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学原理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1-08-15莫颂轶雷菠孔保庆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生活史寄生虫病虫卵

莫颂轶,雷菠,孔保庆

(右江民族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molingxiao0304@163.com)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自身的作用大幅上升,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引导和启发上。因此,高校教师有一个共同责任,就是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不断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求学生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可以完全脱离教师这根拐杖。如果这个目的达到了,大学教育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笔者试图从认知学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来探讨高校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

1 认知、认知过程和认知调控

教育心理学上把认知阐述为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1]。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学习和记忆是认知的重要过程。学习是人的智能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根本能力。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此外,有一种认知是元认知,它是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是认识主体是否掌握自知力,对自身思维活动的自知,以及自知后的调控。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1年最先提出。元认知结构包括三方面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2]。

2 针对授课对象,因材施教

《人体寄生虫学》通常开设在教学总进度的第3学期和第4学期,面向的教学对象是大二的学生。经过大一一年的磨练,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了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意识到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很大区别在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完善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些同学,由于大一吃了苦头,自我反省后决定开始努力,争取进步。并且我校的生源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在高中时候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是欠佳的,也需要老师进一步地去启发和引领。因此,进行大二课程教育的我们,就更应该把大一教育的接力棒接好,以求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善用认知学原理,把课备好

由于医学课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授课学时相对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应借助于对学科的理解和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将其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认知体验。那么教师的备课就处于指导学生开展认知活动的第一线。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形成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准备好的教案、课件、课堂的导入等,都将在引领学生有效能动地学习钻研专业知识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1 把握学科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了,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体寄生虫学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和人体健康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与防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在每一个研究内容上,都有相应的专业侧重。比如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大多从事临床工作,对于该专业的学生,采取在介绍寄生虫形态时,重点介绍与临床诊断有关的形态内容,以及采集形态标本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介绍相关的辅助检查。同时很多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和一些内科疾病有着类似的表现,在这方面将寄生虫病致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知识作深而透的介绍,从而加深学生对寄生虫病的理解,明白流行病学在寄生虫病教学上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加强询问病史的全面性、具体性,尽量避免寄生虫病的误诊和漏诊,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花费和痛苦;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则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寄生虫形态、寄生虫病原体的鉴别以及检验方法和检查技术的介绍上;影像医学专业的学生则加强寄生虫影像诊断方面的信息含量;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则侧重于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和有关寄生虫学的公共卫生知识的介绍。

3.2 课堂教学认知迁移理论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迁移的基本含义是,在先前的学习(或训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或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由浅入深等等是迁移思想的重要表现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做到知识的逐级、全面和深入地掌握:①循序渐进地选编教学内容,使不同章节间有若干重叠,这样前面的学习将成为后面学习的准备,前后呼应,互相促进。②突出和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规则的学习。③重视已学过内容的充分练习[3]。

3.2.1 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寄生虫学的总论内容,总论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总论里很多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对于接下来各个章节的学习,都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各论中会反复使用到。例如:寄生虫的生活史,是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及其所需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定义只有一句话,但内涵丰富,即:感染阶段及感染人体的方式;人体内发育阶段,即寄生部位与致病部位、致病作用的联系;排离人体阶段,以及排离的途径和方式,解决病原诊断的途径和方法;人体外发育阶段,所需的环境条件及中间宿主,通过外部环境的特点,联系流行地区的分布,根据保虫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多少来判断防治上的复杂难易程度等等。在总论解决了生活史的内涵问题,那么各论的每种寄生虫我们以箭头示其生活史,将知识要点系统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再辅以每种虫的特征性加以强调。这样一来,繁复的知识经过总结简化了,而信息量仍然得到了保证,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有效。

