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绿肥发展的思考
2011-08-15会泽县娜姑农科站654207李光树
□会泽县娜姑农科站 654207 李光树
□会泽县土壤肥料站 654200 芶国烜
1 绿肥的作用
绿肥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化、富集土壤中的养分的作用,其中豆科绿肥还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为作物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种植或施用绿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农作物提供养分,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绿肥是清洁的有机肥种类,没有化肥和畜禽粪便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物,有利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也可改善农作物茬口,减少病虫害。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也就相应减少了能源消费与污染物排放,同时绿肥还具有大于森林的固碳能力。通过绿肥的种植,可以增加地表的覆盖率,减少地表风蚀和雨蚀,固定或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降低空气中的沙尘含量,美化了种植区环境。
2 会泽县绿肥种植现状
会泽县位于东经 103°03′~103°55′、北纬 25°48′~27°04′,最高海拔4 017.3m,最低海拔 695m,年平均气温12.6℃,年降雨量880mm,国土面积5 854km2,山区面积占95.7%,是一个山区贫困农业大县。据土地详查资料,全县实有耕地面积14.38万hm2,其中:水田1万hm2,旱地13.38万hm2,耕地中大部分为中低产田地,肥力较差,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是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会泽县土肥工作的重要任务。会泽县种植绿肥始于1964年,目前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hm2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9%,为全县的土壤改良培肥、粮食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存在问题
3.1 品种单一
当前绿肥品种主要是光叶紫花苕和少量蓝花籽。不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作物、不同种植制度的需要。光叶紫花苕主要在玉米、烤烟地内套种,蓝花籽则与马铃薯轮作。
3.2 种植区域小
光叶紫花苕主要种植在耕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坝槽区,面积达2万hm2左右,蓝花籽主要种植区域为大桥和驾车乡冷凉山区,种植面积1 333hm2。其他地区和两江流域种植面积小,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3.3 种植节令受限
由于绿肥品种单一,种植节令均为秋播,其他季节绿肥种植面积少。
3.4 绿肥产量不高且良种率低
由于绿肥品种单一,种植年限长,品种退化,导致产量不高。其次是绿肥种植及管理比较粗放,致使产量低而不稳。而且会泽绿肥生产没有专门稳定的留种面积,难以保证优质良种的供给。
4 对策及建议
4.1 更新品种
4.1.1 引进绿肥新品种。根据会泽的实际,可从外地或各科研究单位引进耐旱抗虫的毛叶苕;耐瘠薄的沙打旺和草木犀;适应短期间作的短期绿肥箭舌豌豆和竹豆;具有固氮作用又是优质饲草的多年生绿肥紫花苜蓿和红白三叶草。建立绿肥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和固定的品种繁殖基地,满足广大农户对优质绿肥种子的需求。探索出各个绿肥品种的最佳种植节令、种植区域和方法,为在全县不同区域种植利用提供技术服务。
4.1.2 对本地现有绿肥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组织科技人员对本地栽培的绿肥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生产出优良绿肥种子供应市场。
4.1.3 稳定留种面积、保证种子供给。根据绿肥发展布局,有计划、按区域建设相应的绿肥良种繁育基地,解决不同绿肥种子供应难题。土肥部门应在供种的同时,向农民提供一系列配套的技术服务,可考虑在有条件的地区试行由土肥部门统一播种、统一指导、多途径利用的操作方式。
4.2 集成技术研究
对各地绿肥种植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加以改进,总结出多种集成技术进行示范推广。
4.3 扩大种植面积
采用适应不同气候、环境的绿肥品种在不同区域示范种植,特别是向干热河谷区的两江流域延伸,不断扩大绿肥的种植面。
4.4 加强病虫防治
采用生物多样性、轮作等农艺生物措施、药物防治等方法防治绿肥病虫害。绿肥的主要害虫有蚜虫和地老虎,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5~10g对水40~50kg喷雾;地老虎每亩用敌杀死 2.5%乳液 20~30ml对水40~50kg洒施或喷雾;白粉病每亩用15%粉锈宁 50~100g,对水 40~50kg喷雾。
4.5 建议把绿肥生产纳入粮食生产补贴
国家提出应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考虑对于种植绿肥给予补贴或奖励。
4.6 扶持绿肥的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绿肥工作的领导和重视,财政给予一定专项经费,扶持绿肥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扩大推广应用工作,稳定绿肥科研推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