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1-08-15侯智慧

黑龙江史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馆员馆藏

侯智慧

(双城市图书馆 黑龙江 双城 150100)

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与读者联系最密切的服务窗口之一,但在整个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处处存在着矛盾,流通服务工作中同样存在着多种矛盾。正确处理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矛盾,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实行优质服务的重要措施。馆员从自身出发去防止、避免矛盾冲突是提高馆员素养和馆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流通服务中存在的矛盾和原因探析

图书馆流通工作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馆藏文献以供读者利用的服务活动。在馆员和读者的交往中,客观存在着多种矛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馆员和读者主观原因引起的矛盾

它包括:读者对馆员的期望与馆员实际服务水平、业务技能水平的矛盾;馆员服务方法与读者个性需要的矛盾;馆员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于读者满意程度的矛盾;馆员与读者的语言行为交往的矛盾;馆员服务与读者信息知识不足的矛盾;馆员地位与读者道德素养的矛盾等等。

以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馆员在流通服务交往中应是矛盾的主体,它直接决定着矛盾的性质和结构。如果馆员能从自身去分析原因,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读者,就会使各种矛盾化解,使服务达到满意的结果。

(二)由客观因素引起的矛盾

这主要是馆藏信息资源不足、技术设备不完善、规章制度的限制、阅读环境不理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流通服务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如馆藏资源不完整、文献陈旧、复本缺少,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图书馆由于经费限制,文献复本量少,对不同层次的读者规定了相应的借阅权限;同时,为加快文献资源的流通率,借阅时限做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读者要求;读者对规章制度的不理解,就会引发各类矛盾。

我们认为,虽然矛盾不可能是馆员或读者任何一方单方面产生的,但馆员在流通服务中居于决定矛盾性质和结果的主体地位。如果每一个馆员在与读者发生冲突时,能够首先从自身分析原因,避开矛盾,并且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那么各种程度的矛盾冲突都能够最小化,乃至完全化解,最终使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得到各方满意。如何从馆员自身寻找矛盾的起因,从主观上去克服、化解矛盾,对我们提高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流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本领。

二、化解矛盾,制定对策,实现优质服务

(一)深刻认识职业特点和义务

馆员首先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白己的职业特点和义务,时刻以工作职责为行动指南。在服务工作中克制自己的个人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蔼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敢于主动承担责任;遇到无理取闹的读者也要保持忍耐宽容的态度,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去感染读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矛盾冲突的发生,还用自己的行为教育了读者,使服务得到读者的认可。同时,馆员应时刻注重业务技能的学习,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正确认识、理解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上帝”。每一位读者都是馆员服务的对象,即使某些读者道德修养差、言行举止粗俗,对馆员的工作不尊重,他们仍然是馆员的服务对象。遇到这类读者,馆员就应该理解他们地位的特殊性,不仅不能产生厌烦情绪,还要有宽容的心怀、冷静的态度,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去感化读者、教育读者。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荣誉,避免矛盾冲突双方的痛苦和烦恼。

(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要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就一定要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样有可能会限制读者的个性要求。作为流通工作人员,如何灵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生搬硬套规章制度会拒读者于千里之外,遇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比如,读者确因工作关系延误了还书时间,产生超期费,馆员可根据情况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后酌情减免处理。对读者不理解的情况,馆员要多做解释,多一些“换位思考”,灵活把握外借制度的执行,使规章制度与工作秩序有效融为一体。

(四)提高馆员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

馆员应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特点和义务,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职业热情。在平时的服务工作中应针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磨练自己,保持冷静、随和,严格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哪怕是读者无理也要保持忍耐态度,宽容待人。从而以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去感染读者,不仅避免矛盾冲突的发生,而且使自己的行为教育了读者,服务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另外馆员应时刻注重业务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业务和相关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读者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起馆员的文明形象。

(五)加强馆员与读者的沟通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沟通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馆员一句亲切的“你好,请问需要什么书”,既能消除与读者之间的陌生感、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营造出融洽的读书氛围。馆员的亲和力也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能密切与读者的关系。这种心理上的亲近,能使读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绪。相反,如果馆员态度傲慢、语言蛮横,极有可能使读者不悦,其至发生争执、矛盾。比如,工作人员发现有读者将书乱放时斥责读者:“你怎么把书乱放,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图书馆就乱套了!”这势必会引起读者反感,伤害读者感情,并且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能够用温和的语气说:“请把书给我,我把它故回原处。”这样会让读者感到亲切,产生内疚的情绪,以后该读者看书时就会把书放回原处。沟通方式是多样的。但最有效的方式往往是直接用语言、行为来交流和沟通。充分的沟通能消除乃至避免许多矛盾,最终体现出和谐、平等的服务价值。

(六)加强培训工作,缓解馆读矛盾

首先,应加强对馆员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使馆员在理论指引下提高馆员的包容心理意识和亲和力,增强对误解的解决能力和抗压能力。其次,应加大对馆员业务能力的培训。目前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合理使用数字资源为读者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是缓解矛盾的重点。最后,应重视对读者进入图书馆使用知识方面的培训。围绕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各类数据库资源、网络学术资源的检索方法等内容,设立不同的专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七)充分使用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和技术,缓解馆读矛盾

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资源已经超越了印刷型书刊资料的范畴,延伸到各种数字出版物和数字信息资源,不仅包含了物理形态的实体馆藏,而且还包括了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虚拟馆藏,大大弥补了图书馆纸本文献资源的不足,所以,馆员可以在读者中宣传数字图书馆的优势,鼓励读者使用数字资源。同时,图书馆要重视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合理配置两者的馆藏。

利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图书馆藏信息即时查询服务和图书预约服务,尤其后者,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读者无效到馆的现象。即时查询服务为读者提供了网上预约、网上续借等多项服务,在减少读者到馆时间的同时,仍然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借还信息和需求的被满足情况,可以极大地减少读者对图书馆的误会。

三、结 语

图书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针对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一是要有扎实的现代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图书馆信息管理技术;三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知识,包括自身知识更新。提高业务技能和品德修养等,做到博学多识和多才多能,并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价值,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自豪感。在工作中把图书馆专业术语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用优质的服务使借与问的过程变成一种默契和谐的沟通过程,体现图书馆高雅、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读者最广泛的运用。

[1]薛岩.以读者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2]何燕.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馆员与读者的心理交流[J]-毕节学院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馆员馆藏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墙化”更需“强化”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