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村体育贫困
2011-08-15李浩然
李浩然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023)
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村体育贫困
李浩然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02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农民体育需要、体育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我国农民的体育需要从隐性变为显性、体育行为从被动到变为主动。文章指出农村体育的贫困是由农民的低收入造成的,而农民的低收入是社会转型造成的结构性贫困。作者提出用国家手段解决农村体育问题,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采用不同的体育发展模式等建议。
农村体育;国家手段;体育需要;体育贫困;社会结构转型
1 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村体育的发展
1.1 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民贫困
社会结构转型是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工业化的结果是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农业,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急剧下降。转型过程中,乡村居民不再仅仅依靠村庄周边的土地而生存。恩格尔系数在不断降低,这些土地的产出最终只能使很少的人拥有达到满足生活需要的收入。因此社会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是乡村居民普遍的低收入。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乡村居民来说,社会转型之所以最终把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职业者,直接的动力是职业方式的生计比家庭经营有更高的收益。显然,在漫长的转型阶段内乡村的农民都必然会比城里的职业者收入更低,这就是转型期的乡村结构性贫困问题。
1.2 转型前以及转型过程中,农民体育需要、体育行为的演变
1.2.1 社会转型前农民的体育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分散的个体农民很难抵御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侵害,生活缺乏保障,自身处于软弱无力的境地,形成了对天地日月、动植物的图腾、各类造福人类的英雄人物崇拜和各种迷信禁忌;同时,由于国家的统治和小农家庭的需要,封建社会存在着各种宗族组织,为强化宗族群体的意识而存在着各种祭祖仪式。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各种民俗和民间节日,在民俗和民间的节日中蕴含了大量的体育成分,我们称其为传统体育。
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宗族的利益,相应地出现了各种习武活动,形成了具有独特技术风格的各种武术流派。国家需要也推动了民间习武,唐代对北周和隋以来的“府兵制”加以改进,“兵农合一”,寓兵于农。被选中充入府兵的人可免除租调……为了能选上府兵,民众很重视习武。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农村体育是从国家、宗族或个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被做为一种治理国家、维护社会政治和伦理秩序的工具,还不能独立出来转化为纯粹的身体文化或体育运动,体育只是这些活动的附属品。这一时期,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农民对体育的需要还没有显现出来。
1.2.2 社会转型初期农民的体育需要(1840 ~ 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中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是被动的现代化。中国是在非常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被迫转型的。一方面,帝国主义通过多次侵略战争,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农村家庭手工业破产;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手段残酷剥削农民,繁重的苛捐杂税,使农民不得温饱。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传统宗法社会结构也日益松弛。清末又实行禁淫祀运动,这些使传统体育从组织形式到活动方式都受到巨大影响,有些地方被迫停止了这些活动。实际上,“人们并没有认为由于暂停了集会而造成了经济萧条;相反地,却认为是经济萧条造成了每年集会的中止。这表明聚会的真正意义是娱乐多于宗教或迷信。”这说明许多传统体育经过两千年的代代相传后,许多后人早已淡忘了这些传统体育的具体含义,他们需要的,或者说是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些传统体育能够使人们享受快乐、使自己的神经、肌肉得到暂时的放松,能够暂时麻痹长期的苦难。农民对传统体育的需要显现出来,但这一时期农民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体育需要很难实现。“当食物、衣服之类的必需品都成为人们的负担时,他们就不会有多余的钱去进行不太急迫的社会活动。”
1.2.3 社会转型第二阶段农民的体育需要、体育行为(1949 ~ 1978年)经济上,新中国是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起步,期间又经历了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浩劫和沉重灾难的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使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而且计划经济下农民除农业劳动外,还要进行梯田改造、兴修水利等工作,闲暇时间较少。此期我国体育的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并为生产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是结合民兵训练,并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阶段社会特点是不尊重人性,人们做事不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过多关注社会公共意识。因此,农民主要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被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
在这一阶段,农村相对于城市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但同一村庄农民之间贫富差距不明显,竞争也不残酷。农民的心态比较正常、比较放松,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生活稳定)基本得到满足。因此,农民在工间经常进行一些简单体育竞赛,用于充实单调的生活。农民简单的体育需要得到部分满足。
