辐射辖区周边、融入全域成都”的显著示范效应,力求做到“山、水、田、林、城”形态的有机融合,将其打造成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现实样板。

3.全面完善基础配套。坚持城乡统筹、适度超前、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重,加快形成城乡共享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北部新城及各园区路网建设以及厂区道路改造工程,完善和优化主城区和各乡镇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垃圾处理、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城镇市政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服务和覆盖。

(三)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产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样是青白江区实现三次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当务之急。

1.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制造业,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既有物流承载平台的独特优势,引领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全力培育和打造国际性枢纽型临港经济区、成都北部商贸核心区和龙泉山脉生态旅游带。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加快建成一批以高端技术为标志、以彩色植物为特色的有机农业科技园和高端农业生态园区,重点打造特色农业,建设毗河以南农业港,全面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华丽转型。

2.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规模,提高其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瞄准战略型、龙头型、税源型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项目实施定向招商,重点打造“两高”(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产业聚集区。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家级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商用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西部精品钢管和板材深加工四大高新产业,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基地,力促成都北新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乃至国家级开发区。

3.奋力推进功能区建设。从资源配套、开发管理、项目引进等方面加快推进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等市管战略功能区和冶金建材产业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区等区管功能区建设。继续加强成都铁路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青白江物流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南区、载货汽车产业园区、大型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现代粮食物流加工园区、现代农业港、北部新城和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等八大园区的基础配套建设,提升其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健全各大功能区及园区的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为各大功能区及园区搭建信息、技术、资源等共享平台,促进其提档升级。

(四)着眼于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和现实目标。青白江区应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主抓手,全面开创城乡一体化新局面。

1.继续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促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和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加快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院并村、村并镇、镇并城”计划,统筹编制全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增减挂钩”项目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继续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切实发挥好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机制,规范村民民主议事程序,畅通民情联系网络。

2.建立健全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构建完善的“三农”投资服务体系和金融体系,继续开展村(涉农社区)项目建设融资,探索实施农村产权流转担保融资,支持具备条件的农业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资本“无障碍下乡”、农民工放心进城,全力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城乡共享公共财政阳光。

3.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集中力量办好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期盼的大事实事,切实解决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环境治理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完善城乡群众福祉体系。进一步健全“民事民议、民权民定”的民主参与机制,确保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大法治城市建设力度,认真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生态携产业齐飞,环保与建设并重;新城共山水一色,文明伴和谐同行”,区委书记孙建成几句简短的话却描绘出青白江区这些年来发展的全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生态优美、创业宜居、品质生活、运动健康、平安和谐”为显著特征的川西明珠——青白江,到2030年,必将初步建成高端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城乡高度融合、综合实力强劲的现代化中型田园城市。

[1](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2010-10-01.

[2]邓嗣华.青白江全力打造“千亿元生态产业城”[N].四川日报,2010-09-13.

[3]曾宏,陈小海,王怀.乘势而进筑巢聚能[N].四川日报,2008-3-31.

[4]什么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N].成都日报,2010-2-3.

[5]孙建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绿色生态城市[EB/OL].四川政协网,2010-10-18.

[6]生态环境促“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N].成都日报,2010-1-15.

责任编辑:刘彦武

F327.711

A

1008-9187-(2011)01-0072-04

张桃荣,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城乡生态建设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生态养生”娱晚年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