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学科建设思考
2011-08-15夏青
夏 青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学科建设思考
夏 青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学科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是大学兴衰成败的关键。学科建设既是高校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又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笔者从三峡大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学科建设的目标以及思路,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思考与借鉴。
学科;建设;现状;目标
当今,学科在高等教育领域是个高频词,学科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1]。学科建设是高校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诉求。学科不仅是划分和组合学术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大学教师从事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方向,更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是大学兴衰成败的关键。
1 学科建设现状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开办体育专业的历史近30年,但本科教育办学历史较短,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萌芽状态,学科基础薄弱,与学校各兄弟学院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相比,起点低、差距大。近几年来,为了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大学快速发展的要求,学院加大了学科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学科方向逐渐明确,硕士点建设积极推进
学院制定了《体育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理清了学科建设基本思路,凝练了学科发展方向,明确了学科建设目标任务。硕士点建设方面,首先实施联合培养,在教育学的高等教育学二级硕士点连续几年招收了“学校体育与体质健康”方向研究生;经过积极申报、反复论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申报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学校体育教育学”硕士点,目前正在审批阶段,2012年有望招生;学院还组织了体育学一级硕士点申报工作,获批学校“十二五”立项建设的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1.2 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成效明显
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学科建设需要,成功地引进教授1名、博士4名,引进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选派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参加国内外访学20余人次;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开展学术交流和短期业务进修学习,每年达30余人次。
1.3 学术氛围逐渐浓厚
通过承办学术会议、邀请知名专家讲学、外出学术交流等措施,营造了好的学术环境和浓厚的研究氛围;承办了“首届全国体育教师教育科学论文与多媒体课件评审会”“第5届全国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三峡体育论坛”和“第4届全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管理研讨会”;邀请了50余名国内外专家到校讲座;支持100余人次教师分别参加了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国民体质研究报告会等国内外高层学术论坛。
1.4 科研环境得到改善
组建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院级学术团队,建成了三峡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三峡大学运动人体实验中心,学术团队基本形成,研究条件得到改善;加强了与部省体育局、体科所、教科所以及重点体育院校、相关专家和体育期刊联系沟通,为课题的立项、成果的产出创造了有利条件。平台的搭建、政策的激励、意识的强化,广大教师的科教研紧迫感明显增强,研究水平与能力得到了提高。
1.5 科教研究实力明显增强
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支持鼓励开展科教研究工作。学院获批厅局级以上项目40余项,其中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篇);出版编著、教材近10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6项,5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科报会中获奖。
1.6 积极加强内部管理,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
调整了内部机构。根据内涵式发展需要,着眼学科专业建设,对学院机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公体教学部等教学机构,增设了科研与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为重难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机构保障。同时完善了管理制度,对院内考核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制定了《体育学院教学科研岗位考核工作量化积分计算方法》《体育学院校内津贴分配办法》《体育学院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制度,促进学院学科建设的竞争与激励机制逐步形成。
2 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困难和问题
2.1 学科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是随着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目标的确立,党和国家将更加重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珍视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为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鄂西生态旅游圈的建设,这些为体育资源的开发、体育产业的运营开拓了市场,为我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特色提供了机遇;三是三峡大学快速发展需要体育学科做支撑,同时综合大学多学科优势也为体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四是三峡大学体育竞赛与群体活动成绩突出,体育竞赛的窗口作用发挥良好,得到学校肯定与重视,为体育学科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学院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一是学院办学层次单一,教育规模小,整体办学效益低;二是高学历、高水平教师不足,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三是学科基础薄弱,学术梯队不明显,学术团队未形成合力,实验室建设滞后,高层次研究成果少;四是学生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培养特色尚需进一步突出;五是经费不足,教职工待遇明显偏低,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六是广大教职工的科研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3 学科建设目标
3.1 目标定位
未来几年,经过全面建设,把体育学科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体育竞技优势突出,科教研究成效明显,服务地方全民健身和促进学校素质教育贡献突出的学科。
