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成功的颇具特色的志稿——《大庆市志》稿评议意见

2011-08-15温向前

黑龙江史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大庆市志书改革开放

温向前

(齐齐哈尔市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齐齐哈尔)

一部成功的颇具特色的志稿
——《大庆市志》稿评议意见

温向前

(齐齐哈尔市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齐齐哈尔)

《大庆市志》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结构、朴素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基地城市,反映了这座因油而生、由油而兴的资源型新城的发展足迹,突出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讴歌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可喜可贺。

大庆被誉为“绿色石油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不仅有厚重的人文历史,而且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这一切都在志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我们对大庆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编纂市志的同志所付出的劳动表示敬仰与赞赏。

总体看《大庆市志》内容全面,观点正确,语言流畅,通篇贯穿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把党的解放思想、实是求事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的方针,贯穿到各项事业的记述之中,寓评于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发展进步的崭新面貌,突出了区域特色。但笔者感到仍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冒昧斗胆提出,以就教于修志同仁。

一、志中第一层次用“篇”,不如用“编”

新近出版的志书在结构上大同小异,第一层次有的用“篇”,有的用“编”,“全省三级志书印刷装帧有关规定”也提出一级标题为“篇”。虽然“篇”和“编”在结构上区别不大,但两者涵义有所不同。现代汉语词典对“篇”的解释是“首尾完整的文章”,另外两个释义是“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和用于文章、纸张、书页的“量词”。而“编”的义项之中有一条明确指出是“书籍按内容划分的单位,大于章”。我们志书中的“篇”恰恰是按内容划分大于“章”的单位,所以应该用“编”而不是“篇”。

二、“地方工业”篇“企业发展”章以历史分期设节值得商榷

企业发展章第一节为“起步阶段”,第二节是“提升阶段”,第三节为“扩张阶段”,这种按历史发展阶段设节的方法有人为历史分期之嫌。

大家知道,地方志与地方史的根本区别就是分类竖写,方志中的每一类内容都有“起步”、“提升”、“扩张”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每类事物的这一发展过程以“时经事纬”的形式,用寓观点于具体事物的记述之中的笔法,分门别类地反映出来,而不是按历史分期的历史笔法编修地方志,从而借以强化地方志书的基本体例。可见如何横排纵写,以类系事,分门别类地记述各有关专题,是修志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大庆市地方组织”的命题值得研究

党的地方组织是按照一定系统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集体,是中国共产党贯彻方针政策的工作单位。从地方志编纂体例要求,以此为题就应该是全面记述党委及所属系列的组织系统,是党委所属各部门的集合。而本志中所列的各章节多数是以部门的工作性质设置的,如“宣传教育”、“政法工作”等等,而不是以“宣传部”、“政法委”立题,而“重大决策纪略”、“组织建设”等明显不是“组织”,而是组织的重要活动,这就名实不符了。如果以此后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市人民政府”的命题相呼应,本篇改为“中国共产党大庆市委员会”似乎更妥当、协调些。

四、“改革开放”是否独立设篇问题

改革开放独立设篇是梁滨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目的是突出改革,弘扬改革的成果,但随后争议声音不断,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涉及的面太广,几乎无所不包,独立成志任务量极大,若按这种方式写下去,恐怕别的篇章就无立足之地了。愚以为,“改革开放”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内容相对明确、内涵外延并不复杂的特殊事物,独立设篇是无可厚非的。这使我想起了第一轮修志时如何记述政治运动问题。我们知道,历次政治运动都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范围之大、内容之宏泛可想而知,但作为“运动”独立设篇,并不妨碍其他事物的记述,相反,一些重大的举措集中反映更便于回归历史的真实。所以,改革开放独立成篇也是一个有益之举,关键是要着重记述改革开放的大势大端,成果和教训把握的要恰当,资料要翔实具体,并注意与相关章节的应让详略,这样相信是会达到理想的目的的。本篇的前五章改革写得比较成功,但后三章的设置或许需进一步探讨。如第六章“扩大开放”,众所周知,我国的开放都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扩大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都是用每类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来体现的,而不必以事物是否“扩大”或“缩小”为题。鉴于我国开放所指一般来说是“对外”而言,不如直接设“对外开放”好些。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县(区)工业园区”本身是不是改革开放呢?显然不是,而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是具有一定生产经营内容的经济实体,这样的内容放在改革开放当中就不伦不类了,应该在经济篇章去体现。至于它们内部的改革开放内容写入改革篇就顺理成章了。

五、社会生活篇值得探讨

“社会”这个词有多层次的内涵和外延。从广义上说,社会与自然相对,自然以外的一切存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都属于“社会”范畴。从狭义上理解,社会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并列,这是目前方志编纂普遍采用的五大部类分类方式。不少人认为:社会部类存在内涵、外延不明晰的问题,于是反对设立社会篇的专家也不少。二轮修志为了避开社会部类内涵、外延不明晰的问题,有人改为“部分社会现象志”、“风俗志”或“社会风俗志”,还有称“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风土”、“社会热点”、“社会风情”的,可谓篇目设计五花八门。《大庆市志》就是采用设立“社会生活”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那么这一概念就明晰了吗?愚以为非也。社会的概念如上所述,生活的概念也不比社会小多少,照样宽泛得很。《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庆的“社会生活”就应该是生活在大庆市这个特定区域之内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即使从狭义的社会生活理解,这个内涵也够可以的。

事实上要用传统方志的形式,将门类分得很清楚、同时又要体现事物的整体性,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表达得很充分,确实很困难,但又不能回避,只能先在技术上加以处理。鉴于当前我们的志书内容除自然环境之外都是“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还是不要标明“社会”字样,以明隐暗显“社会”二字为好。就大庆市志而言,具体解决办法是:将“人民生活、社会保障”记入政府之中,以体现政府关注民生;“民族、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单独设篇;“方言”作为区域文化的一个方面入文化篇。这样一来社会生活的内涵、外延不明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应该记述的相应事物也不缺不漏,都有各自的归宿,而且更能体现社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大庆市志》作为我省较早评议的志稿,体现了鲜明的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资料性、著述性、可读性,是一部成功的、颇具特色的志稿,尽管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但瑕不掩瑜,相信会成为名品佳作,笔者在这里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大庆市志书改革开放
再见,挖鼻孔
大庆市博物馆公众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逐梦冰向未来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