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休闲体育项目为主要特征的桂林市农家乐运营模式研究

2011-08-15周丽云陆元兆程丹夫黄燕春

运动 2011年2期
关键词:农家乐体育项目桂林

周丽云,陆元兆,程丹夫,黄燕春

(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深圳市罗湖外国语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4)

以休闲体育项目为主要特征的桂林市农家乐运营模式研究

周丽云1,陆元兆1,程丹夫2,黄燕春1

(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深圳市罗湖外国语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4)

本文分析了目前桂林农家乐开展项目的现状以及休闲体育融入农家乐的可行性,探讨如何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让农家乐注入更多的休闲体育娱乐元素,以适应当今人们健康休闲新理念的追求,提出体育项目与农家乐旅游形式相结合的模式。

体育项目;农家乐;模式

1 桂林市农家乐旅游现状分析

1.1 桂林市农家乐的概况

农家乐是以城郊或乡村的农户家庭为接待单位和地点,以城郊或乡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色、农业旅游资源、地方民俗文化、周边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以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咨询或观光游览为旅游活动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农家乐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农家乐起步较迟但是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桂林已有各种规模、类型的农家乐500多家,桂林农家乐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大板块:一是以桂林市区为中心的农家乐板块,二是以兴安为中心的北部旅游板块,三是以阳朔为中心的南部旅游板块。

目前,桂林农家乐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1)食宿接待型农家乐,主要位于城郊结合部和一些主要景区(点)附近,为游客提供食宿为主;(2)景区旅舍型,主要建立在自然风景区,游客不仅享受景区的自然环境,还能享受更多的农家休闲娱乐活动。

1.2 桂林市农家乐经营项目现状分析

早期桂林农家乐的项目开发主要是以农家餐饮、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项目,而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发很少。

因此,目前桂林市农家乐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其一,开发项目缺乏特色,品位不高。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休闲体育娱乐设施太少,提供给游客的服务以饮食、住宿为基础,茶水、唱歌为附属,而棋牌游戏是主打。过于通俗的娱乐项目不仅忽视了游客的多元娱乐需求,也使农家乐旅游缺乏特色与活力。其二,开发规模小,分布散。多数农家乐都是小型经营户,受场地、设施的影响,都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扩大经营。其三,开发层面上,主要局限于观光、采摘的自发初级的浏览层面, 缺乏游客可以参与体验并能融于其中的有品位的活动,缺少文化型休闲旅游产品及其体系。其四,开发潜质上,缺乏创立名牌的魄力和战略思想,旅游产品开发起点低,缺乏新意,没有稳定而持久的市场需求,没有形成真正的特色品牌。

2 休闲体育项目融入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市场分析

2.1 桂林市客源市场分析

最近几年来,桂林旅游人数每年都成倍增长,但是农家乐旅游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兴旅游活动。因此有关农家乐旅游市场的专项数据缺乏,本文仅根据桂林整体旅游市场状况的相关数据作分析。

2.1.1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009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857万多人次,同比增长14.16%。实现旅游收入122.58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上半年桂林接待的800多万国内游客中有近380多万游客参与了周边县域的农家乐旅游。

从农家乐旅游情况来看,以家庭形式出游的居多,全市许多停车场停放的以小车为主。黄金周期间各县区农家乐旅游爆满,特别是阳朔县,家家农家乐门前都停满了车。随着散客市场的增长,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兴起,农家乐旅游的花费也在大幅增长。

2.1.2 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桂林一直以来就是境外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城市,日本、韩国、东盟各国、欧洲游客增长过快,国内游客以粤港澳地区为主,台湾游客也不断增长,2009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63.4万人次,同比增长21.32%。此外,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首次对外发布了2009年国旅总社团队旅游质量调查报告。这一调查数据来源于15万份2009年中国国旅游客调查表,涉及入境、出境、国内三大旅游市场。调查显示,桂林居入境游客最满意城市第三位。

2.2 农家乐的市场潜力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风景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热烈欢迎。

但通过对桂林游客调查结果显示,很少去农家乐和没去过农家乐的人数占到旅游者的83%,由此推断,农家乐有潜在的市场,需要不断推出陈新,运用新的模式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成为“城里人”心向往之、乐意去之的乡村乐园。

2.3 农家乐的消费群体市场

据调查显示,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的群体有将近60%的人对农家乐有兴趣,30%的人很有兴趣,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的群体有40%的人对农家乐有兴趣,超过 50%的人对于农家乐很有兴趣;收入在5000~8000元之间的群体40%的人对农家乐有兴趣,40%的人很感兴趣;随着收入的提高,对农家乐的态度逐渐降低。分析得出,农家乐的消费模式符合低中层次收入人群的消费习惯,高收入群体更喜欢高雅奢侈的消费方式,由于目前中国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由此推断,农家乐存在巨大的消费市场。

2.4 休闲体育项目融入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劳动者的休闲时间逐渐增多,建立在物质财富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休闲生活将日益丰富多彩。休闲体育观念的形成为人们热爱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休闲体育项目主要是以娱乐、健康为主的体育活动,既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又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不必肩负成败胜负的责任,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体能上都不存在任何压力。可以让人在闲暇时轻松愉快地从事身体活动或观赏休闲体育活动,从而忘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切烦恼、痛苦,获得身心的解放和自由。相比在市区开放的健身场所,设置高档体育设施及项目,价格不菲,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社区开设的为数不多的大众体育健身场所,又过于简陋,其活动项目和规模档次,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都市人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在市区内难以有理想的发展空间,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无疑将逐步往周边的广大乡村转移,而价廉物美,带有浓厚休闲色彩和活动参与性的农家乐旅游,将成为都市人心目中新的期待。桂林借助红红火火的民间运动,成为运动的活力之城。运动桂林加上休闲桂林、文化桂林、旅游桂林,以休闲体育为主题的新型旅游必将成为桂林旅游的一大特色。

