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远山区大学英语多媒体应用的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11-08-15吴雪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吴雪梅

(右江民族医学院外语系,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1252538421@qq.com)

国家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1]由此可见,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处于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否能达到“教学要求”中提出的要求呢?笔者从右江民族医学院的案例出发,分析该校英语课堂的多媒体应用现状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 背景

右江民族医学院则是位于百色市的一所处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区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科院校。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特殊的学生生源,其生源主要来源于广西、贵州以及云南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很难购买得起网络学习的必需品——电脑,而学校也难以提供足够的个性化的外语网络学习设备供大部分学生使用。因此,该校主要使用的是演示型多媒体教学即教室大屏幕投影教学。我们应当如何以有限的条件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使我们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呢?教与学,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目的,最终将归于教学手段所产生效益的最大化和学习成果的最大化。因此,笔者认为,资源应该配置和集中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因此,对学生的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法及个别访谈法,对象为右江民族医学院本科生,共发放150份问卷,收回15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45份,无效问卷为5份,有效回收率为96.67%。问卷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60.69%),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分别占17.93%、20.69%和0.69%;其中男生占34.48%,女生占65.52%。

3 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3.1 电脑与网络情况 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有71.03%的学生没有电脑,这与“背景”中的叙述是不谋而合的,与该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学生生源是密切相关的。而学校的网络环境和设备方面也不尽人意,有86.21%的学生不愿在网络教室使用网络,因为网速慢、有的网页无法打开。由此不难发现学生为什么不希望有基于网络的教学。在调查中,只有20.00%的学生希望老师布置网络作业,如作文、翻译等,原因是反馈及时,不需要等到老师全部改完了到下次上课的时候才反馈。另外的80.00%的学生不希望有基于网络的作业,甚至有学生提到网上布置作业会使他们烦躁不安。因此,从目前看来,该校在网络环境和设备上要达到“教学要求”中的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

3.2 多媒体课件的情况 从问卷的分析来看,老师们制作的课件大部分是符合多媒体课件的要求的;但还有一小部分课件存在较多的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内容。虽然大部分课件是符合多媒体课件的要求,但是其中有不少课件存在质量问题,如图片不清晰、声音不清楚等。有部分课件的文本部分字号不够大,使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因此学生希望老师的课件做得更实用一些。

3.3 多媒体使用的效果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的使用是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但就调查的情况来看,提高的程度并不高,主要的问题有:课件内容过多,使用课件的时间过长,对着课件讲课的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时间做必要的笔记,讲过的内容很快就忘记了。在调查中,61.38%的学生认为上完课后,他们只是对上课内容有所了解。这些情况反映出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课堂的掌握和课件的掌握还需要有所改进。

4 教学建议

4.1 认识多媒体 Multimedia(多媒体)usually refers to many of the same ideas associated with hypermedia,but where hypermedia might only make use of two types of media(e.g.text+sound or text+photographs)multimedia tends to feature several media types includig text,images,sound,video and/or animations.[2]也就是,多媒体包含好几种媒体类型,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因此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不只是单单文本的体现。但是教师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多媒体教学中,拥有高超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并不意味着课就一定能上好。因为Technology is a tool,not a strategy.What matters more than technology is how the technoogy is used for learning,and how i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daily classroom scheme so that active engagement in acquiosition-oriented work take place.[3]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各班学生的特点,考虑如何把多媒体技术与我们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以最大程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图像、声音、动画等的有效性和质量,考虑课件中是否包含了与上课主题无关的内容或者是否包含了不清晰的图像、声音、动画等。当其中某个因素影响到课件的质量时,就应该考虑重新安排,不要一味地强调多媒体课件应该包含的内容而放弃课件的质量。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是上课的一种辅助手段,多媒体不是万能的。

