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

2011-08-15

重庆与世界 2011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学理论课程

汪 冲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南京 210046)

一、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依据

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主干课程,现主要面向财政学、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等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并作为MBA、MPA等专业硕士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公共经济学存在诸多亟待建设发展之处。

(一)公共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整合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什么才是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特别是与财政学的区别何在,分歧仍然较大。张馨认为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行为及政府行为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学问[1]。基于社会契约视角,政府应该做什么,包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和如何提供公共产品,都应由社会公众的公共选择来决定。因此,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公共产品理论和社会(公共)选择理论。现有的大部分公共经济学教材仍没有将重心放在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部分,而是将其与财政学雷同。

除了应与财政学不同侧重之外,公共经济学也应该区别于政治学。公共经济学将政府的经济行为与政治机制联系在一起,因此,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公共部门投入产出效率、绩效评估和预算、政府管制等内容才是公共经济学的重点内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公共经济学尽管也关注政治博弈,但更多是从经济根源角度来考虑政治机制和制度。

而且,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福利经济学由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等 3个命题构建。其根本任务是评估各种资源的配置和分配的方式,它为分析政府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诸如帕累托最优原则已成为公共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福利经济学侧重于规范性理论不同,公共经济学应该具有鲜明的实证理论与方法特色,更多考察如何实现“最优”状态,以及无法实现最优的时候,如何在效率、公平与社会正义、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等诸多目标中取得“次优”的局面,其实现机制和政策方案才是公共经济学的重点内容。这也是当前我国公共经济与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需要明确并有效整合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体系,形成有自身特色和功能目标定位的课程内容体系,否则,公共经济学将会始终处于一种尴尬地步。

(二)引入成熟完善的公共经济管理方法体系

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如规范分析、实证方法、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等。近来,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应用到公共经济学研究中来。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各种方法的交互使用乃大势所趋,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必须首先体现为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吸收国外公共经济与管理实践中采用的成熟可靠的方法论体系,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绩效与公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需求。

(三)改革完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

公共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偏强而实践与实验教学特色淡化的特征,因此,公共经济学目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讨论法。前者主要是理论教学,后者偏向政策研究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鉴于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及公众的关注,创新教学方法,扩大公共经济学在经济、管理学科中的影响已经时不我待。显然,局限于这两种方法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公共经济学需要注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二、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公共经济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突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其中将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突出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模式,扩展公共经济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体系。

(二)课程内容的融合

强化基础理论、公共政策和中国的公共政策改革实践相结合,针对现有教材不能突出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要求的不足,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入为“抓手”,注重纳入对公共经济与管理(政策)有重大影响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充分体现综合运用公共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思路。

(三)根据分类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

基于研究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实行分类教学,将多种研究生教育教学范式加以融合与创新。教学方法上将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法、研究型教学法和实践型教学法有机结合,突出国际化和信息化,以提高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复合型课程架构

以上述改革为基础,进一步建立集课堂教学(教材)、应用训练与拓展(公共经济学热点精要库和中国公共经济改革重点成果精要库)、课题研究,以及实验与实践于一体的复合型课程架构。

三、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整合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

在现有公共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新公共管理的特色与优势,吸收新公共管理对公共产品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公共部门合约理论等核心与前沿内容,将整合后的理论体系作为本课程新的核心脉络。

(二)建立更为科学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

必须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中国公共经济与管理的现实需求,编制高水平教材和教学大纲,建立更具科学性的公共经济学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将分三大部分:一是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加入新公共管理)、公共选择理论(加入新公共管理)、合约理论;二是公共政策与制度研究,包括税收制度、公共收费、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债务等;三是中国公共经济改革实践。应在《公共经济学》教材与教学大纲编制中主动适应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突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强化公共经济理论与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强化公共经济理论在现实问题中的运用。

(三)编制高水平教辅材料

应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公共经济学课程架构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公共经济实践教学的课程资料和研究案例,探索建立公共经济学热点精要库和中国公共经济改革重点成果精要库,为公共经济学的实践与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四)大力发展研究型教学

应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同时,鼓励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锻炼其研究能力。特别强调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结合。结合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鼓励学生申报各种课题并参与导师的课题,于研究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公共经济理论,于学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种“参与式”的研究型教学,激发研究生科研兴趣并提高其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表或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五)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在“分类培养”模式下,把实验教学的深层次推广与运用作为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举措之一。应建立财政税收实验室,通过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和计划,科学设计实验内容,选择实验点并规制环境,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例如,针对拍卖理论和公共部门契约理论,通过“参与式”实验模拟拍卖机制设计和委托代理问题;又如,针对税收管理,建立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实验方案,通过模拟增值税制、企业所得税制、出口退税等,学习并掌握税收经济与管理相关内容。

(六)切实发挥实践教学的功效

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是公共经济与管理实践教学中的普遍难点。应与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诸如“双导师制”安排。除了吸收实际工作部门的兼职研究生导师外,也鼓励教师受邀担任实际工作部门的指导教师。在实际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实习、短期培训、小型研讨和讲演、毕业设计等诸多环节着手,将实践教学纳入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构建公共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应具备的独特功效。

(七)采用高水平教学资料

紧密把握国际化趋势,以Myles,Barro,Mirrlees等编著的公共经济学和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主要教学参考资料,将公共经济学前沿问题融入本课程的教学。并跟踪掌握国外专业发展的前沿。

(八)推进信息化教学、网络课程及实验室建设

借助于skyone天空教学平台建立网络课程,包括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电子讲义、讲座视频、在线作业发布及自动批阅系统、网络研讨答疑和资料共享平台等,进一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与互动。提供自编的《公共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及电教片。基于学科特色、实验教学平台和课程建设需求,升级、配置各类型公共财政管理软件、税收征管与稽查系统软件、多媒体税收模拟实验室教学系统软件。针对每一类型软件,应制定相应的教案、讲义和辅助读物,以形成完备的实验条件与实验方案。

四、总结

总体而言,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应包括:

1)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意义的课程基础理论体系和课程内容设计。

2)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探索与发展公共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型和专业应用型适当分离的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人才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3)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日益精细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将教学信息化、国际化作为一个统一的要求与思路加以贯彻,创新与发展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等课程建设内容,做到广度与深度相结合。

4)高水平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充分发挥现有配套实验教学平台的作用,加深对公共经济与管理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分类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5)创新的“参与式”研究型教学。运用启发式和演绎式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为目标,大力培养学生的学术性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

[1] 张馨.析中国公共财政之特色[J].财政研究,2001 (7):14.

(责任编辑 魏艳君)

猜你喜欢

经济学理论课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