3.2 学科建设思路
未来几年,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将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突出学科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以运动竞赛为窗口,加强高水平队建设与管理,科学训练再创佳绩;将以提高全校学生体质健康、体育素养为根本,广泛开展群体活动;将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使命,全面推进“双服务”活动;将以创新学院内部管理机制为动力,促进体育学科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3.3 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
未来几年,学院将以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与学术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三峡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为依托,形成方向明确、队伍稳定、基地完善的学科点,努力构筑特色鲜明,且能为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体育学科体系。
在学科特色方面,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瞄准体育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进行“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建设,并把“体育教学与训练”“运动损伤与康复”建设成我院优势学科。
在硕士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在学校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设的“学校体育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的基础上,开始招生并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积极申报建设并争取于2015年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紧密结合我院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加大高层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专业特色鲜明、结构优势互补、能够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鼓励体育科研创新,力争在教、科研成果获奖方面有较大突破;注重科学研究的外联内合,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资源,加强科技开发工作,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与开发,拓展科学研究为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领域及方式。
4 学科建设主要措施
4.1 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把学校“培养、引进、借智、稳定”人才方针做为学院人才工作及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国内外访问学者、攻读博士、专题(教练、裁判)进修、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大对中、青年教师(教练)特别是青年教师(教练)的培养力度,扩大选派人数、进行政策倾斜。
在人才引进方面,根据学校人才引进政策把学科引进带头人作为重点,特对学科建设需要的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博士适度引进,对优秀的运动技能人才要争取学校政策支持有选择地进行引进。
在借智方面,要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和国内外学术专家进行广泛的交流,对其中热心人士可以采取聘请兼职教授方式保持稳定的联系以得到长久的支持;对学术地位高、有声望的、时间精力充沛的专家可以采取聘请特聘教授方式定期到院工作、指导青年教师、组织申报课题及开展学科建设。
在人才稳定方面,要继续执行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为学术人才提供一定的研究条件或平台,同时也要为广大教师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力争培养和汇聚1 ~ 2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3 ~ 5名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或高水平教练,形成1 ~ 2个优秀创新型学术团队,带动体育学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促进学科建设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4.2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办学层次
首先,要根据队伍建设状况,结合科研成果、竞技水平、人才培养成绩的积累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找出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建设,力争在未来几年里体育学一级硕士点申报成功。
其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设立体育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的前提下,尽快正式启动招生和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并探索建立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模式和机制。
第三,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优势,积极与本校医学、生物、理学、体育、文学、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学科进行融合,集中优势力量,合理整合资源,在体育交叉学科上探索出新途径。
4.3 探索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服务全民健身运动
4.3.1 服务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探索并实践“阳光体育”运行体系与保障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继续面向社会开办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全民健身展演、承办群体竞赛活动,举办社会健身指导员、裁判员及体育知识培训班,提高全民体育素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4.3.2 开发社会体育资源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深入研究鄂西体育文化、体育项目特色,探索体育产业运营模式,发挥地方综合大学人才优势与智力资源,服务地方发展和经济建设。
5 结 语
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学院整体发展的系统工程,综合性强,难度大,工作面广。学科布局不一定以院系划分,可以跨系、部组织,也可以集合整个学校的学科资源优势加以建设[2]。因此,学科建设依靠一个学院或某一个方面的力量是不能做好的,需要学院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学院要与学校职能管理部门努力沟通,争取支持;系部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学科带头人要切实负责,真抓实干,共同营造好的学科建设环境。
[1]蒋洪池,黄小敏.学科建设: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3-5.
[2]徐志斌.提高学科建设认识,做好学科建设规划[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1):17-19.
G807.4
A
1674-151X(2011)12-12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2.065
投稿日期:2011-07-23
夏青(1966 ~),副教授,三峡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