3.2.2 归纳总结,触类旁通,促进横向理解和记忆 科学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效果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寄生虫学中,同类的寄生虫,相似的寄生虫,它们又各自有其特点,学生初学容易感到混乱混淆而感觉记忆困难。因而在教学中运用对比法、归纳法,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尤显重要。线虫纲蠕虫大多具有土源性蠕虫的生活史特点,生活史简单而直接,土源性蠕虫防治的环节也相对集中,容易实现。吸虫纲的生活史相对于线虫纲复杂,主要体现在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间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并且保虫宿主繁多,这在防治上需要的环节和力度都比寄生虫病来得大且多。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蚊和蝇分别是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和机械性传播病原体的代表,以这两种虫媒对比为例,引导学生在学习其它病媒节肢动物的时候进行归纳、分类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提出设问,帮助同学归纳比较,例如:“世界五大寄生虫病在流行传播上有何异同?”、“哪些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适用透明胶纸法?”等等。由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从寄生虫的共性中找出个性,提高学生理解记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寄生虫学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各种虫卵的认识表示头疼,因为在他们眼里,虫卵的外观上都比较相近。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从形态、大小、颜色、卵壳特征及其内含物这五个方面对虫卵进行区别掌握。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五个观察角度,然后结合图谱,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把视野投向显微镜下。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有的同学为了表现“放大”观察的成就感,在高倍镜下不忍离开。这时教师可引导其转回低倍镜下观察,并告知低倍镜下观察虫卵的优点:首先,低倍镜下已经满足所有蠕虫卵的观察要求;其次,低倍镜下视野够宽广,在同一个观察视野下可以出现几个虫卵或几种虫卵,有利于虫卵间的大小对比,等等。如果此时还有学生会纠结于死记硬背各个虫卵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认人认物的轻松体验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将专业化予以生活化,学生亦会产生愉悦的认知体验,主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4 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及课余时间指导

在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课堂的详尽讲解之后,常常还有学生在课余或考试前的复习中表示尽管上课认真听取和记录了,为什么到复习的时候还是感觉不够踏实从容。人类的记忆力并不佳,德国心理学家 Ebbinghaus的研究发现,多数人现下读的书,在20min之后只记得其中六成,到了隔天更是只记得其中的三成。但之后遗忘的速度较为趋缓,到了一个月后还能记得其中的两成。可见,对“记忆”而言,第一天是记忆的关键时刻。研究发现,如果在阅读后的9h之内对阅读的内容做一次复习,则可以有效提升长期记忆量。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之间是递进的,是长期记忆的入口,为了形成长期记忆,有数种可能的策略可将记忆内容由短期记忆移至长期记忆区[4]。例如提高自信心和主动性,重视预习、善用复习和课后练习,并且加强体育锻炼和提高睡眠质量等等。除了提供一些课后练习和思考外,教师还需及时搜集学生对于认知过程常见的问题和考试中反应出的情况,总结分析,以指导下一届或同学期、同阶段的其他班级或其他专业的学生。课余指导,需要花费教师一些工作之余的时间,为方便联络和沟通,可以把自己的电子信箱、MSN等网络聊天工具或通过网络课程答疑等沟通方式和手段来达成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记忆力的办法其实是很多的,重要的是你要做个提高自己记忆能力的有心人,在任何场合都形成习惯。

5 认知的监测与调控

自从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的观点后,大量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对此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发展的高低,就是元认知水平发展的高低。因此,教师逐级不断地引导将伴随着学生的认知活动,使他们获得结果预期、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等方法和能力。教师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指导,促使某些学生在学习上由懵懂走向开化和进步,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大部分学生由此获得更大的自信心。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人在学校中的差别较小,而在社会中的差别极大。原因就是有些人善于学习,有些教师善于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不断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完成自己的再加工和再创造。那些不善于学习的,渐渐落后了。因此,基于认知学原理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对人的一生影响极大,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对于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共同探讨和高度重视。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1-12.

[2] 田学红.国内外有关元认知研究的综述[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2):75-79.

[3] 李亦非,朱新明.对三种迁移认知理论的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58-62.

[4] 程绍居.简析“注意”和“记忆”在第二语言习得认知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73(1):90-91.

猜你喜欢

生活史寄生虫病虫卵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荣获第三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著作奖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本)》荣获第八届高等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啄木鸟大迷宫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辽中地区玉米粘虫的发生与防治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