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结核45例诊疗分析
2011-08-15
(广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西 桂林 541001 E-mail:chenming2559416@163.com)
喉结核是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的肺外结核病变,原发者少;临床误诊率较高。我院2001年2月~2007年9月收治的45例喉结核患者,运用2HRZE/10-16HR方案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5例,男 24例,女21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8.5岁。病程为 8天~17个月,其中2个月内确诊的患者34例,2~6个月确诊患者6例,≥6个月确诊患者5例。初诊为喉癌3例,慢性喉炎6例,声带息肉11例,急性会厌炎5例,初诊误诊率为62.57%。
1.2 临床特点及确诊手段 喉结核主要临床特点为:19例均有咽喉疼痛、咳嗽多痰、气促,11例声音嘶哑、发声无力,4例喉部异物感,5例声带边缘息肉样物,6例会厌充血、水肿,并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喉部病变主要以黏膜充血、水肿、肉芽增殖、局部溃疡为特征;均用X线胸片、结核菌素试验、痰抗酸杆菌试验、纤维喉镜检查、喉部病灶活检检查,以活组织病理诊断确诊。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正规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RZE/10~16HR,强化期给予口服 HRZE,即异烟肼 0.3g/d,利福平0.45g/d,吡嗪酰胺1.5g/d,乙胺丁醇0.75g/d;异烟肼注射液0.1mg加地塞米松针 2.5mg雾化吸入,每日1次,治疗时间1~2个月,之后再予以HR治疗。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复查。
2 结果
45例均完成全程治疗,获满意随访。其中19例有咽喉疼痛、咳嗽多痰、气促的患者经治疗3周后完全缓解的12例,占63.15%,其余患者2个月后完全缓解;11例声音嘶哑、发声无力的患者18天后均基本恢复正常;4例喉部异物感患者治疗2周后3例患者异物感消失,其余1例2个月后症状消失;5例声带边缘息肉样物的患者,8天后起效;6例会厌充血、水肿,2周后4例水肿消失,充血消退,其余2例2个月后症状消失;2个月随访完毕总有效率100%;全部患者治疗后停药1年,随访,均无复发现象。
3 讨论
近几十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各地迅速上升,喉结核作为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的肺外结核病变,其发病趋势越演越烈[1],值得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同时,现今喉结核的病理和临床特点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且临床症状不典型,与其他咽喉部疾病难以区分,加之此类病例所遇较少,临床医生对其警惕性不高,临床经验缺乏,单纯依靠以往书本喉结核的典型模式诊断,因此,极易被忽视造成漏诊和误诊[2]。喉结核常与喉炎、喉癌、声带息肉等病难以区别,诊断喉结核的主要手段仍为活组织病理诊断。
喉结核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发病年龄逐渐呈增高趋势,由青年转向中老年[3];同时,全身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以局部表现为主,无明显全身(发热、盗汗及消瘦)的典型结核中毒症状;另外,喉结核的病变部位多发生于喉部覆有复层鳞状上皮的黏膜处,喉部病变以增殖性病变占多数,范围局限。喉结核容易被误诊,综述以上病例,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绝大多数发病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不易引起临床医师注意;②诊疗错误,喉结核部分患者以咳嗽、咳痰为首发的症状或临床主要症状,因此,多首先诊于内科;③结核菌本身的变异,增加了诊断的难度;④喉结核病变多样,易误诊为咽喉部非特异性炎症或误诊为喉部肿瘤;⑤医生询问病史不详细,查体不全面,忽视了相关检查、试验;⑥常见咽喉疼痛,一般原因是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由于喉结核病对激素、部分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有一定效果,因而致使医生未对疾病作进一步认真分析,忽视了相关检查。
本组病例中,45例喉结核患者采用2HRZE/10~16HR方案系统治疗,2个月后 45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有效率100%,全部患者治疗后停药1年,随访均无复发现象。说明喉结核只要发现及时,诊断明确,合理、规范化治疗,治疗效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综上所述,现今喉结核具有发病率逐渐增高、年龄逐渐高龄化倾向,除了应用规范的全身药物治疗外,采用局部激素+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好[4,5]。喉结核临床表现复杂、确诊难度较大、初诊易误漏诊、疗程长等临床特点,临床医生应提高认识,警惕误漏诊的发生。
[1]Harney M,Hone S,Timon C,et al.Laryngealtuberculosis:animportantdiagnosis[J].Laryngol Otol,2000,114(11):878.
[2]肖文东,刘静.喉结核17例诊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99-700.
[3]陈继川.咽喉结核32例报告[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2):143-146.
[4]方英,朱敏.喉结核32例误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4):259-260.
[5]古庆家,秦学玲,梁传余.喉结核24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