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财富——PCB企业的软实力(12)
2011-08-15林金堵
林金堵
CPCA顾问 本刊主编
十多年前,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部分的、片面的,甚至是相当模糊的。开始我总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经常开展着某些球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还有庆祝员工生日、生产技术知识比赛和组织旅游等等人性化活动,有利于企业员工身心健康,使企业处于积极向上、精力旺盛和高效率地进行生产活动和各项工作。随着参加CPCA协会的工作和深入到具体的企业中去的亲身体验,特别是我有幸在生益科技、金百泽、汕头超声、东莞正业等单位参加了几次文体娱乐与表演、员工生日晚会和知识竞猜比赛等活动,这些企业的活动给我留下了企业内人之间的“欢声笑语”和“尊重、礼让、团结、和谐”的难忘而深刻的印象!后来,再读点书、看点资料,才使我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这些企业管理者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搞这些活动,在过去我所看到的是表象,而实质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形成企业文化,她包含着很多很多的东西,有着更高的内涵和实质,它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财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1 企业文化的定义
老实说,现在我还是理解些皮毛而已,但总觉得可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融合,是企业的软实力。社会文化是指国家的或地区的优良的传统的社会文化和现代先进(创新)的社会文化融合的总称,而企业经营管理是指企业的经营者所倡导的和引进的优秀经营管理的理论与观念。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企业的一切(生产、文化与生活等)活动中,从而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以人为本和价值观为核心而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并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团体)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是现代国内外一切企业或团体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走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质”的转变与进步,越来越突出人在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一个没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企业,其经营往往是随波逐流的,其员工也没有主人翁意识,员工是不稳定的,这样的企业是长不了的!
从20世纪70年代起,企业文化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不同的管理者给出了至少180多种不同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定义的不一致,造成了对企业文化内涵、作用和管理方法的不一致。站在企业管理实践者的角度,我们比较认同以下这个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企业形象的总和。
2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企业的“上层建筑”、灵魂和精神力量(支柱),几乎涵盖企业的的所有面。但是最重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2.1 导向功能
它将对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在经营哲学(意识)与价值观和企业目标等起着引导作用。
2.1.1 企业的经营哲学与价值观的导向
企业的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事物法则,从而达到正确的决策,并指导企业员工采用科学发展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规定着企业的价值方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达到共识,共同为企业的价值目标而一致行动,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基本源泉!
2.1.2 企业目标的导向
企业目标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要按科学发展观角度,从企业实际出发,以科学态度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使企业的员工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2.2 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的。
2.2.1 企业的规章制度
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必须建立起有效的规章制度,它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都必须遵守和执行,形成企业的有效约束力!
2.2.2 企业的道德规范
要从中国的国情(伦理关系等)和企业实际情况(如以人为本、一视同仁等)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行为!
2.3 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活动,体现出“以人为本”、在企业中造成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的领导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整体,把“爱厂如家”变成自己实际行动!
2.4 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就是通过企业各种各样的活动使领导者和员工理解和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满足,从而形成强大的激励与热情。精神变力量,使企业上下一致,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创造更多财富!
2.5 和谐功能
企业内部的总会存在着各种各样(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和领导与员工之间等)的矛盾,企业与客户、国家、企业、环保、社会等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成功,可有效而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体谅别人,达到和谐的结局。完美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也是这种企业文化自我“调整”的结果!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成功,就是使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达到很高的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在企业内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加倍努力工作,在客户中、社会上也会产生积极的形象和影响!
3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内涵是很广的、内容是很多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3.1 重视企业文化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既然企业文化如此重要和内涵那么多,又关系的企业的精神与企业形象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十分重视和研究它。当前,企业既要研究国外的企业文化理论与经验,也要研究我国的企业文化的理论和经验,其中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作用问题。如,开始的国外经营管理理论总把企业内的人(特别是员工)认为是为了领取“报酬”而工作的“经济人”,把人的关系仅认为是经济的关系,随着工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生产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改善和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重视了员工的精神作用,从而把精神激励和物质(报酬)激励结合起来,使在企业内的员工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人”(特别是在日本等),这将极大地推动企业生产率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某些国有企业也出现自己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后来的农业上的大寨精神等,虽然没有冠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质上是起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赛”的精神,曾在一段时间内鼓舞着和促进了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在全国树立了好的形象、效果和影响!还有“两弹一星”的全国大协作精神和效果,使我国在“核武器”和航天领域等方面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在抗衡“核讹诈”和保卫国家安全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惜,由于时代的原因,只有精神的激励是不能长久的,没有把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加上没有深入进行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这就难于继承、延伸和发展下去了!现在再研究这些社会文化仍然有其积极意义!
总之, 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应用实质上是要把“以人为本”的核心主题“做全”、“做细”的问题,把“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起来,“精神”变“物质”,使企业内的人从“经济人”变成“企业人”,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3.2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必须结合起来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它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来推动市场、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观念,增加社会文化的内涵,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离不开社会文化,所以建设企业文化要尽量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的精髓、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来形成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和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家学说、孙子兵法等知识文化非常丰富,不仅外国在引用着,而我们更应该去研究、继承和发展,紧密地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创新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动我国企业发展与进步!
3.3 企业文化随企业环境变化而发展
当今的世界、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新知识量每三年便增加一倍,这意味着企业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金融环境、人力资源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的变化,将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生存!还有新的政策、法规、社会评价与竞争、社会荣誉等的软环境等也将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力!这些环境因素在今后的长时期内将会有更加复杂的变革或变化。因此,企业要保持发展和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等应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企业文化也必须跟上,对企业的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加以改革,以推动企业战略、经营策略等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温藏和孕育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适应环境复杂性与紧迫性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与压力!
总之,企业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说是工业发展到现代化工业时期所要求的结果,代表了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我国正在走向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渊源,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