1.2.4 社会转型第三阶段农民的体育需要、体育行为(1978至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远远超出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规模,致使本来就很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更趋低下,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即使部分农民外出或在本地非农就业,也是廉价的劳动力,从事不仅低技术、低地位、低工资的工作,而且工作时间长,强度大。部分农民心态浮躁,急于致富,但又找不到致富门路。这部分低收入农民群体的生理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但安全需要(生活稳定)并没有得到基本满足,平时体育需要不强烈。湘鄂渝三省市农村体育人口,所占比例仅为4.71%。在安徽,有18.3%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可有可无;有59%的农民认为体育健身没有必要。因此,低收入农民群体平时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条件。但在农闲、过年时,闲暇时间较长,大部分农民对体育娱乐的需要表现明显,部分农民积极参加村组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然而,自发性体育活动较少。
在农村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发达,本地就业机会多,体力劳动减少,闲暇时间增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相对和谐。富裕农民对体育产生了内生性的需求,体育锻炼成为人们增强体质、娱乐消遣的重要活动内容和形式,主动健身的农民增多。以前不参加(体育锻炼)现在参加的有19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2.0%。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农村体育的运行机制开始从政府主导型向自发型转变。
2 转型过程中,我国发展农村体育所采取的措施
2.1 以乡镇为重点发展农村体育
农村欠发达地区乡镇位于农村地域范围之中,人员组成基本是附近农民和受农村文化影响较深的非农业人口,他们平时基本没有体育需要;而且大部分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的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乡、镇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质量差。这些现实说明了农村乡镇体育自身尚未发展起来。因此,农村欠发达地区乡镇体育所发挥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不明显,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现状。以乡镇为重点的发展模式不适合农村欠发达地区。
2.2 “体育先进县和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评选
体育先进县评选结果促进了县级体育的发展,使县级体育场馆、健身设施得以发展,县区群众体育活动开展频繁。但受益人群仅是县城里的市民。在二元结构社会里,农民从心理上认定,体育是属于城里人的享受。
“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评选,促进农村体育的开展,使农村体育环境得以改善。但评选没有从农民的体育需要、主动体育行为方面进行。地方政府为了先进乡(镇)的评比,积极动员农民参加体育活动。但终身制的评选方法,使各地方政府在评选前后对农村体育的关注程度不同。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民平时的体育需要不强烈,农村体育文化不够深厚,农民对体育的认同基础容易动摇。在评选过后,农村体育将有不同程度衰退。
2.3 体育三下乡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在农村,体育三下乡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无疑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可能,但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平时没有体育需要的农民来说,这些外因不能激发农民参与体育的欲望。
3 专家学者对农村体育落后的归因
3.1 领导重视不够
许多学者认为,在农村,县、乡、村各级领导对经济发展抓得紧,对体育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实际上,并不是领导不重视,从健身方面讲,适当的体力劳动也可达到健身效果,农民不存在城市中的肌肉饥渴症;而从娱乐、休闲方面讲,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支持体育娱乐、休闲的开展。试想,动员没有体育需要的贫困农民放下手中挣钱工作去参加体育锻炼,行得通吗?靠体力养家糊口的农民和农民工劳动之余再参加消耗体力的体育锻炼,他们吃得消吗?在这种状况下,农村体育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只能限于几次轰轰烈烈开展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
3.2 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早已深深地扎根在农民心里。几乎所有农民都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从多年的劳动实践中,农民也总结出体力劳动也能增强体质,这是实践的总结。而学者据此认为农民体育意识淡薄。于是,我们着重送体育下乡,把城市的一套搬到农村。但由于我国低收入农民体育需要不强,对于体育文化的感受力很弱,对外来体育文化的接纳力不强。农民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生活、去发展,如果无视农民的思想,只是盲目地引进,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在农村,大部分低收入农民认为体力劳动就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而参加体育锻炼是缺乏体力劳动的城里人的事情。这说明体育特别是城市体育很难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体育。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必须考虑农民的想法、思想。虽然,以城带乡的主导优势在城市,主要动力源也在城市,但其建设的重点在农村,若不注意启动农村的内生力量,发挥农村的呼应作用,则难以实现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因此,解决低收入农民体育问题要根据他们的需要,而不是想当然地将城市的体育输入到农村。其结果必定是“水土不服”。我们追溯体育运动的起源,几乎所有体育运动都是从生产劳动中演变而来的,劳动和体育锻炼在锻炼身体方面是互补关系,城市因生活富裕缺少体力劳动机会,肌肉饥渴而大力提倡体育锻炼;农村因体力劳动较多、文化水平有限而以看电视、串门聊天、玩棋牌、麻将充实闲暇生活。城乡因生活基础、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健身、休闲手段选择的差异。
3.3 农村体育场地、体育器材