4.2 多媒体听说课 从调查中反映的情况来看,91.03%的学生希望的听说课材料更多的是课外的。因此,课本的内容可以作为课后的作业,上课时只需花一点时间做大部分学生认为难度比较大的内容;而其它时间可以听教师自己准备的材料。例如,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音频或视频材料,课上给学生听或看了之后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材料的内容或就所看到的视频内容进行中西比较,然后汇报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知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其中88%通过视觉),而多媒体可以同时给学生输入图形、图像、声音、文本、视频等多种信息,因此多媒体的在听说课上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相同的听力内容,如果多媒体利用得当,其效果应该比传统的课堂好得多。当然,一堂好的多媒体听说也需要教师本人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电脑,也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视听说材料。

4.3 多媒体课堂设计 好的课堂设计是上好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多媒体课堂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设计好的多媒体课堂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

4.3.1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教师的课件应该是图文并茂、易于操作的,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性。但是目前的课件普遍存在着信息量过大的现象,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过大不利于师生互动。目前部分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是教师就在讲台那不停地操作鼠标操作课件,与学生的交流比较少。师生之间即使有交流,也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性回答。有人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的信息量才能显示多媒体的优势。但是,如果信息过多,进度过快,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也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受到限制,不能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及时作出反应,忽视了对学生情绪、认知、思维反应的观察和了解。学生也在抱怨没有时间做笔记,来不及做笔记。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课件内容的安排,充分考虑上课内容的重点难点,不要把所有内容都往课件上放;利用课件与课堂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课件的魅力、教师的魅力而不是五彩斑斓而不实用的屏幕。

4.3.2 多媒体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考虑多媒体使用的适度原则,应该给学生留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时间和余地,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把文本资料的呈现与学生的活动、视频、语音资料相结合起来。60.69%的学生认为课堂活动不多,很少有练习口语的机会。教师的良好愿望是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英语知识都教给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会把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查资料、去思考、去讨论,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的能力。上课注意把握节奏,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上课的节奏,学生很容易因其教学信息量大,内容演示速度过快,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充分理解并消化。在使用多媒体投影这一先进技术时,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要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的培养模式,就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说的“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4]

4.4 真实的语料资源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1]。由此可见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所使用材料的真实性问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用到。在听说课上,听力往往是听听力课本的,然后跟学生对答案;练口语时老师给一个话题,学生就自己想着说,其实有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只能说几句话然后就没话说了。在调查中有77.93%的学生认为课堂活动时很少有话说。学生在问卷中反映,听说内容大部分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或者已经很陈旧,学生希望相关内容是新颖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样更加有利于他们的理解,更实用。而技术发达、畅通的网络提供了但却很可能被教师们忽略了的一笔丰富的资源——网上真实的语料资源。真实性是指,“Authenticity is generally used to describe material that genuinely exists in the real world outside of language classrooms and is used by real speakers of a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ith a real audience for real purposes.Authentic materials can be used in class as a way to transition students from the classroom to the real world outside.”[5]例如,http:// www.allwords.com是一个学习词汇和语音的非常有用的网站,上面有双语词典,学生可以非常便利地听到所有词汇的真人发音而非机器发音的语音;或者http://www.bbcukchina.com里面有地道英语、随身英语等。比如当上第一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的Unit 5 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时,如果再让学生讨论吸烟的利弊的话,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调动不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教师们在网上找一找,就不难找到相关的材料,如在BBC Learning English上可以找到Smoking Ban.在这篇对话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习俗,还可以学到非常地道的句子,如:A.Fancy a quick pint on the way home from work?想在回家路上很快的喝一杯吗? B.Nip into the bar means quickly go in to have one’s beer or pint. C.Another word for cigarette in the UKis fag.D.Caught in the act!当场抓获!E.He’s having a sneaky one.他是在偷着抽一根。

5 结语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教师们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它不可能代替教师,正如Clifford指出的,“computers will not replace teachers,…teachers who use computers will replace teachers who do not.”[6]应正确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1]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教育部办公厅,2007.

[2] Ken Beatty.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39.

[3] 陈毅萍.Reflections on Web-based language teaching[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English Ed,2004,3(1):44.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

[5] Brent Kelsen.Teaching EFL to the iGeneration:A Survey of Using YouTube a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ith College EFL Students in Taiwan[J].CALL-EJ Online,2009,10 (2).

[6] Clifford R.Mirror,mirror on the wall:reflections on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J].CALICO Journal, 1998,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