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要闻
2011-08-15
▲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三农”工作重点 1月15日~17日,云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讲话强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两大主题,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特困地区扶持力度,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农村各项试点和改革,确保“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良好开局。李纪恒说,做好今年“三农”工作要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一要增加投入促发展,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二要狠抓生产保供给,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三要力促增收惠民生,确保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有新的提高。四要着眼统筹添活力,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等农村各项改革。五要推进互促增动力,加快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进程。六要夯实基础强保障,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副省长孔垂柱对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作了部署。他提出了“十二五”及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三农”发展投入保障机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广高产示范创建等综合科技措施,夺取粮食丰收;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统筹推进肉、蛋、奶、鱼、菜、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确保全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四千四百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 500万t,肉类总产达到510万t,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突出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今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完成180亿元以上,建成一批水源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继续推进农民收入翻番工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加快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力争全省新增营造林面积六百五十万亩以上,林业综合产值达到590亿元、增长15%;突出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确保解决和巩固5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云南网)
▲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1月19日,省农业厅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购机补贴工作警示教育会议。王常明副厅长到会讲话强调:随着补贴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大,补贴政策对农机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农机购置补贴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农机主管部门还是经销商务必高度重视,无论是从法律层面上,还是从道德层面上,决不能允许民心工程丧失民心。他要求,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要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二个确保”、“三个重点”、“四个优先”、“五个措施”,早布置、早安排、早动手,精心组织实施,不折不扣落实各项规定,严肃纪律,阳光规范操作,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
(刘 刚)
▲我省将把农民增收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主要内容 副省长孔垂柱在1月16日召开的云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表示,2011年,云南省将以县为单位,把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产业发展、当地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农民增收目标实现情况纳入地方考核评价和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孔垂柱说:“2011年将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强监督检查考核,全省形成促进农民增收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对农民增收幅度大、农业发展快的地方将进行奖励。”
(浦 超)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改造中低产田地一千万亩 云南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透露,“十二五”期间云南计划完成一千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使全省高稳产农田达到四千五百万亩,农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云南将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推进以水浇地、坡改梯、土地平整、水利配套、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兴地睦边”和高稳产农田建设。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区五小水利建设、大型灌区田间渠系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
省长秦光荣说,今年云南省将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建设40件骨干水源工程和40万件五小水利工程,解决2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三百余万亩。其中,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烟草等渠道资金改造二百五十余万亩,国土资源部门“兴地睦边”计划中改造中低产田地七十六万亩、新增耕地五万七千亩。
(新华网云南频道)
▲201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2%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的《2010年全省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情况通报》显示,2010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2.2%。
数据显示,2010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952元,比上年增加582.7元,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30元,增长35.8%,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42.1%,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20.3%提高到23.5%,上升了3.2个百分点。
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在家电下乡等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的带动下,农民的消费观念逐步发生转变,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2010年云南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7.2%,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 398.3元,占总支出的61.5%,比上年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实际消费支出增长12.2%。农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越来越多的现代工业产品走进农户,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逐渐享受到更多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新华网)
▲云南农民服务站点总数逾1.27万个 近年来,云南把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作为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党委领导、部门协同、信息先导、服务到家”思路整合乡镇站(所)资源,在乡镇全面推行“农民服务站”集中服务窗口和定期到村流动服务制度,在行政村建立农民服务点。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乡镇农民服务站1 308个,村级农民服务点11 453个;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0余万次,为群众办实事61万件;接受群众来访、咨询110多万人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70多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6.5%,覆盖全省农村的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新华网云南频道)
▲我省境外替代种植效益显现 “十一五”期间,我省已有100多家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据初步统计,现阶段替代种植面积达三百多万亩,累计投资10多亿元人民币,替代项目遍及老挝北部七省、缅甸北部掸邦和克钦邦,主要种植有橡胶、甘蔗、水稻、玉米、木薯和热带水果等近40个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替代种植区域内的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200元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 000元左右,其中劳动力的年收入增加到3 000元左右。
“十一五”期间,替代种植企业在缅甸、老挝北部修建了总长3 000多km的简易公路,架设桥梁18座,开通水渠500多km,修建水池30多座,新建变电站6个。同时,替代种植企业还在缅甸、老挝北部新建学校18所,新建卫生院和卫生室13所,为改善当地医疗、生产、生活条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杨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