农村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也就有了送体育下乡以及《“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但农村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如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天然水域、自然山头等,这些是农民进行健身的便利场所。农村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短缺只是影响农民参加某些体育锻炼的外因。主要原因是农村的经济因素。在农村经济环境下,农民不得不一年到头间辛苦劳作,劳动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即使近年采取一系列支农扶农的措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民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在致富路上狂奔,干了农活干家务、当着工人又做农民(亦工亦农)、做着生意又从事农活(亦商亦农)。中国农民以其勤劳的美德著称于世。而体育,是未成年人的专利。在农民看来就是玩耍。对辛苦劳作了一天的农民来说,根本拿不出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此项“消费”,玩耍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奢侈品。而且从古到今,在“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思想影响下,勤劳的农民对体育锻炼有许多贬义的看法,耻笑为:玩物丧志、游手好闲等。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城里人的事情(包括农村拿国家工资的离退休人员、农村学校教师)。因此,在农村,有正当理由参加体育锻炼的屈指可数。在这种思想意识下,即使修建了体育设施,也很难引来“体育健身”的风潮。农村小学放假时场地闲置以及新修建的健身路径被荒废,就是最好的佐证。
3.4 农村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
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是农村体育的参与者、活动“专家”,而且集体育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于一身。然而,体育指导员能否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看农民有没有体育需要,有需要,就有主动参与意愿,容易被动员。对于低收入农民,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需要,费力组织起来的体育组织也不会持久,这严重挫伤组织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也就难以发挥。在农村体育指导员建设方面,有许多学者提出,由农村体育教师、退伍军人、文体积极分子等体育素质较高的骨干力量做表率。特别指出:可比较性是由团体分类标准决定的。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处于弱势地位的低收入农民来说,他们只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因此,体育精英的感召、动员不能有效地提高低收入农民的主动健身意识。
4 解决农村体育问题的建议
4.1 用国家手段解决农村体育问题
农村体育落后,根本原因是低收入造成农民体育需要不强,缺乏主动健身意识。而农民的低收入是社会转型造成的。因此,必须通过国家行为主动推动社会结构转型,解决农民低收入问题。首先,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必须在农村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能够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其次,加快城镇的发展,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别与区域发展差距的重大步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城镇化能够改变农民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激发农民的体育需求,使农民主动健身成为可能;再次,解决好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不再成为农民。国家应尽快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以及就业、子女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而且应该大力提倡、积极引导乡村居民向城镇迁移,使他们能够在城镇定居。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
4.2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采用不同的体育发展模式
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在体育发展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采用以小城镇(包括乡镇和中心镇,以下通称为小城镇)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采用以城带乡发展模式;农村低收入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采取以村级体育为重点的发展模式。
[1]沈克印等.社会排斥与农村体育贫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289.
[2]吴力子.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定县再调查的普遍性结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35-078.
[3]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7.
[4]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166
[5]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68-83.
[6]张圣海.湘、鄂、渝三省市农村体育人口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6):39.
[7]姚磊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以安徽省巢湖周边地区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2):70.
[8]王永等.论城镇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上海市张江镇农村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6(1):33.
[9]赵晓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9):18.
[10]马先英等.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11.
[11]吴湘军等.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2):43.
[12]于文谦等.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质层文化力分析——农民体育思想对农村体育的影响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6):13.
[13]任保国等.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1):16.
[14]韩军.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2):16.
[14]罗湘林.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短缺及其对策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9.
[15]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92.
G80
A
1674-151X(2011)12-14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2.070
投稿日期:2011-07-23
李浩然(1965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