3 运营模式开发

3.1 开发模式构建原则

3.1.1 根据农村体育的特点,开发地域性的、传统的休闲娱乐体育项目,使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互协同,并能交融于当地村民的生活中。

3.1.2 根据旅游的特点,结合当地资源情况,做好市场客源调查与定位,立足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地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突出本地特色,又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游客的需求。

3.1.3 结合农村天然的野趣和淳朴民风,突出天趣、闲趣以及乡村风趣,挖掘和展现乡村体育旅游的独特风格。

3.1.4 设计能吸引各种群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和爱好。项目成本适中,易于实施和管理,同时项目的价格、文化层次要能让游客接受。

3.1.5 设计的项目活动还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看其是否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否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然后再考虑经济效益。没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就不可能有长远的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很难体现出来。

3.2 开发农家乐休闲体育项目运营模式的设计

3.2.1 休闲体育+健身俱乐部 适宜建在近郊的环城农家乐圈,主要是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形成自然环境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既可以由农家乐业主投资组建,也可以采用股份制形式,按村民房屋庭院所处的位置、观光价值,在村民自愿原则下,折算成资源股纳入统筹管理,按章分红。俱乐部的外部形式可以是室内体育场地,包括房、馆、池、厅,也可以是室外体育场,能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同时配以餐饮、茶品、更衣室等常规农家乐服务。根据规模大小和所处口岸的情况,可以综合开展多个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气排球等,或者如其他的器械锻炼。也可以只开设某个单项,如高尔夫球场,突出一个主题和特色,如桂林山水高尔夫俱乐部等。相比城内健身俱乐部,农村休闲健身俱乐部自然环境条件好,活动范围广,活动形式千变万化。由于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参与活动,活动起来时间也更充分。配以农家乐的生活服务,消费低廉实惠,更富有农家的风格特色。

3.2.2 休闲体育+娱乐园 适用乡村农家乐群的多家农家乐,如临桂义江莲花岛。建立兼具景观区、服务区、休闲娱乐区等区域的综合型娱乐园。在农家乐天然成趣的自然环境和面积有限的用地上,集中设置和建造适宜的体育设施,把乡村环境、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融合为一体,在显现自然景观的同时,建成体育健身场地。

3.2.3 休闲体育+农庄园 适宜建在远郊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如毛洲岛生态旅游农庄、大野神境生态旅游风景区。有较为明确的庄园范围,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果园、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再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结合于一体,农庄由相关农家乐旅游点联合组建,结合当地的农副产品,彼此协调成有多个自然景点,建立农产区、水产品养殖区、多种体育项目基础设施上规模、集约化的农家乐旅游实体。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供住宿、度假、游乐。依靠所开展的众多活动的支撑,农庄一年四季都可以对游客开放。

3.2.4 休闲体育+民族风情型 建立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地区或农村,如阳朔、龙胜大唐湾民族山寨。利用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古朴的农村民族风情,从农家美食、农家院落、农舍建设、民间装饰等入手,辅以纯朴的民间歌舞表演、休闲娱乐项目,向游客展示出乡土民俗文化,吸引游客休闲娱乐,体验农家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旅游场所,参观庄园历史文化展览,观赏民俗歌舞表演等。

3.2.5 休闲体育+科普型 建立在一些农业种植园,生态村等,如恭城县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社山生态村等。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等,建设以农业养植为依托的农业文化旅游项目,也可以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示范园地为题材,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让游客参观生产大棚中的蔬菜、苗木、水果、花卉,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对农业工业化的科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为游客提供演示农业生产、了解农业过程的场所,强调公益服务性。再充分利用闲置的农田、农舍、鱼塘,适当开展一些轻松愉悦的休闲体育活动,如棋牌、气排球、垂钓、游泳等,不仅为青少年和城市居民传授农业知识,而且得到身心锻炼。在农业科普之间体验自然与生命交互相容的真谛,得到身心放松的快感,娱乐人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

4 结 语

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闲暇时间也会越来越多,那些接近自然、使人轻松愉快的休闲体育活动成为人们工作余暇的主要活动内容。从桂林各地农家乐旅游的自身优势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发展趋势来看,有选择地把一些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融入农家乐旅游中,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村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内容,而且以特有方式和文化魅力吸引城市居民游客,为实现农家乐运营和城市体育旅游的互补双赢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是构建农家乐旅游新型发展模式的新思路与有效途径。

[1]韦东海.桂林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7).

[2]庄盈.上半年桂林接待游客967.89万人次[N].桂林晚报,2010,7(23).

[3]柳伯力.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李海平.农家乐旅游与管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G89

A

1674-151X(2011)02-145-03

投稿日期:2010-10-16

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周丽云(1983~),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74

猜你喜欢

农家乐体育项目桂林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里去休闲
桂林行
杜鹃花红农家乐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农家乐
成语魔方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师范大学与桂林王城、雁山园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